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和碩+越南的搜尋結果,共57筆
無塵室與機電系統整合工程服務廠帆宣(6196)董事長高新明27日表示,台灣科技產業因應地緣政治近幾年快速進行全球化布局,該公司也快速布局全球回應客戶需求,目前在美國、日本、馬來西亞、德國及越南都已先後設立子公司,也接獲訂單,高新明說,泰國也非去不可,雖然產業目前回升力道仍弱,但高新明指出,2023、2024年仍可望小幅成長,2025則將迎來另一波顯著成長力道。
和碩(4938)與越南電信 (Viettel)共同建置越南首座5G智慧工廠,同時也是和碩集團於越南及海外第一個全5G佈建智慧廠。
和碩(4938)24日宣布,與越南電信商Viettel共同建置越南首座5G智慧工廠,這也是和碩在海外的第一個全5G智慧工廠。和碩部署於智慧工廠的5G網路系統,不僅有網路升級,更結合實際應用以解決生產製造之問題,同時提升效率並促進安全。
DBS星展銀行全面下修亞洲主要國家2023年GDP成長率,台灣、新加坡分別下修1個百分點,香港、越南下修1.5個百分點,更新後估測值分別為台灣0.5%,新加坡1.2%,香港4.8%。越南4.6%,原因都出在疫後解封的中國大陸經濟未如預期,甚至供給端的提振景氣力道已經開始減弱,同步下修2023年GDP成長率至5%。
和碩(4938)因應中美貿易戰造成的供應鏈板塊挪移,採取相當快速的因應策略,自2018年以來,分別在印尼、越南、印度和墨西哥成立子公司。和碩總經理鄭光志表示,所謂大軍將至,糧草先行;產地轉移要考量的除了「人、機、料、法、環」之外,還有很多無形的成本,包括不同的語言,體格、員工性格等等差異。鄭光志坦言,全球分散產區的挑戰、壓力和規模,相較20年前西進大陸市場是更困難的。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5月底前進越南招商,將透過資源整合及夥伴關係,加強新南向市場服務,協助台商籌資發展及穩健經營。林修銘指出,證交所希望海外台商透過加入台灣資本市場的上市過程,協助企業轉型升級、吸才留才、健全治理體質及強化長期競爭力。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解封,中信金旗下中信證券睽違三年重啟海外招商活動,攜手臺灣證券交易所及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簡稱「KPMG」)5月底前往越南,展開為期5天的臺商交流及上市招商說明會。本次海外招商首度貫穿南、北越,參與的臺資企業囊括北越鞋業及包含緯創(3231)、和碩(4938)、啟碁(6285)、佳世達(2352)、光寶科(2301)、仁寶(2324)、澤米(6742)在內的電子業,以及南越紡織、建築、機械、鋼鐵、家具等產業。
和碩(4938)公布首季財報,稅後盈餘為30.08億元,年增80.4%,EPS為1.13元,年增82.3%。首季營收為3181.37億元,年減1.6%,營業利益28.24億元,年減35%;雖然首季營收和營業利益都呈年減,但非營業利益達12.93億元,其他項目有15.04億元,使得首季和碩的稅後盈餘能呈現較去年同期成長8成。
近年美中兩強對抗情勢不斷升溫,過去西進大陸30年的台廠,如今在全球供應鏈面臨重組狀態下,大陸的蘋果鏈台廠為分散風險,正加速進行供應鏈多元化,避免將生產重押在單一市場。其中,越南、泰國、印度等東南亞與南亞國家成為台企設廠新寵。
和碩5G專網及伺服器解決方案傳出捷報,和碩BG6總經理馮震宇表示,正與越南電信、印尼電信進行POC(概念驗證),第三季起伺服器也會進入市場,預計5G專網與伺服器年底前會有實質貢獻,另外,即便景氣不佳,馮震宇表示2023年和碩網通事業仍能比2022年成長。
產業調查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隨著蘋果供應商逐漸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印度和越南將成為該美國消費電子大廠下一個製造重鎮。報告亦指出,鴻海可能把多達30%的產能轉移到印度、越南和巴西。
中國是蘋果iPhone的生產重地,過往約占蘋果全球供應量的一半,但根據《路透社》報導,在中國嚴格防疫封控措施下,蘋果去年對中國製造的依賴程度下降至不到4成,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則指出,蘋果分散供應鏈,避免過度依賴中國,印度和越南將漸漸成為下一個製造重鎮。
台灣電子業近年積極前進東南亞,越南為企業主要投資熱點之一。越南和碩集團總經理陳信政27日表示,在美國等地客戶要求和指定下,許多業者赴越南設廠,至今除了廣達外,台灣電子四哥在越南北部的投資,都在持續擴大。
和碩(4938)旗下鎧勝董事會決議通過投資和碩越南資公司PEGATRON VIETNAM COMPANY LIMITED,交易總金額約為29.72億元新台幣。和碩表示,主要是因應業務需求的長期投資。而外資出具最新報告也點出,越南投資是落實和碩分散生產基地的策略。但,非美生產的積極度,和碩仍略遜於鴻海。
和碩(4938)擴大注資越南子公司,22日再公告經由旗下鎧勝控股注資1億美元(新台幣約29.72億元)予越南廠。該廠建廠進度因疫情略有延宕,直至今年上半年才啟動小量投產,預計此回注資將加速其量產、以因應Google智慧音箱及微軟Surface等產品出貨需求。
和碩公布第二季財報,稅後獲利為31.16億元,季增86.9%、年減41.7%,EPS為1.17元,上半年稅後獲利為47.83億元,年減52.2%,EPS為1.79元。
和碩今(5日)發布重大訊息澄清,大陸廠區並沒有停工或停止出貨的狀況,整體營運一切正常。稍早媒體報導,由於和碩副董事長程建中出席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台時的午宴,傳出和碩大陸廠出貨被卡,甚至被迫停工的狀況。
由工商時報與CRIF中華徵信所舉辦的「百年巨變 黃金東協」論壇於7月20日盛大展開,深入研討諸多變局下的東協商機,相關部會首長親臨現場準備內容充實豐富全力以赴,東協七個主要會員國駐台代表也出席精準提供當地最新訊息與剖析政策走向,讓台商快速掌握市場脈動,主辦單位精心策劃成果豐碩。個人非常榮幸受邀參加論壇座談會,梁寶華總編輯於座談中所提有關越南內需市場與產業發展趨勢之議題確實是值得台商開發的新商機。
美國經濟恐「硬著陸」壓力倍增,加上各國央行加速升息腳步以抗通膨等因素交錯影響,新興亞股腹背受敵,惟外資連數日淨買超,持續抄底未停,新興亞股僅越南維持連三周淨流入。
美國經濟恐「硬著陸」壓力倍增,加上各國央行加速升息腳步以抗通膨等因素交錯影響,新興亞股腹背受敵,台股上周失守萬六關卡,收在15641.26點,單周大跌818.86點,外資全周賣超1,078.15億元,淪為外資賣超之首,而越股近期波動加劇,上周收盤下跌逾1%,惟外資連數日淨買超,持續抄底未停,新興亞股僅越南維持連3周淨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