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因應金融危機的搜尋結果,共56

  • 觀念平台-風險、危機、風暴

     風險(Risk)、危機(Crisis)與風暴(Turmoil)這三個名詞,經常出現,然其代表的嚴重程度與發生頻率,並不相同。針對這三個層次的意義,擬定的對策亦有差別,尤其用在經濟金融市場上,因應方式步驟不一。通常風險無所不在,若未作好風險管控,形成金融危機,而危機未能適度阻止而擴大外溢,可能造成金融風暴。換言之,金融風暴之發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追根溯源,在於早期風險出現時未能作好風險管控。

  • 陳南光籲央行 公開匯率干預資料

     前中央銀行副總裁、台大經濟系教授陳南光8日表示,台灣央行透過強力干預手段,多次安度金融風暴,但將因應金融危機的工具常態化,可能造成市場機制扭曲,呼籲央行應公開更多匯率干預的歷史資料,供外界檢視,並評估政策後續效應及代價。

  • 六大央行聯手提升美元流動性 央行副總裁:有助於國際金融

    美國聯準會(Fed)和全球主要央行聯手採取行動,表示透過常設美元流動性互換額度以提高流動性供應,因應不斷擴張的銀行危機。我國央行副總裁嚴宗大今(20)日在立院備詢認為,此措施雖非新設,但做出調整,對於國際金融體系絕對有幫助。

  • 美銀行倒閉潮 央行:國銀相對穩健

    美銀行倒閉潮 央行:國銀相對穩健

     美國矽谷銀行(SVB)等銀行爆發倒閉潮,新金融危機蠢動,金管會、中央銀行今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因應之道,根據央行書面報告研判,美國銀行倒閉事件短期對國內金融市場衝擊不大、加以國銀財務健全、資產負債結構與SVB不同,且未高度參與加密貨幣交易,我國金融體系應不至於產生系統性風險。

  • 央行防爆 力挺金融流動性

    央行防爆 力挺金融流動性

     美國矽谷銀行(SVB)等銀行爆發倒閉潮,引發金融流動性危機的憂慮。中央銀行17日報告首度作出承諾,未來國際金融事件外溢,若引發國內銀行體系資金有不正常流出之虞,必要時央行將「充分支應市場流動性」,以維持金融體系穩定。

  • 防本土金融風暴 金管會緊盯五件事

     美矽谷銀行、歐洲瑞信銀行相繼爆雷,金管會高度戒備。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0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專題報告,強調將緊盯五件事,即國銀流動性、客戶集中度、有價證券投資、海外曝險、與海外重大信用風險個案事件的觀察及通報。

  • 美歐銀行連環爆 央行信心喊話:不會演變成金融危機

    近期美國矽谷銀行(SVB)等銀行接連倒閉,成為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境內最大規模的銀行倒閉事件,市場開始擔憂金融危機是否將重隱。我國中央銀行17日出具報告信心喊話,指各國監理機關已迅速採取因應措施,不致演變為全球性金融危機;並認為此次事件屬個別銀行特別因素,與2008年金融危機不能相提並論。

  • 防本土金融風暴 金管會緊盯五件事

    美矽谷銀行、歐洲瑞信銀行相繼爆雷,金管會緊盯國銀以防被燒到。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0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專題報告,報告中顯示,金管會將緊盯五件事包括:國銀流動性、客戶集中度、有價證券投資、海外曝險與海外重大信用風險個案事件的觀察及通報。

  • 觀念平台-英減稅+瑞信風波 歐洲脆弱的金融市場

     今年以來英國經濟表現低迷,在脫歐後尚未喘氣之餘,就面臨俄烏戰爭的衝突,導致油價、糧價的飆漲。在脫歐後,英國不少進口品面臨課稅及人才、服務在歐盟移動限制之際,本已預期會帶來物價上漲,但接踵而至的俄烏戰事帶來糧價、能源價格上漲危機,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再加上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醜聞頻傳被迫下台,引發政治紛擾及空窗,不但通膨率超過10%,經濟成長也面臨停滯。

  • 全球經濟成長衰退 賴清德呼籲適時調整投資組合

    全球經濟成長衰退 賴清德呼籲適時調整投資組合

    台股震盪加劇,副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現在國際局勢已經改變,全球先進國家經濟成長轉緩,我們一定要妥善因應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所帶來的金融危機。政府會做該做的事情,來因應這一波全球經濟成長衰退。他也提醒金融業,面對世界經濟變局,大家需要靠自己的專業,適時調整投資組合配置。

