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喀斯特的搜尋結果,共10筆
大陸四川一個位於山中的神祕村莊「圍塔村」,外地人若誤闖此地,村民都會提醒,天黑時不要出門,而且山上通常都是放養雞鴨,但村裡卻都採圈養,因為雞鴨一旦野放,就容易莫名消失,據傳在明朝時,該地區原本是商業主要道路,但卻一夕變廢墟,因此吸引考察隊前往調查,才發現該村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地質漏斗底部。
貴州97%是山地,只有3%是平坦的河谷地帶,平均海拔1,000公尺,壯觀的高原上遍布峽谷和梯田,是最為迷人的貴州山地風光。貴州擁有豐富喀斯特石灰岩地貌的地區,受高山阻隔幾乎與世隔絕,但最原始的面貌卻得以保存。這裡屬亞熱帶季風型高原氣候,年平均溫度為15度,氣候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天然空調」的美譽。
滬昆高鐵「貴陽至昆明段(貴昆段)」去年底通車,它穿越世界上地質結構最複雜的雲貴高原喀斯特山區,面對重巒疊嶂,沿線建設了數不清的隧道與橋梁,每100公里就有77.5公里是橋隧。其中「北盤江特大橋」以主跨445公尺,創下世界鋼筋混凝土拱橋最大跨度紀錄;而全長14.7公里的「壁板坡隧道」,更是施工難度與風險之最。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韓昌黎的《送桂洲嚴大夫》,雖僅短短20字,已讓廣西桂林的絕景躍然眼前。來訪中國廣西,除了桂林山水名聞天下的壯闊奇景,亦有不少幽靜秀美、恢宏浩大的好風光值得踏尋,或可隨古代名家豪傑足跡、遙想當時,體會懷古情趣。
大陸沿海省份城市,因為有著地利之便,經濟表現驚人,但往內陸走,以前感覺就像是兩個世界,但現在不一樣了,相對於沿海的高物價、高成本、工人又難找,內陸城市反倒擁有競爭優勢,像是高原多山的貴州,過去課本總形容它「地無三里平」,不過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就看上這裡。
6月23日,卡塔爾多哈當地時間12時30分,北京時間下午5時30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8屆大會宣布,由廣西桂林、廣西環江、重慶金佛山、貴州施秉共同組成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廣西擁有2個世界級遺產。專家表示,申遺成功後,兩地的保護將晉升為「世界級」,開發將更有序。
在卡達首都杜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今天宣布,中國大陸提交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石灰岩)二期」地貌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到目前為止,大陸共有10處世界自然遺產。
中新網23日報導,由中國廣西桂林、環江、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作為擴展項目,聯合申請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石灰岩地形)」第二期項目,23日在卡塔爾杜哈進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辦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請的自然遺產擴展項目「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正式通過大會審議,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中國南方喀斯特」是一個系列申報項目,此次通過審議的「二期」是對原有「中國南方喀斯特」項目的擴展和補充,因此雖然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但中國世界遺產數目並不會相應增加。
重慶市南川區金佛山申遺辦公室近日介紹,世界遺產中心已經對金佛山提交的申遺資料進行審核,預計在今年7-9月分派專家到實地考察。如果驗收順利,明年下半年金佛山有望正式通過審核,成為重慶第三個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