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和平電塔的搜尋結果,共148

  • 台大醫:5成發電靠進口天然氣 危險

    台大醫:5成發電靠進口天然氣 危險

     台灣不產天然氣,卻要在2025將燃氣發電比例提高至50%,台大癌醫副院長王明鉅長期關注能源議題,針對這次大潭藻礁爭議,他引用原能會的報告指出,美國商會2019年曾在「台灣白皮書」指出,台灣政府訂出2025年燃氣電力占比50%風險太高,一旦遇惡劣環境或軍事封鎖,恐怕將面臨缺電危機,對吸引外企來台設廠更有負面影響,且南電中送、中電北送是將雞蛋放在同個籃子。

  • 打卡新地標!首個民眾設計電塔在蘇花改誕生

    打卡新地標!首個民眾設計電塔在蘇花改誕生

    1月起搭乘北迴鐵路、或行駛在通車後的蘇花改公路,會驚見一座「非典型」電塔!台電5年前向民眾徵選創意電塔,歷經2年施作,首座由民眾設計的電塔終於誕生在蘇花改沿線,外型以「生」古字為意象,採用與現行紅白相間或灰色截然不同的全白色系,像是一座雕塑品。台電表示,後續仍有2、3件入選作品有實體化可行性,正在評估設置地點。

  • 王明鉅諷2025廢核錯政策 台灣將創6「可怕世界第一」

    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拿出去年立法院通過「2025廢核的電業法95條第1項條文」,酸諷在這個政策之下,台灣在2025年將會擁有至少6個「可怕的世界第一」,王明鉅因此認為,有這麼多可怕的世界第一,「2025一定廢核的能源政策,還不算是躁進的政策嗎?如此的能源政策錯誤還不夠大嗎?」

  • 中時社論》擁核新民意 民進黨還要裝睡嗎?

    中時社論》擁核新民意 民進黨還要裝睡嗎?

    經過兩年的折騰,民進黨「非核家園」政策開始受到民眾質疑,「以核養綠」公投連署突破30萬門檻,幾家民調也出現支持使用核電比例過半的新民意;與此同時,臉書宣布把投資逾10億美元的亞洲首座資料中心由彰化轉移到新加坡,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長劉玉平認為電價是彰化競爭失利的主因。

  • 和平電廠1號機破管 供電亮橘燈

     天氣高溫悶熱,昨日尖峰用電創下今年第2高、歷史5月第2高紀錄,民營和平電廠1號機卻破管故障,供電量減少64.8萬瓩,若再加上歲修機組,少掉267.8萬瓩,亮起供電警戒橘燈,備轉容量率只剩4.32%。台電中央調度監鄭壽福指出,經和平電廠人員昨日下午初步查看,破管位置靠近外面,最快有機會搶在今天清晨併聯發電。

  • 國營事業 年終可望領4.4個月

    國營事業 年終可望領4.4個月

     受惠超額盈餘等因素,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中油、台電、台糖、台水各公司平均年終可望達4.4個月,惟去年815斷氣大停電事故,民眾記憶猶新,消息一出,旋即引發外界撻伐。經濟部官員對此指出,績效主要參考業績表現,去年各公司都有達標,2.4個月績效獎金應會核定,但考成成績依業務經營、財務管理等多項指標綜合評估,尚在報核中,最終成績尚未定案。

  • 楊偉甫:今年供電比去年更嚴峻

    楊偉甫:今年供電比去年更嚴峻

     去年夏天供電險象環生,今年供電狀況更不樂觀!台電董事長楊偉甫接受本報專訪時語重心長地指出,地方一連串「增氣減煤」的決策,讓今年供電徒增變數,備轉容量要維持6%(橘燈)以上,「今年比去年更嚴峻」。

  • 電塔除鏽強固 和平電廠繃緊神經

     中颱泰利來襲,中央氣象局預估颱風中心登陸機會不大,花蓮縣12日天氣晴朗,海邊尚未湧起巨浪,七星潭等地仍有不少遊客前來海邊觀浪,開心合影留念,不過岸巡總局於昨天午後海上颱風警報發布後,立即前往海邊拉起封鎖線警戒,並勸離在海邊戲水觀浪的遊客。

