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商業機密竊取的搜尋結果,共94

  • 五眼聯盟罕見發聯合聲明 指責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

    五眼聯盟罕見發聯合聲明 指責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

    五眼聯盟(Five Eyes)國家情報首長今天共同發布一份罕見聯合聲明,指責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並利用人工智慧(AI)對各國進行網攻和間諜活動。

  • 陸企在韓高薪招募半導體人才 觸動韓晶片技術外洩敏感神經

    陸企在韓高薪招募半導體人才 觸動韓晶片技術外洩敏感神經

    據韓媒《韓國商業》(Business Korea)報導,近期中國半導體公司經常在韓國招聘網站上發佈招聘資訊,不少職位都提供了高薪和高額津貼,此舉引發了韓國官方與企業界的關注。而韓媒關切半導體人才流失問題,卻遭到陸媒挖苦,指韓國擔憂中國藉此竊取半導體技術機密,真是「有點被害妄想症」了。

  • 前三星主管被控竊取機密 並在大陸設立山寨晶片廠

    前三星主管被控竊取機密 並在大陸設立山寨晶片廠

    韓國檢察機構逮捕並起訴了一名三星電子的前高層主管,他涉嫌竊取三星內部商業機密,並試圖在中國大陸成立山寨化的晶片工廠。

  • 美起訴多名中俄科技間諜 前蘋果工程師涉案

    美起訴多名中俄科技間諜 前蘋果工程師涉案

    美國今天起訴數名涉嫌竊取商業機密及出口敏感技術的中國與俄羅斯人,其中一起案件是來自中國的前蘋果工程師所為,他被控竊取自動駕駛汽車研發相關軟體。

  • 情蒐國防科技人才個資 陸工程師在美被判刑8年

    中國工程師紀超群(Ji Chaoqun,音譯)今天在美國因被控將潛在吸收對象的個資提供給中方,遭判處8年有期徒刑。

  • 中國男子謀竊美航太公司商業機密 被判入獄20年

    中國男子謀竊美航太公司商業機密 被判入獄20年

    美國司法部表示,1名中國男子去年因密謀竊取美國多家航空航太公司的商業機密被定罪,辛辛那提(Cincinnati)聯邦法院今天判處這名男子20年有期徒刑。

  • 商業糾紛日趨複雜 前司法官們「組團」解紛爭

    商業糾紛日趨複雜 前司法官們「組團」解紛爭

    鑑於商業糾紛案件層出不窮,且案件專業複雜,由多名司法官成立的「伯衡法律事務所」,特別創立「商業訴訟暨金融爭端處」,專門處理跨國、跨領域商業糾紛案件。

  • 知名旅遊平台前員工跳槽偷走「營業秘密」  檢調搜索逮5人

    知名旅遊平台前員工跳槽偷走「營業秘密」 檢調搜索逮5人

    知名旅遊服務提供業者「KKDAY」陳姓前員工等人,離職跳槽至競爭公司,期間竊取KKDAY公司合作廠商名稱、銷售明細、客戶資料等大量商業機密後,跳槽競爭公司,調查局日前兵分5路搜索,約談陳男、孫女5人到案,台北地檢署訊後諭知主嫌陳男30萬元交保、另陳姓、孫姓2名女子各以10萬、5萬元交保。

  • 頭條揭密》華裔工程師涉蘋果特斯拉竊密案 在美華人處境愈見艱難

    頭條揭密》華裔工程師涉蘋果特斯拉竊密案 在美華人處境愈見艱難

    一名在4年多前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逮捕華裔工程師張曉浪涉嫌竊取他曾任職的蘋果汽車商業秘密案,於23日向美國聖荷西聯邦法院認罪。無獨有偶,電動車巨頭特斯拉也在張曉浪被起訴後,同樣以竊取商業機密罪名控告其前員工曹光植。這2位來自大陸且曾在美國汽車公司任職的工程師都都遭到相同指控,而且都與大陸小鵬汽車有關。過去幾年在美國因類似案件被捕的學者、工程師不少,現在美國反中氣氛極為高張,這些連續爆發的竊密案將讓在美工作的華裔學術或技術人員未來職場處境更加艱難。

  • 和碩:電動車翻轉燃油車供應鏈

     電動車成為主流趨勢,和碩表示,電動車新創業者將改變既有燃油車的供應鏈架構,轉向以軟體為中心、扁平化的架構,而台灣業者在電動車供應鏈不僅已經陸續躋身為電控、電機、電池關鍵零組件重要供應商,更有從資通訊產業訓練出來的軟硬整合技術與供應鏈管理能力,都讓台灣在全球電動車供應鏈中已經站在有利位置。

