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土變更的搜尋結果,共67筆
這兩張發行於1971年的中華民國建國60周年紀念郵票,是我開始集郵後所放入的第一套郵票,對我而言意義深重,彌足珍貴。
九合一選完,2024總統大選即迎面而來。任誰都知道,無論民進黨的賴清德也好,國民黨的侯友宜也好,他們都要面對一個無可逃避的課題:兩岸將如何定位,才能維護和平,開創新局。
國土計畫法已於民國105年5月1日公布實施,有關凍結土地開發許可之步驟,已快速進行,全國國土計畫已於107年5月1日公告實施,各縣市國土計畫也於111年5月1日公告實施,預定於114年5月1日公告功能分區圖,屆時,同步取消區域計畫法之「開發許可」,就正式凍結農地的用地變更,農地等於被套牢!所以申請開發許可案件必須在114年4月30日前「審查通過」(不是送件),而申請土地變更案審查時間從1年到5年不等,故有些申請案,即使現在就提出申請,也不一定來的及!故情況已經非常危急,不僅要盡快提出申請,更須找經驗豐富的顧問公司,才能順利成功。
為配合「國土計畫法」完成國土功能分區圖公告,內政部2022年10月20日部務會報通過「國土功能分區圖及使用地繪製作業辦法」草案,規範直轄市、縣(市)政府依各級國土計畫國土功能分區劃設內容,辦理國土功能分區圖及使用地繪製作業,以利國土功能分區圖能如期於2025年4月30日公告,依「國土計畫法」進行管制,落實國土永續發展。
今年國慶文告,蔡英文總統提到「四個堅持」,其中「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引發軒然大波,外界解讀為「兩國論復辟」。先說結論,蔡英文總統此一主張,不但已違憲違法,並恐造成兩岸大風暴。
內政部今宣布,各地方政府提報的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日前均已經內政部核定,並於今日公告實施,順利完成國土計畫第2階段作業,18個縣市的宜維護農地總量為81萬公頃。即日起,非都市土地開發利用以及都市計畫檢討變更,均應符合國土計畫指導;地方政府也將於未來4年內,依法完成第3階段國土功能分區圖的公告。
內政部長徐國勇今日赴立法院進行工作報告,他指出,2020年全國核准改建計4萬199戶,較2019年的2萬2,842戶,將近翻倍成長,政府持續增加重建誘因,於2020年11月10日修正發布「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建築容積獎勵辦法」,鼓勵小型重建基地(未達200平方公尺)整合鄰地擴大重建。
日前台南市政府大動作拆除安定區竑榮實業違法生產設備,但立委陳椒華與「反安定水泥園區自救會」12日指出,市府此舉只是「作作樣子」,因竑榮正向市府申請將6公頃的一般農業區變更為工業區,目前僅待區域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即過關,要求不要放任農地浮濫變更,應該撤銷此案。
內政部27日通過「實施國土計畫管制所受損失補償辦法」草案,預計114年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後,非都市土地上既有合法建築物或設施,如須配合遷移,政府將主動發給「遷移補償費」,若既有合法可建築用地變更為非可建築用地的權利受損,可申請「變更補償費」。
為保障民眾既有合法權利,內政部在2020年8月27日部務會報通過「實施國土計畫管制所受損失補償辦法」草案,預計2025年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後,非都市土地上既有合法建築物或設施,如須配合遷移,政府將主動發給「遷移補償費」;若既有合法可建築用地變更為非可建築用地的權利受損,也可申請「變更補償費」,以兼顧民眾權益及國土永續。
內政部今部務會議通過「實施國土計畫管制所受損失補償辦法」草案,預計2025年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後,非都市土地上既有合法建築物或設施,如須配合遷移,政府將主動發給「遷移補償費」;若既有合法可建築用地變更為非可建築用地的權利受損,也可申請「變更補償費」,以兼顧民眾權益及國土永續。
為保障民眾既有合法權利,內政部部務會報通過「實施國土計畫管制所受損失補償辦法」草案,預計114年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後,非都市土地上既有合法建築物或設施,如須配合遷移,政府將主動發給「遷移補償費」;若既有合法可建築用地變更為非可建築用地的權利受損,也可申請「變更補償費」,以兼顧民眾權益及國土永續。
國土白皮書草案南部說明會9日在台南登場,台南社大環境小組召集人黃煥彰、研究員晁瑞光不滿蔡英文總統、台南市長黃偉哲允諾保護的龍崎世界地景在國土計畫竟畫設工業區,質疑跳票;營建署回應未定案,當地正申請自然地景,一旦通過,馬上依國土計畫法變更。
國土白皮書草案南部說明會今天在台南壓軸登場,台南社大環境小組召集人黃煥彰、研究員晁瑞光不滿蔡英文總統、台南市長黃偉哲允諾保護的龍崎世界地景在國土計畫竟畫設工業區,質疑跳票;營建署回應未定案,當地正申請自然地景,一旦通過,馬上依國土計畫法變更。
鋼聯(6581)今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林明儒說,首季受國際鋅價走跌影響,衝擊營運轉虧,目前鋅價已由谷底攀升,預期歐美各國陸續解封後,需求還會再增加,另外,4月起倍數調高代處理費用,營運可望漸漸恢復正常的腳步。至於,台灣總體經濟表現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不過,想要完全恢復預估將需要1~2年的時間。
立法院17日三讀通過《國土計畫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明定縣市國土計畫的擬定和審議作業期程延長1年、國土功能分區圖畫設作業延長2年。而爭議最大的行政院得列國家重大建設計畫等條文,則在初審過程就予以擱置。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9日初審通過國土計畫法修正草案,縣市國土計畫擬訂及審議作業由政院版「一定期限內」完成更改為延長一年、國土功能分區圖劃設作業延長二年。不過,政院版爭議最大的授權政府在推動國家重大建設計畫時,可適時檢討變更國土計畫,但在行政院同意讓步下,遭到擱置。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日續審國土計畫法,而爭議最大的第15、45條,在擔任召委的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宣讀下,最終第15條不處理,維持現行法規,第45條則有2+1、2+2兩項內容通過,等同是通過民進黨團版本。未來不須再經黨團協商,修正草案出委員會送院會2讀。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今日於立院內政委員會質詢表示,國土法立法精神應要保護山林而非開發山林,日前行政院政委張景森於網路貼文說「國土法是國家發展的災難」,大放厥詞,非常不應該。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第15條不會處理,不會再送到政院,此案也不會再討論。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今日於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質詢時批評,政院版的國土法修正草案,竟拿出2015年就已經審議過也認為不恰當的第15條中,開啟讓民間業者投資可以彈性變更的巧門。另若真的要修法第45條,可接受內政部改為3年,不接受政院政委提出的一定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