  • 8月28日各報頭版要聞

    8月28日各報頭版要聞

    ●課審委員放話 教部裝聾作啞

  • 花蓮 萬里水力發電廠 環評卡關

    花蓮 萬里水力發電廠 環評卡關

     815大停電後,電力供應問題再次受到注目,台電看好花蓮萬榮「萬里水力發電廠」重啟計畫,預估有機會能在今年完成第二階段環評,盼能減緩東電西送負擔,但不僅花蓮縣政府以計畫內容穿越敏感地質區且未通過環評,堅決反對,地球公民基金會直指,缺電問題層面極廣,蓋電廠絕非唯一選項的「萬靈丹」,「這是兩碼子事!」

  • 815暗黑版台灣之光

     建立好名聲很困難,但好名聲很容易毀於一旦。很不幸,本周出版的《經濟學人》極詳細地報導台灣815大停電。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經過《經濟學人》的報導,台灣數十年來供電無虞的形象毀於一旦。

  • 陳立誠》815暗黑版台灣之光

    建立好名聲很困難,但好名聲很容易毀於一旦。很不幸,本周出版的《經濟學人》極詳細地報導台灣815大停電。有道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經過《經濟學人》的報導,台灣數十年來供電無虞的形象毀於一旦。

  • 是否知道「木栓閉氣」?林全:這不是成語

    815全台大停電惹民怨,行政院長林全今赴立院做專案報告並備詢。台灣自和平電塔倒塌後,就傳出限電危機,行政院甚至下令公家機關下午關冷氣,藍委王育敏今在質詢時問,是否知道「木栓閉氣」這個成語?林全表示,沒聽過這個成語,但隨後意會「木栓」指得是他的名字,趕緊撇清「這不是成語」。

  • 台灣若缺電 企業不會來投資

    台灣若缺電 企業不會來投資

     815大停電,引起工商界高度重視!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昨在高雄表示,政府應檢討中油、台電對電力供輸的SOP,避免人為疏失再次出現;他強調,在沒有缺電情況下,不反對非核家園,但缺電就應考慮核能發電,所謂沒有缺電,就是電力備用容量不應低於15%,每日備轉容量維持10%以上。

  • 社論-偏執的能源政策 台灣會更黑暗

     815大停電不但是台灣18年來最黑暗的一天,更讓人驚心的是,從總統到院長、部長到中油董事長的反應與檢討,無視問題的根源在能源政策,太堅持理念卻輕忽風險,依然執著「我們的政策方向不會改變,今天的事件只會讓我們的決心更堅定。」拒絕面對現實,不肯務實調整偏執的政策,日後台灣會更黑暗。

  • 對停電輕描淡寫 唐湘龍:蔡林把人民當什麼?

    對停電輕描淡寫 唐湘龍:蔡林把人民當什麼?

    前天下午全台發生18年來最大規模大停電,造成17縣市、668萬戶受影響,經濟部長李世光扛責下台,總統蔡英文直到昨天下午才在民進黨中常會前出面道歉。對此,政治評論家唐湘龍表示,這次的大停電是人禍,但政府太輕描淡寫、漠視民情,「民眾對這個政府大概開始有種一秒都不想忍的感受,蔡英文、林全到底把668萬戶、1800萬人當什麼?」

  • 台灣電力結構 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

    台灣電力結構 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總經理黃正忠認為,氣候暖化導致高溫、和平電塔倒塌,加上人為疏失大潭跳機,為「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結果。能源專家、前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則認為,台灣能源轉型有三大隱憂,除存量遠不如大陸等鄰國,環團抗爭第三接收站供氣,加上核能不用形同提前除役備轉容量不足等,都是國內供電「脆弱」原因。

  • 限電危機 不是部長下台就能止血

    限電危機 不是部長下台就能止血

     網路媒體「顏阿寬」日前才發布「能源大騙局」影片,沒想到15日傍晚大潭電廠,人為因素造成全台大停電!立委顏寬恒16日痛批蔡政府能源政策錯誤,讓老百姓每天陷入限電危機,不是1個部長下台就能止血。

  • 台中人吸廢氣 換來缺電苦

    台中人吸廢氣 換來缺電苦

     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16日召開「我們不要缺電」記者會,黨團總召李中及市議員黃馨慧等人,強力譴責中央政府能源政策失當、英全失能,「中電北送」結果卻是台中市民遭逢停電不便;平日更處於霧霾籠罩吸入大量廢氣,要求市政府應該硬起來,替市民向中央爭取平等對待。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