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商譽減值的搜尋結果,共13筆
蘇寧易購14日發表2022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虧損規模較此前業績預告大幅擴大人民幣(下同)50億~60億元,預計去年虧損155億元~165億元,其中家樂福中國資產減值影響41億元。
滙豐控股23日公布2020年年度業績,儘管在疫情衝擊下,致使該行2020年稅後利潤驟降30%至61億美元,但從單季來看,滙豐在2020年第四季已轉虧為盈。此一消息亦激勵滙豐H股23日股價,盤中一度上漲5%,市值重返1兆港元,惟尾盤漲勢回落。
近年大陸A股頻現商譽爆雷潮,據統計A股商譽總值逐年下滑,不過個別企業仍有亮點,中國石油以逾人民幣(下同)400億元,五度蟬聯商譽榜冠軍,收購安世半導體的聞泰科技則成為榜單最耀眼之星,狂升209名登上第五位。
根據中國調研機構中金公司的報告,回顧過去,傳染病疫情對當地經濟的影響通常只會持續1~2季,雖不需過度悲觀,但考慮到此次疫情實施更為嚴格的隔離防疫措施,短期經濟增長難免受到明顯衝擊,預期2020年第一季實質GDP增速將會放緩1~2個百分點。
大陸A股上市公司的商譽價值和減值情況一直被市場所關注。根據市場調查,截至2019年第三季財報,A股上市公司的商譽總值高達人民幣(下同)1.39兆元,而隨著各家公司年報即將出爐,商譽減值潮也成為市場波動的一大風險。
1月進入年報季,大陸多數虧損公司選擇截止日前揭露年度虧損。至截止線1月31日,多達57家宣布虧損逾人民幣(下同)10億元的財測,使至今預計虧損逾10億元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直接飆升至99家。
由於企業紛紛計提商譽損失,導致2018年A股上市公司財報頻頻「爆雷」,根據統計,最近4天以來至少已有260家公司因此預虧超過2800億元(人民幣,下同),而虧損超過10億的公司就多達87家,由於虧損情況加劇導致投資人紛紛逃離出場,1月31日上證指數2600點大關得而復失,終場僅以小漲9點至2584.57點做收。
瞠目結舌,近二十年來罕見,大量的影視娛樂上市公司接連大額虧損。在財報業績預告的1月底,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巨虧業績報告,Wind數據顯示,從最近三個交易日的數據來看,共計有89家上市公司預告業績虧損,89家公司合計淨虧損額高達634.75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24家淨虧損超過10億,9家淨虧損超過20億。
A股上市公司財會制度或將再出現重大變化。大陸財政部日前就企業「商譽及其減值」議題徵求該部「會計準則諮詢委員會」的意見,結果大部分委員均同將上市公司商譽價值由每年的減值測試改為逐年攤銷,由於後者可以避免企業商譽一次性高額減值的巨大風險,被市場視為是拆解A股上市公司總計高達1.4兆(人民幣,下同)商譽價值減損地雷的最佳辦法。
《數據寶》12月26日報導,統計顯示,滬深兩市共有1,227家公司公布年度業績預告,其中52家公司在預告中,提到公司存在商譽減值風險,並將在今年年底進行減值測試。
中國證券網報導,2017年,A股上市公司年報計提商譽減值損失的公司數量及總額都大幅增長。資料顯示,截至5月7日,474家公司2017年年報計提商譽減值損失,減值總額達357.19億元人民幣,年增幅達252.57%。
A股上市公司在過去數年進行大量併購後,當前過兆元(人民幣/下同)的商譽已經成為高懸頭頂的堰塞湖。商譽問題並非A股上市公司的特有問題,很多擬上市公司為了做高業績也進行了大量併購,商譽減值問題成為發審委委員重點關注的問題。
去年底颳起的財務核查風暴,擾亂大陸水泥龍頭──中國建材(03323-HK)回歸A股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