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咳嗽不止的搜尋結果,共30筆
近期流行性感冒等容易遺留咳嗽症狀,患者在辦公室或大眾運輸不斷咳嗽,造成旁人緊張,讓患者很困擾。新竹1名60多歲婦人有氣喘病史,上呼吸道感染癒後仍咳嗽不止,西醫治療仍未痊癒,因而求助中醫,中醫師判斷症狀為肺熱及痰熱咳嗽,經調養後除咳嗽幾乎消失外,氣喘也少有發作。
新華社12月31日報導,大陸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轉陰後仍一直咳嗽,也有民眾反映,感染後出現月經紊亂、子宮異常出血等情況。轉陰後仍然咳嗽的原因是什麼,該如何緩解?新冠病毒是否攻擊人體生殖系統?大陸衛生健康委組織權威專家回應,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感染新冠病毒對生殖系統有影響。
有抽菸及糖尿病史的56歲盧先生確診痊癒後仍有持續咳嗽的症狀,他以為是「長新冠」,直到後來周遭親友懷疑他在散播新冠病毒,才再次到胸腔內科門診就醫,經X光檢查加電腦斷層證實是肺結核,院方也通報衛生單位,並開始投以抗結核藥治療。
女星李蒨蓉2004年嫁給身家20億的邁群集團執行長李德立,並在婚後陸續生下2子,成了豪門貴婦的她,2015年鬧出「阿帕契事件」,引發軒然大波,導致形象崩毀、演藝事業全面停擺,直到2020年出書後,她才慢慢回到眾人視線中,如今李蒨蓉經常透過社群分享生活,近期許多藝人、名人傳確診消息,人人自危,李蒨蓉昨天(6/10)驚曝已連咳3個禮拜,但她一直逃避不看醫生,之後終於就診,竟被診斷出罹患了兩病症,讓她大嘆:「別像我歹病久拖」。
看診時要怎麼跟醫生說明症狀才妥當?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分享,曾有一名自稱有胃食道逆流的30歲女性來看診,結果檢查後才發現,她罹患的是「食道弛緩不能症」,與胃食道逆流大相逕庭,因此呼籲,大家看診時應詳細的把身體變化及感受說出來,而不是劈頭就說自己得了什麼疾病。
冷氣團接連報到天氣溼冷,桃園市有民眾頂著風雨騎機車而咳嗽不止,咳到深夜無法入睡且呼吸急促幾乎喘不過氣,到醫院急診醫師檢查後發現是氣喘發作,合併黴漿菌感染,住院治療才獲得改善。醫師也呼籲,很多人得了氣喘卻不自知,常被誤認是感冒,如果民眾咳嗽超過2周以上,建議到醫院做氣喘檢查。
73歲廖阿嬤洗澡時發現鼠蹊部腫出一大包,擔心得怪病,嚇得急赴醫院檢查,經診斷為罕見的「股疝氣」。亞大附醫泌尿科醫師蕭子玄表示,疝氣並非男性專利,多產婦、長期便祕、咳嗽不止及肥胖等女性,平時要多喝水、預防便祕、控制體重,才能預防發生股疝氣。
澳洲財政部長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周二表示,他已經接受新冠狀病毒檢測,將在等待結果時自我隔離。稍早前他在國會發表演說時不停咳嗽。
日本女星天豆琴美4月確診新冠肺炎,她也自曝一開始因為症狀輕微,又覺得自己年輕拒絕服藥;染疫2天後病情惡化,更出現意識不清的情形,才馬上遵循醫師指示接受治療,才漸漸康復。
日本成為大陸以外新冠肺炎重災區,首相安倍晉三昨(3)日在國會發言期間連續咳嗽,尤其他還沒有戴口罩,讓坐在正後方的女議員嚇得瞪大雙眼。
1支11人旅遊團在228連假出發至以色列觀光,因與1名新冠肺炎確診的以色列人同機,導致該團才到以國就被要求返台,該團昨傍晚搭專機抵台,檢疫人員登機檢疫,結果1名女團員因有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被後送就醫,另10名無症狀則拿著居家隔離通知書,由旅行社安排車輛送旅客回家。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發燒、咳嗽被視為主要症狀,「咳嗽不止」到底是感冒還是肺炎?醫師表示,許多人都忽略了長期咳嗽的症狀,甚至一咳就是一、兩個月,進一步檢查才發現,不只是感冒這麼簡單!
不少人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從罹患感冒之後,就引發嚴重的咳嗽,日也咳、夜也咳,一咳起來就像停止不了似的,每每咳到聲嘶力竭,甚至連喉嚨都咳啞了,沒想到一個多月過去了,頑固的咳嗽一直好不了,尤其清晨常常咳醒,嚴重影響睡眠。
流感高發季又到來了。如何安然度過流感季?得了流感怎樣治療?感染流感者可自行居家隔離,保持房間通風,在家要充分休息,多飲水,同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出現持續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神志改變、嚴重嘔吐與腹瀉等症狀,應及時就診。
新生兒咳嗽不止,險要命!近日一名剛滿月的嬰兒因頻繁咳嗽,咳到全身抽筋、臉部因缺氧而鐵青,緊急插管送入加護病房治療,一開始還查無明顯腦部異常跡象,但醫師注意媽媽本身已有咳嗽症狀超過1個月,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為百日咳,經藥物治療後病情終於好轉。醫師提醒,新生兒施打疫苗前的空窗期常釀意外。
報導、攝影/張雅雯
1名未滿2歲的男童咳嗽逾1個月未癒,讓媽媽擔心是否為遺傳她的過敏體質。醫師表示,近來季節交替,常有家長帶咳嗽的孩子來檢查氣喘,門診增加逾3成類似案例,且現已可透過問診,間接取代過去抽血檢查,相當精準確定孩童未來是否成為氣喘兒。
喝飲料不專心,女喝阿華田嗆到竟變肺炎!一名28歲的上班族,日前與友人在外用餐,聊天之際卻不小心嗆到,返家後隨即出現出現高燒不退、咳嗽不止等症狀,送醫檢查才發現罹患急性肺炎,醫師指出,這類肺炎如未及早確診,可能導致呼吸窘迫、氣胸,甚至引發敗血症,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