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外房市的搜尋結果,共43筆
2022年才剛開始,變種病毒omicron已在國際造成恐慌,歐美亞洲等地災情不斷,連台灣也不能倖免,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持續增溫,重現去年三級警戒狀態,短期將會影響看屋人潮。
為促進居住正義並打造公平交易環境,政治大學攜手永慶房屋,打造不動產研究中心,以結合大學社會責任的方式,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精神。
房價高漲,首購族買房大不易,雖然不少人認為買房要趁早,不過有網友預言,未來國內房價一定暴跌,質疑何必這麼早入場?不料貼文一出引起熱議,有過來人曝殘酷真相,直呼「窮人思維」。
2016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第一版本上路,不動產投資熱潮消散,整體買盤進入凝重觀望氛圍,當年全台移轉棟數只有24.5萬棟,創下內政部統計資料以來新低,六都住宅產品平均單價一致走降達5.4~15.2%,隨著全球景氣走強帶動,以及政府對於不動產市場轉趨積極,包括推動都更危老、鬆綁選擇性信用管制、銀行大推房貸業務、升息腳步緩等,房市交易量能始見逐年走升。
根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同時有信貸與房貸的個人,全國共有31.6萬人,創下108個月以來的新高,而雙貸族平均房貸金額為468.7萬元,平均信貸金額為80.9萬元,而當前疫情狀況仍相當嚴峻,若是時間拖長國內經濟難免會受到影響,雙貸族肩上壓力可能也會因此增加。
現在疫情有捲土重來的趨勢,對於不動產市場交易難免造成影響,不過去年疫情第一波爆發時,政府提前紓困的確有助於避免房貸出現大量違約的狀況,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去年疫情爆發的Q1開始,房貸逾放比維持在歷史相對低檔的0.17%,第3季最低甚至縮小到0.14%,甚至比疫情之前2019年的0.16~0.2%還低。
機場捷運線+環狀線通車,企業在選擇總部也較以軌道經濟做為條件之一,使得新莊副都心強勢回歸,而廠辦立體化帶動新北知識產業園區面貌更新,沿著機場捷運線周邊未來將陸續有商辦、廠辦大案完工。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推估未來新莊新增辦公供給面積將有高達10萬坪面積釋出,將成為新北極具有商業發展潛力熱區。
據住展雜誌統計,去年以來北台灣建坪50坪以下迷你透天厝建案數量激增,占整體透天建案數約3成,這股迷你透天厝推案風潮不僅襲捲西半部,連東台灣的宜蘭推案都很洶湧。
2019年中美貿易戰開打至今仍未見停歇,促使國外台商與資金鮭魚返鄉,再加上台灣的防疫成效相當顯著,讓台灣儼然成為完美的避風港,也使得房市、股市及匯市強強滾!好時價統計實價登錄資料,發現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2020年的住宅交易總金額皆創下五年的新高峰!
2019年中美貿易戰開打至今仍未見停歇,促使國外台商與資金鮭魚返鄉,再加上台灣的防疫成效相當顯著,房市、股市及匯市強強滾,根據好時價統計實價登錄資料,發現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2020年的住宅交易總金額皆創下5年新高峰。
中央銀行第四季年終理事會決議政策利率不調整,重貼現率連續第四季停留在1.125%的歷史最低點,對於外界認為低利率助長房市炒作,應升息以抑制房價,央行總裁楊金龍直言,雖然長期低利率不利經濟,但用利率處理房價問題,是「大而不當」。
台中市不動產代銷經紀商業同業公會10日晚間舉辦第七屆理事長交接典禮,由寶利發興業總經理蘇興民接任新任理事長,蘇興民看好台中未來三年房市持平成長,但因建築業面臨缺工、缺料,增加成本支出,水湳與十四期重畫區等區域,將邁向四字頭房價,新「四」代來臨,他也希望讓更多人認識代銷業,代銷在過濾優質建案與銷售,可讓消費者獲雙重保障,建立建設公司與消費者之間的最佳平台。
2019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擴大,大陸房地産銷售陷入停滯,不少人憂心台灣房市是否也受到衝擊房價爆跌,進而重演SARS後房市現象?專家表示,2020年房市與彼時今非昔比;且疫情若能1個半月內獲得控制,影響房市有限,若疫情持續擴大,仍將衝擊台灣產業與房市。
2019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擴大,大陸房地産銷售陷入停滯,不少人憂心台灣房市是否也受到衝擊房價爆跌,進而重演SARS後房市現象?專家表示,2020年房市與彼時今非昔比;且疫情若能1個半月內獲得控制,影響房市有限,若疫情持續擴大,仍將衝擊台灣產業與房市。
陸美關係緊繃,加上大陸打壓貪腐,禁止跨境投資之後,陸資土豪炒房團開始「轉買為賣」,從美國房市退場。根據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大陸買家首度成為近10年來的淨賣家(net seller),商用房地產出售總額超越買進金額。
台北南港經貿園區商圈雖鄰近南港軟體園區,但與一般印象不同的是,此地購屋族群有7成是來自於外區的民眾,信義房屋發現,商圈內房價與高點時(2012~2013年)相比,平均已有10~15%的下修幅度,因此吸引周邊信義區、松山區、內湖區的換屋族群來此地購屋;特別的是,甚至吸引一些住在海外的消費者返台到經貿園區商圈購屋。
外資法人昨賣超逾50億元,係台股站上萬點大關以來,罕見的調節動作,雖然與今年累計以來的買超金額作比較,該賣超數字僅是「小咖」,但從內資法人、中實戶與大股東等市場大戶,逢高打帶跑多不手軟來看,顯示台股短期在萬點之上的布局及操作,或暫宜保守與低調。
中央銀行昨(31)日發布第11期年度金融穩定報告,提出3大重點。首先示警壽險業匯損嚴重、更須注意長率走升風險;其次是房價所得比創新高,民眾購屋負擔仍重;最後針對FinTech潮流,督導財金公司協助金融業發展。
房屋持有稅大增吵翻天,不少縣市面對民怨立刻髮夾彎,祭出緩徵、分期、打折等方法。房仲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認為,這些問題出在急漲、自住增稅與時機不對。
不知不覺大陸也已經進入一個不容易賺錢的時代了,曾經,中國是一個仿佛到處都能夠撿到錢的地方,80年代你只要勤勞或者敢倒買倒賣就能發家致富,90年代你肯下海創辦企業就能發掘第一桶金,2000年後你有買房基本就能夠讓自己的財富增值許多。但是到了今天,似乎幹什麼都不易賺錢了。不少人突然發現無論是做實體,還是玩金融,賺錢都在變成一個越來越困難的事情。當然,台灣也曾經走過這段路,但是說到底,大陸的體量、制度與文化都與台灣截然不同,加上已經晉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它的變化更是與世界經濟越來越難以切割,要想看懂別具特色的大陸下一步發展很難,但討厭的是又不能不理它,因為大陸始終虎視眈眈站在海峽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