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搜尋結果,共25

  • 降膽固醇又護心!醫推1款優質脂肪 這樣吃最瘦

    降膽固醇又護心!醫推1款優質脂肪 這樣吃最瘦

    談及減重,很多專家都提倡要補充好的油脂,而堅果就是很好的選項之一。對此,無齡診所副院長黃乙絜表示,堅果富含單元、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抗氧化物質,能降低壞膽固醇、內臟脂肪還有抗發炎,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雖然適量攝取堅果對瘦身有正面幫助,但她提醒,每日不要超過30公克且應選擇無調味品項,另外,容易上癮者減脂期最好先避開。

  • 600萬台人有脂肪肝 6招可逆轉!最後一點超有效

    600萬台人有脂肪肝 6招可逆轉!最後一點超有效

    台灣約有600萬人有脂肪肝,脂肪肝可能惡化為慢性肝炎,進而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由於脂肪肝沒有任何症狀,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脂肪肝,通常都是藉由健檢的腹部超音波才發現。她提供6招逆轉脂肪肝的方法,包括換掉紅肉、補充維生素E等,但其中最有效的是最後一點是減重。

  • 飲食清淡卻膽固醇超標 竟是2平民美食害的:一堆人中

    飲食清淡卻膽固醇超標 竟是2平民美食害的:一堆人中

    一名51歲女子平常以蒸煮食物為正餐,自認飲食很清淡,日前健檢卻發現,血液檢查顯示多項不合格,尤其膽固醇明顯超標,進一步檢視其飲食才得知,女子常吃水煮餃子或清蒸肉包裹腹,其內餡富含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成為釀禍主因。

  • 降膽固醇飲食10原則曝! 專家推喝這2杯有效

    降膽固醇飲食10原則曝! 專家推喝這2杯有效

    想降低膽固醇,除了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外,飲食也很關鍵。親子防癌營養師陳冠蓉表示,挑對食物對降低血膽固醇有很大幫助,並分享10大飲食原則以供參考,像是注意烹調用油、多吃堅果等。其中,她提到適量飲用無糖綠茶、豆漿,都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

  • 天然保健食品!每天吃它3~4顆 降低膽固醇又護心

    天然保健食品!每天吃它3~4顆 降低膽固醇又護心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堅果在這幾年也備受大眾歡迎。對此,營養師蕭瑋霖特別推崇「夏威夷果」,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及礦物質鉀,能降低壞膽固醇,有益心血管健康又減少水腫,每日只要食用3~4顆,就能對健康帶來正面影響。

  • 這款「零食」超營養!每天吃保護心血管 還可助排便

    這款「零食」超營養!每天吃保護心血管 還可助排便

    堅果是近年很受歡迎的養生食物,嘴饞時吃堅果當零食也不會有罪惡感;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指出,堅果含有不飽和脂肪及多種礦物質,營養相當豐富,直接吃或打進精力湯都可以,方便又健康。

  • 3成國人有脂肪肝 恐惡化成癌!6招逆轉 最後一點超有效

    3成國人有脂肪肝 恐惡化成癌!6招逆轉 最後一點超有效

    台灣約有3成的人有脂肪肝,脂肪肝可能惡化為慢性肝炎,進而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營養師李婉萍指出,不是只有喝酒或肥胖的人才有脂肪肝;台灣人最常見的脂肪肝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大多是吃錯食物或營養不良造成的。

  • 吃烏魚子補充好油 營養師曝3好處 調節血脂代謝

    吃烏魚子補充好油 營養師曝3好處 調節血脂代謝

    烏魚子是過年常見菜色,雖然油脂量偏高,不過營養價值豐富。營養師李婉萍提到,烏魚子是天然好油,富含蛋白質及脂質,還有維生素A、E、B群及葉酸,有助修復生理機能,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EPA和DHA具有調節血脂代謝、保護心血管的效果。

  • 營養師激推4種高脂肪食物 這款能清血管、降膽固醇

    營養師激推4種高脂肪食物 這款能清血管、降膽固醇

    許多人聽到高脂肪的食物就退避三舍,下意識認為吃了不僅會長胖還會高血脂,對此,營養師蔡濰安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有些食物雖然本身脂肪高,但是優點卻不少,並分享4種優質的高脂肪食物,還它們「清白」。

