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單一產業的搜尋結果,共1,435

  • 亞德客 5月營收寫同期新高

    亞德客 5月營收寫同期新高

     氣動元件大廠亞德客-KY(1590)5月接單金額大於出貨,5月及前五月合併營收不論以人民幣或新台幣計價,都改寫同期新高。亞德客預期,今年氣動元件市場個位數成長,亞德客今年營運目標將比整體氣動元件市場年增幅,再增加10%。

  • 亞德客 Q2出貨拚雙增

    亞德客 Q2出貨拚雙增

     氣動元件廠亞德客-KY(1590)法說報喜,5月接單金額持續大於出貨,第二季出貨可望年季雙增,預期今年氣動元件市場僅有個位數成長,但亞德客今年營運增幅將高於整體市場表現,營業額要挑戰人民幣6億元。

  • 產值近千億元 小菜「泡」出大產業助力大陸鄉村振興

    產值近千億元 小菜「泡」出大產業助力大陸鄉村振興

    泡菜爽脆可口,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而四川眉山是「中國的泡菜之鄉」,泡菜在那裡不只人人愛吃,還人人會做,更已經成為眉山亮眼的產業,產值高達230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引擎。

  • 《金融》6月台股首檔掛牌ETF 掌握歐美股成長契機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上演一波反彈,但當市場目光集中在美國市場動向,其實歐洲市場也有好表現,德國股市及法國股市甚至寫下歷史新高紀錄。觀察今年以來截至5月23日,德國股市上漲16%,法國股市上漲14%,皆高於美股(SP 500)的8%漲幅,凱基投信表示,歐股後市持續看好,建議投資人除了關注美股,也別錯過歐股的投資機會。

  • 設備媲美中硏院! 陳建仁花蓮視察全國首座有機農業硏究中心

    設備媲美中硏院! 陳建仁花蓮視察全國首座有機農業硏究中心

    花蓮發展有機農業多年,有機友善面積是全國之冠,由農委會籌備多年,在花蓮縣壽豐鄉興建的全國首座有機農業研究中心已完工,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到花蓮視察後,對於相關模擬極端氣候等高端設備表示肯定,「可媲美中研院」,他也支持,農委會將協助後續相關研發經費、人力配置等,讓有機農業中心成為各國學習、參觀、交流的指標

  • 中國大陸封殺美光產品 歐美商會同表不安

    中國大陸封殺美光產品 歐美商會同表不安

    中國大陸決定封殺美國半導體大廠美光(Micron)產品後,在大陸的歐美商會同表憂心。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表示,許多美國公司會員都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大陸封殺的對象,而歐盟商會則呼籲歐商評估美中科技競爭白熱化對供應鏈可能帶來的衝擊,並及早因應。

  • 科技園區中部產學媒合會 創新跨域

     為促進中部科技產業園區智慧創新產業發展,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5月19日舉辦「2023科技產業園區中部產學合作交流媒合會」,邀請所轄潭子、臺中港科技產業園區及臺中軟體園區廠商,以及中區大學與高中職等產官學界代表共同參與,提供產學界互動交流、經驗分享及建立夥伴關係之機會,展現創新跨域產學能量。

  • 觀念平台-台灣有無荷蘭病?

     依據主計總處4月底公布數據推估,今年經濟成長率恐僅剩1.67%;4月出口統計出現罕見的連八個月衰退。彰顯我國產業過於依賴單一產業與市場的問題,是否患有荷蘭病值得關注。

  • 面板業疫情重摔「他」獲利獨漲3年  董座自爆原因

    面板業疫情重摔「他」獲利獨漲3年 董座自爆原因

    「我們希望多元跨足不同產業,這樣在單一產業遭受景氣波動的時候,其他部分能成為很好的保護。」明基材料(8215)董事長陳建志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毫不保留地透露,去年面板業交出近十年最慘虧損表現之際,身為面板偏光片(板)台灣最大、世界前4名的供應商,即使產業關聯度高,明基材仍交出每股盈餘(EPS)4.04元、逆勢成長33%的好成績。

  • 《電子零件》Q3仍混沌 崇越電今年業績較辛苦

    各產業終端需求未見到回升,崇越電通(3388)財務長吳坤明坦言,由於訂單能見度很低,目前無法說明第3季好壞,不過隨著高成本原料庫存經過處理後逐漸降低,預期毛利率可望逐步回到正常水準,只是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營收衰退不少,獲利衰退更大,預期今年業績會比較辛苦。

