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四大慘業的搜尋結果,共44

  • 17年來最慘4月 壽險新約不到500億

     四大不利因素,讓壽險新契約業績創17年來最慘4月。據壽險公會統計,4月新契約保費僅近480億元,連500億元都不到,年減逾31.5%,為2006年之後、即17年來同期最低,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美元急速升息使美元保單賣相不及優利定存或債券,二是銀行通路不給力,三是4月工作天數僅17天,四是壽險公司先保獲利與財務指標,難顧業績。

  • 新冠4大慘業 國民黨團籲紓困

    新冠4大慘業 國民黨團籲紓困

     本土疫情持續擴大,立法院國民黨團昨天點名觀光、交通、旅宿、餐飲已成四大「慘業」,要求行政院「以緩濟急」,立即動支紓困特別預算、年度預算、基金預算或第二預備金,對四大慘業的中小企業、員工紓困。

  • 疫情4大慘業 國民黨團:應重啟對中小企業、勞工紓困

    疫情4大慘業 國民黨團:應重啟對中小企業、勞工紓困

    本土疫情持續擴大,立法院國民黨團今天點名觀光、交通、旅宿、餐飲已成4大「慘業」,要求行政院「以緩濟急」,立即動支紓困特別預算、年度預算、基金預算或第二預備金,對四大慘業的中小企業、員工紓困,協助度過難關。

  • 工商社論》解析台灣二十年來科技發展政策的軌跡和影響

    工商社論》解析台灣二十年來科技發展政策的軌跡和影響

     在聽取科技會報辦公室的「美中科技戰下台灣半導體前瞻科研及人才布局」之後,行政院長蘇貞昌於4月15日指示,致力於製造、人才、技術與資源的發展方向,以維持目前既有的晶圓製造第一、晶片封測第一、矽晶圓產能第二的產業優勢。政府主導科技發展政策的方向,向來有政治脈絡可循;孤注一擲,固然有風險;天女散花、備多力分的戰略產業發展,也不可取。

  • 銀行業最艱難時刻還沒過!標普警告四大風險2021年恐爆發

    大掌握金流的全球銀行業,在新冠疫情期間大落難,先是聯準會帶頭將利率大降逼近零,再來營運生變的企業、個人徒增大部位壞帳,台灣銀行業在海外部位就大踩雷可證。標準普爾全球評級17日警告,銀行業的悲慘命運不會隨著疫苗研發好消息而翻盤,2020年是銀行業艱難的一年,但2021年應會更加艱難!

  • 2大慘業解脫 12682變鐵板!謝金河:台股驚現四大光環

    2大慘業解脫 12682變鐵板!謝金河:台股驚現四大光環

    在美國總統大選不確定因素消除後,台股周一(9日)衝上13149點再攻破歷史高點,「萬三」可望成為台股新常態。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台股將進入大時代,30年前的12682點將成為底部,尤其面板、太陽能慘業已開始獲利,這是基本面支持台股向上的後盾。

  • 洋基痛扁準賽揚獎

    洋基痛扁準賽揚獎

     美聯外卡系列賽昨日率先起跑,在3戰2勝賽制中,洋基、太空人、光芒、白襪贏球取得聽牌優勢。其中洋基與印地安人之戰,兩邊都推出強投,洋基寇爾發揮水準,印隊「三冠王」比柏卻丟出本季最慘戰,不到5局狂失7分退場,洋基敲出4轟以12比3大勝。

  • 外銷訂單連三紅 傳產慘兮兮

    外銷訂單連三紅 傳產慘兮兮

     不畏新冠疫情打壓,5月外銷訂單金額昨出爐,繳出388.9億美元,年增0.4%,拉出連三紅。不過「科技好、傳產慘」不對等景況持續,四大傳統產業成長表現都見黑,且其中三類減幅都達2成以上。

  • 文創疫情重災區 出版與書店申請紓困破3億元

    疫情重傷文創業,據文化部截至7日的統計,出版事業與實體書店、表演藝術、工藝、電影映演業等四大慘業,申請紓困經費都已破億元,其中出版事業與實體書店申請企業171家、自然人20件,申請紓困總經費最高達逾3.12億元,位列最大重災區!