  • 楊金龍撂重話 任內不會實施外匯管制

    楊金龍撂重話 任內不會實施外匯管制

    聯準會強勢升息帶動資金回流,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天在立法院重申對於外匯管制的立場,強調「任內都不會實施外匯管制」;面對新台幣近來跌跌不休,他認為疏導的效果會比阻擋好,畢竟「洪水不能擋,要來擋也擋不住」。

  • 駁失落20年 楊金龍:經濟面對3挑戰

    駁失落20年 楊金龍:經濟面對3挑戰

     台灣經濟成長陷入失落20年?中研院指與中央銀行利匯率政策有關,央行總裁楊金龍昨日正面回擊,強調與事實不符,應該是「穩定、成長的20年」;不過他也點出,未來台灣經濟發展將面對人口老化、全球化進程轉變及氣候變遷的中長期挑戰,必須有所因應。

  • 央行貨幣政策妥適 楊金龍:達成四大法定目標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受邀至工商協進會以「近20多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央行扮演的角色」為題演說,他表示,央行長期以來採行妥適貨幣、信用、外匯與總體審慎政策,達成四大法定經營目標。

  • 社評/大陸地方債可控 需防星火燎原

    社評/大陸地方債可控 需防星火燎原

     隨著大陸經濟下滑風險增溫,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又浮上檯面。近日連續傳出河南、安徽一帶村鎮銀行弊案導致民眾上街抗議、爛尾樓斷供停貸、公務員與教師減薪潮等事件,都與地方政府債務問題脫離不了干係。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地方債餘額增加,疊加一再傳出的地方金融風波事件,大陸會不會爆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再度引發議論。

  • 旺報社評》 大陸地方債可控 需防星火燎原

    旺報社評》 大陸地方債可控 需防星火燎原

     隨著大陸經濟下滑風險增溫,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又浮上檯面。近日連續傳出河南、安徽一帶村鎮銀行弊案導致民眾上街抗議、爛尾樓斷供停貸、公務員與教師減薪潮等事件,都與地方政府債務問題脫離不了干係。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地方債餘額增加,疊加一再傳出的地方金融風波事件,大陸會不會爆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再度引發議論。

  • 專家傳真-疫情意外加速推動美國金融創新

    專家傳真-疫情意外加速推動美國金融創新

     疫情干擾、混亂的2020年,除了理所當然的健康生技與遠距工作管理工具等創新被高捧,金融是另一個早期投資與新創的熱點。在最嚴重的Q2及Q3,金融創新的投資還是吸引了93億美元及140億美元的投入,僅次於健康生技等兩個產業。當然,這個趨勢也與金融資本市場意外地熱絡有關。

  • 工商社論》美國聯準會印鈔撒錢助長殭屍企業

    工商社論》美國聯準會印鈔撒錢助長殭屍企業

     美國直升機撒錢救市,反助長殭屍企業盛行。中央銀行最新報告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寬鬆的金融情勢使更多殭屍企業(zombie company)存活,導致主要經濟體生產力成長緩慢,是全球經濟陷入低成長困境的原因之一;美國聯準會(Fed)本次為因應疫情強化寬鬆的金融情勢,鼓舞投資人持續搶進包含垃圾等級的公司債,無視企業違約或信評調降情況大增,將更加助長殭屍企業盛行,並拖累生產力成長。

  • 信用債市表現強勁 美元平衡債受青睞

    信用債市表現強勁 美元平衡債受青睞

     金融市場情緒因政策支持,已自恐慌中回穩,流動性改善及疫苗研發正面激勵,信用債市表現強勁,但股市創高且企業破產壓力漸增,美國美元平衡混合債券基金8月上漲4%,居債券基金最佳,至於環球美元平衡混合債券基金上漲2.55%,表現也很亮眼。

  • 永豐金秉利他精神 實踐ESG

    永豐金秉利他精神 實踐ESG

     永豐金控16日舉辦「2020永豐ESG講座」,聚焦「全球風險與因應對策」。永豐金控董事長陳思寬指出,企業必須秉持「利他」精神,積極聆聽、回應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以追求永續成長。

  • WTO:全球貿易可避開最慘

    WTO:全球貿易可避開最慘

     世界貿易組織(WTO)周二表示,受到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第二季全球貿易量估計將銳減逾18%,創史上最大衰幅,但在各國政府政策因應得當下,下半年貿易量將可重返成長,全年衰幅壓縮在13%的樂觀預測有機會達成。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