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四大漲的搜尋結果,共406筆
汽車股連日飆漲,龍頭和泰汽車(2207)18日繼續刷新高價,盤中最高觸及870元,終場收865元,漲6.27%,繼超車保瑞(6472)後,在台股排名續往前挺進一名至第12名,目前傳產股中股價僅次亞德客-KY(1590),成傳產股后。
通貨膨脹警報在2021下半年開始敲鑼,各國皆鬧物價問題,唯通膨幅度不同。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而言,2022年美國、英國分別高達8.0%與7.9%,土耳其為50.5%,拉丁美洲的阿根廷高達94.8 %,甚至到2023年3月阿根廷更高達104%,人民怨氣不言而喻。在通膨恐懼中,不少國家央行顯得慌亂,2022年紛紛升息,尤其美國更是猛暴式升息。最嚴重的阿根廷陷在惡性通膨烈焰中,經年累月,束手無策。
貨櫃航商陽明、萬海3月營收同步月增,一掃連續八個月衰退陰霾。陽明3月營收129.27億元,月增14.31%、年減65.86%,因農曆春節後產業陸續復工,帶動整體營運量增加。陽明表示,近期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反轉向上,全球貨櫃船隊閒置狀態從高峰回落,為海運市場帶來兩道曙光,預估第二季營運優於第一季,但貨量顯著提升可能要到下半年。
據實價登錄資訊顯示,台北市房價近年持續在高檔創下新紀錄,每坪「2字頭」房價區幾乎已絕版,至於每坪「3字頭」房價區,目前以五股、泰山、樹林、土城,這四大區,堪稱房價凹陷區」。相較於新北市外圍第一環蛋黃區的房價動輒都已經站上4~5字頭,房價相對平易近人;這四大區近1年房價普遍都大漲1成,其中,又以泰山漲幅飆最高,達11.8%。
台股百億資金聚焦超級航運周,本周不僅將密集公布3月營收或獲利,龍頭股慧洋-KY(2637)、長榮(2603)將陸續在10、14日舉辦法說,釋出對海運後市展望。
上海貨櫃出口運價指數(SCFI)連兩周走揚,7日報價上漲3.5%至956.93點,歐美四大長程線全數翻紅,美西、美東線上漲逾百美元,漲幅分別達12.54%、6.82%。市場人士表示,4月進入新一年度美國線簽約最後時刻,船貨雙方拉鋸長約價遲遲無法開盤,船公司持續靠控艙支撐現貨價,有助於贏得較佳談判條件。
台股在瑞信危機暫除、前總統馬英九月底訪陸為兩岸遞出橄欖枝、全民領6,000元登記起跑、季底作帳行情加溫等四大利多,加權指數21日漲93點、收15,513點,重返15,500點,季線與年線出現黃金交叉,有利台股展開中線反彈行情,月底蓄勢衝萬六。
基隆捷運總經費大漲,而地方負擔分攤經費,基隆市從17億元大漲至53.86億元,民眾黨日前痛批基隆捷運是騙局、「恐讓基隆陷入財政黑洞」;交通部鐵道局今(6)日傍晚表示,基捷建設經費主要受缺工、物價漲、調整路線及用地取得方式改變等4項因素才大增,「並非因首長更迭之因素調整,亦非報載所稱政治考量。」
台股軟中透堅,22日雖跌破月線15,451點,但在投信、官股齊買,拉出73點下影線,力抗外資再賣超122億元,成交值放大至2,439億元、2月3日以來最大量;電信、觀光、軍工及儲能四大題材再延燒,26檔上市櫃題材股漲停,另有34檔漲逾半根漲停,多頭此起彼落接棒點火。
美國聯準會的會議結果如預期僅升息1碼,改唱溫和鴿派基調,進一步放緩升息腳步。投信法人表示,聯準會利率政策拋出四大變化球,但政策方向大致與先前市場相同,預計聯準會於3月及5月各再升息1碼,隨著升息速度放慢,投資標的看好投資級債券上漲機會。
小編今(6)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談房市,形容2022年第四季房市正如「三太子」國泰霖園集團三公子蔡鎮宇所預言,已「脫褲圍海」,量、價、買氣都掰了;2023年房市,顏炳立鐵口直斷一個字:「跌」,如「狡兔追月」,就像台語歌「黯淡的月」,就看誰要開出降價第一槍,房價降幅預期上看10%,尤其「聞積起舞」的推案量大區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日前接受美國CBS Sunday專訪示警:2023年全球三分之一經濟體將會受到經濟衰退衝擊,坦言新的一年將比過去一年更加艱困。國民黨立委鄭麗文今(3日)在臉書發文直批,總統蔡英文元旦談話時曾提到四大目標,但面對通膨、薪資、治安、兵役等問題,每次都畫餅充飢虎頭蛇尾,蔡政府真的做好充足準備了嗎?這次的四大目標又要人民怎麼信服?
雞蛋價格接連攀升,不只全家茶葉蛋撐不住,萊爾富今(3日)也坦言面對雞蛋成本逐年上漲,為反映市場物價,宣布自明(4日)起,現煮茶葉蛋將從每顆售價10元調整至每顆13元。
大陸證監會21日晚間公布,推動形成中美審計監管常態化合作機制,並加快落實平台企業境外上市「綠燈」案例,釋出擴大資本市場開放訊號。受此利多消息激勵,港股科技股22日股價齊漲,帶動港股三大指數連袂大漲,其中恒生科技指數收漲逾4%。
美國聯準會決議符合預期,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第三季GDP數據也高於市場預期,市場認為美股上漲動能仍充足,法人表示,在四大優勢加持下,聯準會利率鷹轉鴿定調、通膨疑慮穩定控制、股市成長動能充足、國際資金持續流入,美股基金今年年底或明年第一季極有可能將迎來一波上漲波段。
史上單月最慘。11月新台幣兌美元急速升值1.3元、單月升幅逾4%,壽險業逾21兆元的國外投資部位,出現鉅額匯損,拖累獲利,六大壽險公司11月單月全數虧損,合計單月稅後虧損401.72億元,創下壽險史上單月最大虧損金額。
大陸防疫大鬆綁、美國就業市場降溫跡象,有助台股續航,日盛投信指出,電子產業進入年底旺季,加上經濟逐漸解封,台股位置仍低於美股,將有落後補漲機會,可留意半導體供應鏈、5G手機、伺服器、汽車電子等族群。
各國家央行加大了對抗持續通膨的力度,科法斯表示,最近幾個月,成熟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都面臨著持續增高日益嚴峻通膨困境。然各主要央行採取激進的貨幣政策關鍵利率提至過去十年來的最高水準,如果貨幣和金融政策繼續以當前速度收緊,將威脅全球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
因應營運成本持續增加,國際知名台灣美食品牌鼎泰豐15日在官網低調公告,將於11月22日起調整部分產品單價,這是鼎泰豐連續二年調漲價格,去年平均漲幅約3%,今年平均漲幅4%,顯見通膨壓力與日俱增,是否引發同業跟進出現漲價潮,值得業界關注。
國際原油價格攀升帶動煤化學產品上漲、碳材銷售佳、台幣貶值、以及認列轉投資收益等四大因素的驅動之下,中碳(1723)今年前三季累計營收衝高至82.23億元,年增39%,累計前三季每股稅後盈餘也達5.82元,比去年同期的3.68元,暴增58.15%,由於11月將有10多天的歲休,因此,要到12月才能回復正常產銷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