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哈勃的搜尋結果,共07筆
大陸電信設備巨頭華為旗下哈勃投資已在中國取得許可,能夠尋求外部資本,在美國的壓力下設法強化晶片供應。
中美科技戰背景下,華為獲取晶片受阻,在智慧型手機方面的收入亦下滑。華為如今透過旗下基金哈勃科技投資多家晶企,當中有晶片製造和設計領域的新興企業,也有生產半導體材料、設計軟件和涉足晶片生產設備的公司。分析指出,華為可培育當前和未來的潛在供應商。
大陸電信設備巨頭華為遭到川普政府精準打擊,早年就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的5G技術優勢也讓部分美國盟友敢愛不敢用,美國商務部祭出的實體清單,導致Google被迫斷絕與華為的業務往來,導致華為海外銷售嚴重受挫,甚至連華為晶片供應管道也被阻斷。至於華為,去年耗資27億元人民幣(約110億元新台幣)成立的子公司「哈勃科技投資」,在過去3個月已經投資3家大陸半導體設備公司,協助華為取得無法獲得的美國技術。
身處中美科技戰風口浪尖的華為,過去1年多加大投資中國科技企業,旗下哈勃科技投資已投資17間相關企業,冀借此強化供應鏈。不過,哈勃所投資的公司規模大多較小,在美國禁令之下,供應鏈缺口問題仍難解。
為了慶祝哈勃太空望遠鏡進入軌道的30周年,NASA特別公開了30年來在宇宙探索中所拍下的366張照片,更開放讓民眾尋找在自己生日當天,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所拍下的宇宙美景,而且更推出了#Hubble30的Hashtag標籤活動,讓民眾可以在Twitter、Facebook、Instagram上分享照片。
在美國斷供等影響下,曾說不做股權投資的華為,也透過戰略投資建立自己的生態。近期,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投資公司入股兩家半導體相關公司,擴大在晶片產業並增強向下游的布局。
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近日公佈了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幅美麗的圖片,圖片顯示了一顆即將死亡的恆星,且這顆恆星質量與太陽相當,專家認為從它的現狀可以看到太陽50億年後的命運。歐洲太空總署介紹說「錯綜複雜的氣體旋渦讓我們看到太陽遙遠的未來,在50億年後,我們的太陽將要死亡;而太陽的死亡方式將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情景一致,先從最外層脫落會顯現內部燃燒的內核,內核逐漸變冷成為白矮星,到那個時候,地球早已消失,被燒成了一片炸薯片,但太陽的死亡之美仍將在宇宙中發出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