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和諧共生的搜尋結果,共12

  • 斷鼻家族催生人象和諧法律服務點 守護亞洲象生物多樣性

    斷鼻家族催生人象和諧法律服務點 守護亞洲象生物多樣性

    大陸《法治日報》12日報導,雲南一群野生亞洲象「斷鼻家族」去年「北上南歸」的全景紀實,吸引了全世界目光,但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六順鎮炮掌山村委會南邦河村民庹文兵卻五味雜陳,因為他家玉米地已連續幾年被野生亞洲象群「光顧」。為此,大陸首家「人象和諧法律服務點」在當地思茅區法院掛牌,院長米思哲說:「守護好、利用好思茅優良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生物資源,是思茅區法院以司法之力造福人類,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職責所在。」

  • 生態社群攜手東海推動「生態社群跨領域實務合作宣言」落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生態社群攜手東海推動「生態社群跨領域實務合作宣言」落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面對加速的氣候變遷,我們必須保有韌性的思維來達到永續的目標,而生態檢核和自然解方,就是提高環境韌性的重要手段。」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江智民主任表示,為達到聯合國大會將2021-2030年訂為「生態系修復十年」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等生態社群產學民界支持系統與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為了許一個「自然解方」,將進行「生態社群跨領域實務合作宣言」簽署及宣示,並遞交給行政部門代表,期許落實聯合國大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

  • 雜誌精選》感受綠色建築 漫步和諧共生的城市

    雜誌精選》感受綠色建築 漫步和諧共生的城市

    節能環保是全球共同追求的目標,要邁向永續的宜居城市,建築是否符合綠能環保準則,是評估的重要指標。「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張清華是國內推廣綠色建築的先驅之一,曾設計許多具代表性的綠建築作品,讓我們跟著她的腳步,一起認識在台北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建築。

  • 世界宗教博物館迎虎年 以「跨宗教圍爐」為主題推出2支短片

    世界宗教博物館迎虎年 以「跨宗教圍爐」為主題推出2支短片

    響應聯合國每年2月第一個星期的「跨宗教和諧週」,今年適逢農曆春節,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以「跨宗教圍爐」為主題,推出2支短片,結合跨宗教和諧精神與過年圍爐的團聚氛圍,在變種病毒Omicron疫情肆虐的緊張期間,線上陪伴大家迎接2022壬寅虎年。還能跟著「型男主廚」陳鴻等人的食譜,做出別出心裁的「蔬食佛跳牆」、「陰陽飯」、地中海美食「沙卡蔬卡」年菜。

  • 2019「地球的超載日」提前60天!思辨之夜籲與自然和諧共生

    2019「地球的超載日」提前60天!思辨之夜籲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隨著人類文明快速發展,土地過度開發、溫室效應、臭氧層破洞、物種絕滅、環境污染等生態浩劫隨之而來。

  • 2020燈會以「里山倡議」為始 傳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0燈會以「里山倡議」為始 傳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迎接2020台灣燈會在台中!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特以「里山倡議」為始,「里山禾樂」為名,展現台中之森川里海及四季農村樣貌,並邀請藝術家以在地農村再生元素創作藝術燈組,傳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

  • 桃園「與野共生」致力環境教育

    桃園「與野共生」致力環境教育

     2019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與野共生」(Protect our Species),強調「再小的生物,都有無可取代的生態地位」;希望地球村民都正視環境變遷的現象,以及物種逐漸滅絕的問題。桃園市環保局積極響應地球日,推出了系列活動,從規畫到執行,處處可見「與野共生」的精神。

  • 匯豐台灣植樹志工日 持續14年不停歞

    匯豐台灣植樹志工日 持續14年不停歞

    (匯豐台灣執行主管們一同將「幸福共生」車票交給關渡五寶,象徵人類與萬物和諧共生。圖:主辦單位提供)

  • 桃園觀音草漯重畫案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桃園觀音草漯重畫案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桃園市政府新建工程處辦理「桃園市觀音區草漯市地重畫第一、三、六區整體開發單元統包工程」標案,將以「綠色、韌性、循環、智慧」為基礎,融入當地既有地景,達到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里山、里川」概念。

  • 宗博15週年館慶 強調愛地球愛和平

    世界宗教博物館今天舉行15週年館慶系列活動,宗博創辦人暨靈鷲山佛教教團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表示,期盼實踐愛地球、愛和平,多元共生、相依相存,地球一家的使命。

  • 傳統X科技新東方美肌道

    傳統X科技新東方美肌道

    報導/蔡靜宜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