  • 搶救高血脂危機!7招幫你降三酸甘油酯

    搶救高血脂危機!7招幫你降三酸甘油酯

    三酸甘油酯太高,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急性胰臟炎都容易找上門。要逆轉健檢報告中的三酸甘油酯紅字,其實沒有想像中難,多注意生活小細節就辦得到。

  • 糖尿病患者防疫怎麼吃?醫揭4類重症危險群飲食攻略

    糖尿病患者防疫怎麼吃?醫揭4類重症危險群飲食攻略

    台灣最近疫情升溫,本土病例每天飆破百例,雖然現有疫苗能防止重症,但身體的抵抗力仍非常重要。營養師程涵宇提到,有研究發現,除了高齡長輩外,肥胖、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糖尿病4類人屬於重症風險高族群,對此分享高危險群防疫飲食攻略。

  • 打擊水桶腰與內臟脂肪 12週見效 研究認證的超級食物

    打擊水桶腰與內臟脂肪 12週見效 研究認證的超級食物

    為了解食用酪梨對腹部脂肪累積與血糖的影響,美國伊利諾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遴選100多名成年人並針對腹部脂肪、胰島素抗阻與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進行為期12週的實驗;結果發現,雖然參與者的OGTT沒有獲得改善;但女性參與者的內臟脂肪與腹部脂肪都隨之減少。

  • 油脂攝取過多不一定中風?哈佛研究揭這樣吃能降低風險

    油脂攝取過多不一定中風?哈佛研究揭這樣吃能降低風險

    一直以來大眾熟知的觀念是,攝取過多油脂會增加膽固醇、血管堵塞,進而提升中風及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哈佛大學最新研究顯示,油脂攝取的種類,比攝取的總量更重要,料理時以植物油為主能降低中風風險達12%,若以紅肉等動物性油脂為主,風險上升16%。

  • 營養師激推10大好魚排行榜 2時間點吃魚油效果最好

    營養師激推10大好魚排行榜 2時間點吃魚油效果最好

    台灣四周環海,加上魚類營養價值高,海鮮成了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常見菜餚,不過也有民眾擔心不慎吃進海洋汙染物,對此營養師程涵宇特別分享十大低重金屬魚類,讓民眾吃得心安,並加碼曝光吃魚油的2個時間點效果最佳。

  • 小腹婆救星! 研究:「這水果」能瘦小腹、減內臟脂肪

    小腹婆救星! 研究:「這水果」能瘦小腹、減內臟脂肪

    減肥族、小腹婆有福了!小腹被不少人視為心腹大患,甚至可說是難以擺脫的夢魘,不過如今最新研究發現,吃一種常見的水果有助於擺脫難減的小腹和內臟脂肪。

  • 為了減重低油不沾反傷身 9種健康脂肪食物來均衡一下

    為了減重低油不沾反傷身 9種健康脂肪食物來均衡一下

    為了減肥一點脂肪都不吃?其實這樣反而傷身體,長期不攝取脂肪會造成荷爾蒙分泌不足、細胞修復障礙、皮膚粗糙等問題,推薦9種健康脂肪食物:

  • 還沒打到新冠疫苗前 每天吃這3大類食物 打造細胞防禦力

    還沒打到新冠疫苗前 每天吃這3大類食物 打造細胞防禦力

    COVID-19流行期間,能夠提升自己的免疫功能很重要,才有本錢對抗病毒。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徐裴莉指出,研究發現,「良好的營養狀態」可以減輕此波因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相關風險和發病率。

  • 搶救高血脂不難!這7招幫降三酸甘油脂

    搶救高血脂不難!這7招幫降三酸甘油脂

    三酸甘油脂太高,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急性胰臟炎都容易找上門。要逆轉健檢報告中的三酸甘油脂紅字,其實沒有想像中難,多注意生活小細節就辦得到。

  • 鴨油不輸橄欖油 畜產試驗所大推

     台灣最近幾年受到黑心油品事件衝擊,自製豬油和橄欖油成為民眾的最愛,惟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最近研發鴨油多樣化產品,發現鴨油更勝植物油,優質鴨油價格一點都不輸高級橄欖油。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