  • 低碳轉型需能源黃金比例 企業:非碳比非核急迫

     碳權交易所將在第三季成立,以滿足國內企業對全球供應鏈淨零碳排的迫切需求,經濟部16日舉辦「電子資訊產業低碳轉型永續峰會」,邀請和碩、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等重量級電子大廠商討減碳目標。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表示,全球啟動碳交易,台灣碳轉型尚需政府帶頭,否則產業淨零將不進反退。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認為,靠單一方法無法完全達成台灣低碳轉型,台灣需要能源的黃金比例。

  • 產險業13位董總 換人做

    產險業13位董總 換人做

     產險業近一年猶如遭逢巨災,一張防疫保單理賠金額已逾2,600億元外,截至5月12日為止,已有13位董事長或總經理換人,雖然易動原因非全然因為防疫保單,但一年內有三分之二董總換人,也創下產險業另一項新紀錄。

  • 學者觀點-人工智能技術 加速區域產業鏈轉型

     Op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GPT創造了一波接著一波的震撼,最近一波是3月底的外掛式 GPT4/Plugins及4月份自動Auto-GPT的出台,GPT4及其數據庫AIGC技術在日常生活帶來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正悄悄地降臨。

  • 國喬配息0.5元 泉州廠Q4投產

    國喬配息0.5元 泉州廠Q4投產

     國喬(1312)董事會通過去年度盈餘分配案,受制疫情、通膨及俄烏戰爭影響,致使石化業營運普遍不理想,國喬去年營運苦吞虧損,每股虧損0.56元,但考量股東長期支持,董事會通過配發現金股息0.5元提案,但不發放員工及董監酬勞。

  • 台北億級商辦 今年交易13件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打住不打商」,商用市場蓄勢待發,今年以來北市已有13件法人購置億級商辦、廠辦交易,總金額約34億元,其價格僅市區商辦6成的內湖廠辦就占5件。

  • 人氣海外基金 主題百花齊放

    人氣海外基金 主題百花齊放

     人氣海外基金各領風騷,根據投信投顧公布最新統計,投信發行的205檔海外股票基金中,有13檔基金規模超過50億元,這些基金類型大不相同,有單一國家基金如越南、陸股、印度,也有近期熱門的產業型基金如醫療生化、物聯網等,另區域型的大中華、全球型等也榜上有名。

  • 台鉅 助小品牌快速開發產品

    台鉅 助小品牌快速開發產品

     台灣是代工王國,不僅在科技業,連彩妝市場也是如此。創立1981年的台鉅企業,現在全球超過100個彩妝大牌都是台鉅的死忠客戶,產品販售到超過60個國家、10,000個以上的通路。

  • 電子淡季 超前部署科技ETF

    電子淡季 超前部署科技ETF

     聯準會(Fed)升息可望結束,台股大盤及電子類指數近期一度跌破月季線支撐,使「五窮六絕」壓力再起。投信法人表示,電子產業進入淡季,加上5月繳稅月,可能因大股東賣股增添行情波動度,但就歷史數據顯示,5月行情低檔將是布局電子股的好時機,建議投資人透過科技優息ETF,同步掌握接下來的除權息行情,與下半年電子產業復甦契機。

  • 環保署修正發布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 2年後上路

    環保署4日修正發布「半導體製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新建廠房或新設製程需要採用污染排放較低或防制效能較佳設備,並且放寬排放標準,從總量管制的天花板,變成單一管道標準,並且給予檢測彈性紅利,希望促使產業在新增設備時同時兼顧環境。預計台積電等所有新設半導體廠都需符合規定,並給予2年緩衝期,最終在114年5月正式實施。

  • 工商社論》台灣人均GDP贏南韓,可喜亦可憂

    工商社論》台灣人均GDP贏南韓,可喜亦可憂

     經濟部日前發布台韓統計分析,為各報廣為報導,去年台灣人均GDP升至32,811美元,贏過南韓的32,237美元。回顧歷史,台灣早年是遙遙領先的,輸韓國是2005年以後的事,如今能夠追平,甚至略贏一些,誠然可喜。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