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商業營收的搜尋結果,共225筆
美國大數據分析服務商Palantir Technologies上季業績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並看好今年將成為首度實現獲利的一年。此外,該公司表示,擔心經濟陷入衰退的企業縮減開支,為此Palantir已經減緩人員招聘、削減股票分紅,並削減雲端方面的投資。
美時新春大報喜,繼肺癌用藥Nintedanib在1月中獲美國FDA「 暫時審查核可」後,6日再宣布與Unicycive Therapeutics, Inc.簽訂獨家授權協議,雙方將在韓國開發腎臟用藥Renazorb。
三星電子31日公布去年第四季業績,全球經濟成長減速打擊電子產品與晶片需求,上季營業利益創下八年新低紀錄,並示警本季需求恐持續走疲,引發股價大跌,拖累日韓晶片類股全倒。但是,三星表示無意縮減資本支出。
宏碁旗下子公司海柏特(6884)11 月營收達約新台幣9160萬元,月增44%、年增14.5%,創下單月新高,累計前11個月營收達新台幣6.82億元,年增32.9%。公司持續拓增國際品牌廠服務授權數量。
佳世達(2352)11月合併營收191.93億元,月增1.4%、年減7.9%,累計今年前11個月合併營收達到2,218.4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0億元,年增8.8%。
匯豐正打算在全球範圍的2000名資深營運經理當中裁減15%人力,試圖縮減管理團隊,以降低成本。
11月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召開後,市場再次出現劇烈震盪。投信法人表示,聯準會釋出未來將放緩升息腳步的訊息,使科技股面臨的評價下修壓力有望減輕,並激勵股市短線出現反彈,投資策略應以選股為重,看好電動車、替代能源及雲端軟體等,具備長線成長趨勢的產業。
振樺電(8114)第三季EPS達新台幣4.27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前三季EPS合計新台幣10.41元,大賺一個股本,提前突破歷史全年獲利紀錄。振樺電10月營收10.12億元,年增20.55%、月減18.39%,較9月的歷史新高度下滑;前10月營收101.34億元,年增39.40%。
佳世達(2352)10月營收出爐,10月合併營收189億元,年減0.3%、月減3.3%,累計今年前10月合併營收跨越2,000億元大關、為2,0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4億元,年增11%。
微軟上季營收創下5年來最疲弱的增長,且本季營收預測不如華爾街預期,令人擔心除了個人電腦(PC)部門之外,其成長引擎雲端事業也受到總經情勢的衝擊。受此打擊,該軟體巨頭周二盤後股價大跌7%。
大陸證監會相關人士20日透露,證監會在確保股市融資不投向房地產業務的前提下,允許部分存在少量涉房業務但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在A股市場融資。此舉引來市場迴響,中國能建、東百集團、國際實業等三家符合條件的涉房企業,23日晚間均宣布定增計畫。
網紅流量變現電商集團美而快(5321)11日公告9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82億元,為同期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30.57%,為今年以來第二大年增幅。累計前九個月合併營收23.43億元,年增率為15.73%。
連鎖餐飲集團乾杯(1269)公布2022年9月自結合併營收3.78億元,雖月減7.13%、仍年增達31.62%,改寫歷史次高,使第三季合併營收達11.31億元,季增達64.65%、年增達56.61%,衝上歷史新高。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27.23億元、年增達28.69%,續創同期新高。
第三季受到升息、通膨、俄烏戰爭等影響,國際股市下挫,連帶衝擊台股表現,Yahoo奇摩股市App公布第三季「十大爆紅台股榜」,前十名以中小型個股為主且話題分散,但都具有股價在第三季攀升的共同點,第一名位置由威盛(2388)拿下,而宏達電(2498)則為第四,車用產品吸睛,相關股票總計占有三席。
在科技廠辦建案增加,以及前瞻計畫預算成長、房地產開工率提升下,多數營造廠近二年手中在建工程金額都有大幅增加,包括達欣工(2535)、根基(2546)、中鼎(9933)在手中案量規模成長及依工程進度認列增加下,下半年營運呈穩增長走勢,甚至全年有機會創下歷年來的高峰。
大陸整頓網路產業之際,企業的各項業務陷水深火熱之時,誰能成為帶領阿里巴巴走出危機的英雄?阿里掌門人張勇肯定苦思過此一難題,最終重擔落到公司元老、年僅46歲的女強人戴珊肩上,昔日馬雲的學生正式上位,成為阿里潛在接班人選。
櫻島家與日本伊藤農園聯名,推出「蜜柑歐蕾雪糕」,10日正式在全家便利商店全台門市上架銷售,疫情期間讓所有不能出國的消費者,也能夠品嘗到帶有日本和歌山的優質蜜柑雪糕。
櫻島家與日本伊藤農園聯名,推出「蜜柑歐蕾雪糕」,於10日正式在全家便利商店全臺門市上架銷售。疫情期間,讓所有不能出國的消費者,也能夠品嚐到帶有日本和歌山的優質蜜柑雪糕。
圍繞著商業太空產業的炒作宣傳一直都沒少過。但是,儘管技術領導人向我們承諾要建立月球基地和火星定居點,不過迄今為止,太空經濟很明顯還局限在區域性,至少在宇宙意義上是如此。
微軟看好在雲端運算服務需求帶動下,本財年(自7月1日起)營收將實現兩位數增長,受此激勵,周二盤後股價大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