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家電影資料館的搜尋結果,共24筆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與台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合辦「2022金馬經典影展:捷克斯洛伐克電影黃金時代」,將於7、8月在台北、台中展開。主題聚焦1960至1970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影壇譽為電影奇蹟的新浪潮時代,選映伊利曼佐、米洛斯福曼、薇拉齊蒂洛瓦等27位捷克斯洛伐克名導,以及伊利唐卡、斯凡克梅耶等動畫大師之作,共38部作品。
巴西電影資料館上月29日慘遭祝融,館內近60年的電影歷史文件、2000部館藏的影片拷貝,以及骨董電影機設備均付之一炬,引發全球震驚。由於該起火災是建館81年來的第五起火災,加上舊有影片材料又是自燃物。巴西名導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日前沉重呼籲該館應當重視電影史料的保存,「巴西人民對電影的共同回憶不容被抹煞」。
2021第23屆台北電影節今日揭曉本屆台北電影獎卓越貢獻奬得主,為資深的電影文化推手黃建業。黃建業跨足多重身分,包括電影學者、影評人、詩人、劇場導演及電影教育推廣者。他以影評文字支持1980-199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浪潮運動,且出版多種電影評論賞析與研究著作;擔任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期間,接續電影保存的使命;對於電影的熱愛,讓他推動台灣三大影展的草創,迄今仍在校園傳承電影藝術,對於台灣電影文化貢獻卓著。台北電影節將於7月10日晚間七點的台北電影獎頒獎典禮頒發此獎項,影展期間也將放映黃建業親自推薦、對他別具意義的法國電影《昂希朗格瓦:電光魅影》(Henri Langlois: Phantom of the Cinematheque),並於該片映後舉行卓越貢獻奬講座,分享「骨董級影痴的來時路」。
深獲影迷好評的金馬經典影展,今年再度與臺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合作,將於七、八月在台北、台中舉辦「2021金馬經典影展:捷克斯洛伐克電影黃金時代」。本屆聚焦1960至1970年被影壇譽為捷克斯洛伐克電影奇蹟的黃金時代,選映伊利曼佐、米洛斯福曼、薇拉齊蒂洛瓦等27位捷克斯洛伐克名導的32部長片,以及伊利唐卡、斯凡克梅耶等動畫大師的6部動畫短片,除了名聞遐邇的大師經典,更有多部禁演多年後重見天日的傑作,既有犀利幽默的黑色喜劇,也有令人腦洞大開的超現實奇片,是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捷克斯洛伐克電影專題放映。歡迎影迷把握難得機會,一睹這些至今依舊熠熠生輝的影史佳作。
1965年1月4日,台灣第一部35釐米電影劇情長片《薛平貴與王寶釧》在台北市上映,造成熱潮,正式揭開台語電影的動人序曲。《公視藝文大道》邀曾以「三八阿花」系列電影走紅的資深演員周遊、電影學者廖金鳳上節目,暢談台語電影歷經一甲子的珍貴點滴。
「國家電影資料館」於民國103年7月正式升格為「國家電影中心」,不僅延續推動台灣電影典藏與維護之使命,經首任執行長林文淇推廣修復片募款與放映計畫,成功吸引了各年齡層「影迷」的關注;電影教育方面,中心這兩年來更逐步推展更加多元、創意的互動教學方法,不僅深入偏鄉與各級學校,翻轉民眾與教育者對於電影作為文化融入教學的看法,也漸漸拉近影像與人們生活之間的距離。
延宕12年的「台灣電影文化園區—國家電影中心」,9日下午由新北市長朱立倫與文化部長鄭麗君簽約後,確定落腳新莊副都心,由新北市出資3.96億元,完成第一期硬體建設,文化部負責後續內裝與營運,預計2020年完工啟用。
澳洲國家電影聲音資料館今天公開從未曝光的披頭四樂團(The Beatles)影片,他們上電視演出前在化妝間內「嬉笑打鬧」。
由國家電影資料館舉辦的第38屆金穗獎,有近 200部作品參賽,角逐535萬元的總獎金。評審團主席李祐寧與鄭文堂、朱全斌、孫松榮、劉蔚然、廖本榕和盧非易等7人經過2個多月的評審,選出入圍「一般組」與「學生組」的54部作品,今天(12月26日)公布入圍名單。
日前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舉行成立記者會,向資深藝人唐琪創辦的「花旗蛋糕」訂購一份三層大蛋糕,工作人員因「怕有商業行為」,頻頻制止她基於對顧客負責的熱心行為,讓唐琪感覺被嚴重羞辱,當場退錢,蛋糕不要了,並表示再也不做政府生意。
文化部長龍應台今天和大家一起切下蛋糕,慶祝國家電影中心誕生,龍應台指出,電影中心重要性在於化零為整,把上下游全部匯集起來。
文化部為了因應電影發展趨勢及挑戰,今天正式成立「國家電影中心」專責電影機構,未來將扮演政府、民間及跨國資訊與經驗交流的平台角色。
台灣國民歌后鳳飛飛與梁修身主演的電影《春寒》,擁有早期太平山、羅東林場等珍貴鏡頭,歷經35個年頭,國家電影資料館盼數位修復,邀請各界捐款,林務局羅東林管處也加入行列,將推出地景小旅行,歡迎鳳迷們走訪太平山,尋找片中場景。
中華民國駐法代表呂慶龍說,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與大巴黎電影委員會4年前簽署合作協議,已促成10部以上電影合作,未來還大有可為。
已故歌手鳳飛飛曾演出的「春寒」電影正修復中。林務局配合當時場景,預定8月後於宜蘭太平山推出相關解說與導覽服務。
2014台北電影節今(16日)公布開閉幕重量影片,開幕片為連獲本屆電影節「台北電影獎」與「國際青年導演競賽」雙大競賽項目入選、張榮吉新作《共犯》;閉幕片則由香港陳果《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卓越貢獻獎」,由曾任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的井迎瑞老師獲得,表彰他為影像保存修復的貢獻。
深受歐洲影迷欣賞的導演蔡明亮,今年春天帶著「郊遊」一片和影像裝置、戲劇作品來到巴黎和布魯塞爾,兩地也慎重舉辦完整作品回顧展,向蔡明亮致敬。
大阪亞洲國際影展7日揭幕,開幕片是描述嘉義農工進軍甲子園的台灣電影KANO,導演、日籍演員等將受邀走星光大道,旅日球星王貞治和嘉義市長黃敏惠也將應邀出席。
2014年大阪亞洲國際影展與駐日本代表處台北文化中心合作舉辦台灣電影特集,將邀請10部台灣電影前來參展。
「電影是文化創業的火車頭!」台中市政府新聞局推動的「中台灣電影推廣園區」,以OT(營運移轉)公開招商;由中影八德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營運權,14日由市長胡志強與董事長郭台強簽約。郭台強允諾,將全力將電影館做好,讓全世界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