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單週買超的搜尋結果,共26筆
台股本週守穩14500點的整數關卡,電子股仍是盤面交投重心,台股週線連三紅;回顧本週台股週線持續上漲497.43點,週線漲幅3.55%,單週日均量2700.35億元。三大法人動向再度呈現外資與投信連袂回補,自營商逢高獲利了結局面,外資本週連二買,單週買超金額782.62億元,投信法人同期回補38.27億元,連續第22週以行動力挺台股,自營商則是連二賣,本週賣超186.04億元,金額較上週再放大,三大法人合計買超634.85億元。
富邦金(2881)旗下富邦證券推出美股智慧下單(長效單、觸價單)交易服務,買進、賣出最多可以選擇90天(含假日)長效交易,亦可將長效單與觸價單功能彈性搭配設定,協助投資人免熬夜盯盤,輕鬆掌握美股交易時機,並達成紀律投資的目標。
市場情緒好轉,外資對亞股買多賣少,然多空訊息紛雜,未來仍將左右國際資金動向,上週台股仍遭外資賣超。據統計,上週印度與南韓股市蟬聯成為外資寵愛的兩大亞洲股市,且兩市的吸金力道較前一週大幅擴大,印度獲得16.07億美元挹注,韓國股市吸金12.82億美元居次,雙雙改寫兩地市場今年來國際資金單週買超最大金額,東協市場則由泰股獲得外資加持1.14億美元最多;至於台灣與印尼是上週亞股唯二失血的吊車尾市場。
週線連4黑之後,台股終於在本週展開逢低反彈,中止週線續黑窘境,也暫時化解破底危機,本週台股上漲121.45點,週線漲幅0.85%,日均量2541.55億元。下周若美股能持續回穩反彈,則有利扭轉國際資金今年來對台股偏空的態度,也有助於台股重返「萬五」。
就富達投信統計資料顯示,整體股票基金連3週賣超,國際股票型基金轉為賣超,且科技股、能源股也轉為賣超。至於呈現買超的標的分別為健康醫療類、原物料類股及中國基金。
根據統計,近週整體股票基金轉為賣超,單週賣超128.6億美元。美國基金單週已轉賣超155億美元,歐洲股基金更連9週賣超;反觀產業股基金中,科技、原物料以及能源等基金都出現淨流入。
俄烏戰後,投資人資金都買什麼基金?根據資料顯示,美股基金及金融股基金最受投資人青睞,另科技股基金在近周也轉賣超為買超。
根據12月美銀美林經理人調查中顯示,對於聯準會今年升息次數之預期由2次提升至3次,並預計於4月中進行第一次升息。在聯準會即將升息的此時,些微減持現金且增加大宗商品與股票的配置,尤其商品的看好程度來到歷史新高。投資者從債券轉往大宗商品、成長股轉向價值股、科技股轉向銀行股。
相較於變種病毒對經濟的影響,市場似乎更關切聯準會愈來愈趨鷹派的利率決策聲明。受此影響,連續寫下歷史新高的美股在上週再現震盪,連帶也影響部分亞股的走勢。不過好消息是,儘管市場震盪依舊,但外資對亞股的買超力道仍在持續,差別只在於金額動能稍微轉弱,除了少數東協小型經濟體之外,多數亞洲股市仍持續受到外資的青睞。
升息聲漸響起,資金明顯流入金融股基金,使金融股基買超居各產業之冠,另美國高收益債基金買超創4月以來新高。
最新公布的美國零售業顯示,多數企業未受到供應鏈的嚴重衝擊,即使物價上漲,消費者仍持續增加消費。十月的零售銷售數據也嶄露良好的消費復甦動力,消費品項的廣泛也顯示在疫情改善下的消費支出習性已逐漸恢復疫情前的樣態。近期歐洲疫情雖有所高漲,但隨著疫苗接種覆蓋率增加,以及美國通過成年人可以接種加強針後,疫情應可控制。法人看好年終節慶將至的消費商機。
根據統計,債市連35週買超,高收益債轉為買超。富達表示,目前對美高收債保持中立,將增持歐洲高收益債部位,另也會適度增加亞洲高收部位。
眾所矚目的全球央行年會已在上週召開,雖然美國聯準會並未對退場的金額與時間點提出具體數字,但市場似乎已做好了聯準會在今年內退場的準備,美股上週也以大漲收盤作為回應。再者,企業財報持續端出好消息,外資在大陸股市也陸續歸隊,因此多數亞股上週上漲坐收。
富達投信表示,近周股票基金流向,以醫療保健股基金連9週買超,單週淨流入9.3億美元,為各產業之冠;此外,科技股基金也連8週買超,單週流入8.8億美金;金融股連續2週買超,單週流入5.2億美金。
富達國際表示,根據統計,近週股票基金資金流向觀之, 整體股票型基金連22週買超,國際股票型資金已連續47週買超,其中,歐股單週買超創近三年最高!
台股此波以投信操作最為成功,投信於17300點開始連續性的賣超,正巧本土疫情爆發,萬六之下投信奮力買超,本周投信法人除了買超金額較前一周擴大至99.07億元,更改寫近14年、2007年7月23日當周以來最大單周買超金額。
美股回神,台韓等亞洲股市同樂,上週外資買超亞股中,買超最多的市場就是與全球景氣高度連動的台韓股市,外資買超韓股11.55億美元,台股則獲得近8億美元回補,除終結連續5週遭賣超的命運,且該金額為今年初以來單週買超最大量。
資金持續流向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富達投信表示,整體股票基金連4周買超,其中以國際股票買超居各區域之冠。美股基金與歐洲股票型基金皆為淨流入;整體債市連11周買超,若以債券種類區分,北美債買超最多。
聯發科(2454)於7月底下修今年度的出貨預估值約1成,導致上周一、二的股價出現重挫,更見到267元的今年低點,相較於元月份的505元跌幅高達47%,以收盤價278元計算,單周則是大跌54元。不過,隨著股價重挫,買盤開始回籠,三大法人單週買超高達3,877張,短線股價已有築底跡象。
外資連番買超,上週總計又買超上市股224.17億元,根據證交所的統計,上週外資買超最多的個股是鴻海,單週搶進7萬2千張;買超第二大是欣興,單週買超3萬3千張。已經連續加碼兩星期的友達和群創,外資上週各買超2萬4千張、1萬8千張,名列買超第三大、第五大。統計顯示,外資上週還大買兆豐金、國喬、亞泥、中信金、中鋼、永豐金、和碩、勝華等個股,買超張數都超過1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