  • 救觀旅業 薪資補助大加碼

    救觀旅業 薪資補助大加碼

     為保住觀光、旅行、旅宿、遊樂園等「四大慘業」14萬員工飯碗,行政院政委龔明鑫26日宣布,府院決定加碼觀光艱困企業薪資補助一倍,若觀光艱困企業維持員工八成薪資,政府補助每人每月原薪資由兩成提高為四成(企業支付由六成降為四成),上限由1萬元提高為2萬元,為期三個月,總經費由42億大幅提高為70億元。

  • 政府70億救觀光慘業 薪資補助加碼上限2萬

    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今天傍晚宣布,穩住旅行、旅宿、民宿、遊樂業「四大慘業」14萬員工,府院決定加碼「觀光業艱困產業薪資補助方案」,上述四大觀光旅遊業減薪未達兩成員工,政府補助每人每月原薪資由二成提高為四成,上限由1萬元提高為2萬元,共三個月,總經費由42億元提高為70億元。

  • 守住「政績」馬奇諾防線 謝金河:川普如何絕地大反攻?

    守住「政績」馬奇諾防線 謝金河:川普如何絕地大反攻?

    武漢肺炎帶給全球世人無限驚恐,股市也出現百年罕見的崩盤式下滑,所有的事物都是百年一遇的傳奇景象。上周雄獅董事長王文傑先生與我通了電話,他說這是他一生從未見過的景象,他的感受一定比別人強烈。

  • 紓困預算 不可淪為紙上撒幣

    紓困預算 不可淪為紙上撒幣

     為降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帶來的產業衝擊,全面執政的民進黨迅速在行政院及立法院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在3月3日赴立法院,針對600億的特別預算進行報告及備詢,這場疫情來凶猛,對於原本就已經蕭條的台灣經濟更是無情的衝擊,其中尤以旅遊業、百貨餐飲業、航空業、飯店業、交通運輸業受傷最為慘重,民眾生活四大必需食、衣、住、行中的食及行基本已全面停擺,哀鴻遍野,此時的國家手段就更形重要,也是民進黨連任的第一個重要考驗。

  • 旅行四大慘業 聯信祭出紓困措施

    旅行四大慘業 聯信祭出紓困措施

    新冠肺炎重挫旅遊產業,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在今(21)日宣布即日起至2020年7月31月止,提供合作之旅行業、航空業、旅宿業、餐飲業等旅遊觀光產業之特約商店紓困措施,以共體時艱協助相關產業減輕負擔。

  • 中國新視野-陸面板過剩 全球同業叫苦

     最近全球面板業者景況不佳,以台廠雙雄友達、群創來看,到第三季虧損擴大,全年景況不甚樂觀,究其根源,對岸大陸對自家面板廠不計成本的補貼擴廠,所造成的產能過剩洪流,將全球同業與供應鏈業績沖得七暈八素。

  • 為太陽能業請命 產業大老籲一地多用

     太陽能產業淪為四大慘業,為了脫困,國內太陽能界大老包括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長暨聯合再生(3576)董事長洪傳獻、Semi太陽光電委員會主委暨元晶(6443)董事長廖國榮及開陽能源董事長蔡宗融昨日齊聚在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展前記者會,為業界請命,強調2025年若要達到太陽能設置20GW目標,一地多用勢在必行。

  • 洪傳獻:太陽能是產業、非慘業 業績不好是營運模式不對

     太陽能廠被納入四大慘業成業界共識,但昨日新日光董事長洪傳獻出席Energy Taiwan 2018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展前記者會時,卻為太陽能產業淪為「四大慘業之一」喊冤,他疾呼太陽能是產業、非慘業,過去業績不好,全都是因為營運模式不對,未來只要換個營運模式,慘業就有機會變成有前景的產業。

  • 綠能 將失去信用交易資格

    綠能 將失去信用交易資格

     太陽能產業大環境長期不佳,導致各家公司持續虧損,宛如慢性失血,拖累每股淨值逐季下滑。在此次半年報公布後,綠能(3519)因每股淨值跌破10元大關,即將被取消信用交易資格,最快在下周三(22日)就無法融資券交易。

  • 10/27 三大報頭條要聞

    10/27 三大報頭條要聞

    ◎中國時報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