  • 拜登再出重棒打中企… 美指控海能達竊取技術

     中美摩擦再起,美國司法部7日指控中國通訊大廠海能達,涉嫌竊取摩托羅拉系統公司(Motorola Solutions)的無線電技術等21項罪名,認為中企有意識、有計畫竊取美國技術。

  • 《國際產業》涉嫌竊取摩托羅拉商業機密 美國司法部狀告海能達

    美國司法部周一宣布已經對總部位於深圳的海能達通信(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提出刑事訴訟,指控該中國電信公司與摩托羅拉解決方案公司(Motorola Solutions Inc)員工串謀竊取該美國公司的數位式行動無線電(Digital Mobile Radio)技術。

  • 圖竊孟山都商業機密 陸科學院研究員認罪

    在美國農業巨頭孟山都(Monsanto)工作9年的44歲中國公民向海濤,被指控從孟山都竊取一項商業機密,並試圖以記憶卡的方式將其帶到中國。向海濤於2019年11月在其美國居所中被捕,他於美東時間6日向密蘇里州聯邦法院承認一項共謀實施經濟間諜罪,法院將於4月7日作出判決。

  • 美商務部長雷蒙多 憂陸產業政策

     中美雙方近期頻頻接觸,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10日進行通話,美國商務部表示,雷蒙多向王文濤提出,美方對於中國的產業政策感到擔憂,期待就此議題深入討論。

  • 美國務卿:中對外咄咄逼人 展露野心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於美國時間2日表示,中國近年對外日益咄咄逼人(more aggressively abroad),且表現出愈來愈強的對抗性,並稱中國最終目的是成為世界霸主。中美兩強的競爭態勢愈加明晰。

  • 美貿易代表戴琪公布301報告 陸列優先觀察、肯定台保護商業機密

    美貿易代表戴琪公布301報告 陸列優先觀察、肯定台保護商業機密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當地時間4月30日(台灣時間5月1日)公布《2021年301條款調查報告》。報告中點名中國大陸並沒有履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承諾,並將北京持續列入優先觀察名單。此外,報告也肯定台灣修訂《營業秘密法》、並透過司法打擊大陸企業竊取美國商業機密;不過,台灣、大陸非法訂閱影音串流平台猖獗,也同時遭美方點名。

  • LG與SK和解 SK保住喬治亞電池廠 為拜登電動車策略加分

    LG與SK和解 SK保住喬治亞電池廠 為拜登電動車策略加分

     韓國兩大電動車電池商樂金能源解決方案(LG Energy Solutions)和SK創新(SK Innovation)11日就商業機密糾紛達成和解。SK創新向樂金能源支付2兆韓元(18億美元)現金與權利金。SK保住其投資26億美元在喬治亞州興建中的電池廠,避免給拜登推廣電動車的策略扯後腿。

  • 修營業祕密法 邱太三、王美花不同調

    修營業祕密法 邱太三、王美花不同調

     為防止台灣科技外流大陸,昨日上任的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表示,大陸對獲取科技有各種手段,為了維護台灣整體經濟建設上的優勢,勢必要對核心關鍵科技有所保護,過去希望透過《營業祕密法》來處理相關問題,但涉及範圍廣泛,業者有所擔憂。經濟部長王美花則認為,台灣2013年就曾針對營業祕密修法,甚至增加刑事責任,2018年更增訂「偵查保密令」,至於未來是否有修法必要,將持續了解產業界是否有修法需求。

  • 防共諜竊取 中科院商業機密 列重大案件

    防共諜竊取 中科院商業機密 列重大案件

     兩岸情勢緊繃,國安情資顯示,陸方鎖定中科院為重點滲透目標。法務部、台灣高檢署日前修訂相關辦案規定,將已改制為「行政法人」、非軍事單位的中科院,納為「準軍事機關」加強聯繫,並以「涉及國安」為由,將中科院關於民用科技研發、銷售及技術合作、移轉等商業機密,全列為法定「重大營業祕密」案件範圍,嚴防共諜竊密。

  • 竊取Google自駕車機密 工程師獲川普特赦

    竊取Google自駕車機密 工程師獲川普特赦

    川普在白宮的最後一天特赦多人,包括一名曾在谷歌(Google)任職、對竊取自駕車機密認罪的工程師。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