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家館的搜尋結果,共297筆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舉行。號稱矢志在國際舞台打響台灣名號的民進黨政府,卻已經好幾年非常低調以對,常常只見企業界、學術界的參與者透過自己或媒體管道,呈現參與的心得或成績。
外貿協會及電電公會共同主辦的2023年「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及「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攜手「台灣電路板產業國際展覽會」及「國際光電大展」,以「台灣國際電子製造聯合展覽會」形式,於日前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完美閉幕,總計近600家參展商、使用超過1,900個攤位,共同展示最前端的電子產業科技與製造技術。
【旅遊經 編輯部報導】亞洲人氣最旺、也是全台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ITF台北國際旅展,將於11月3日(五)至6日(一)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今年將集結104個國家、城市、全台各類旅行業者、上百家飯店餐廳、航空公司、遊樂園等,共1,300個攤位爆棚展出,活動從展覽館廊道上就可開始逛。欲前往的民眾,提醒ITF台北國際旅展門票預售9折優惠只到明(2)日止,可至ibon售票系統、全家FamiPort、OK超商OK.go、udn售票網、Klook、KKday、TaiTIX 等7大通路購買。另外,亦可透過捐血送門票活動,於即日起至11月4日,至大台北地區17個捐血點任一處完成捐一袋血(250c.c),即可兌換一張門票。
2023台北國際旅展(ITF)將在11月3日至6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今年有104個城市/國家與上百家餐廳、旅行社、航空公司、遊樂園等業者參展,約1300個攤位展出,號稱近6年最多。
台灣國際電子製造聯合展覽會25日登場,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今年規模較去年增加20%,吸引來自69個國家、將近1,000名國際買主觀展盛況空前,採購商機可挹注電子產業疫後復甦;他預估今年促成商機可望超越疫情前水準,而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則表示,明年第二季電子業有望回到快速成長期。
「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TAITRONICS)」及「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AIoT Taiwan)」,周三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然終端電子需求不振,外銷訂單、出口等經濟數據不振,然展覽國外參與度拉高,是否挹注商機?貿協黃董表示,經濟不確定因素多,但以業者預期,今年第四季可望反彈,明年電子業恢復到正成長,而在市場準備要反彈之際,貿協以「台灣國際電子製造聯合展覽會」形式呈現,把台灣產業聚集一地,提供全球買主一站式產業展覽,讓業者創造豐碩商機。預估今年此次展覽,可望回歸疫情前水準,甚至超過疫情前水準。
「2023ITF台北國際旅展」將自11月3日至11月6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展開。今年邁入第37年、第31屆的台北國際旅展,是全台規模最大、歷史最久、人氣最旺的「專業性暨消費型旅展」。今年展覽匯集全球104個國家、城市,是近五年最多,更有航空公司、旅行社、觀光旅遊與餐飲業者、遊樂園、台灣中央部會以及地方縣市政府,共1,300格攤位展出,是台灣最多國家參展的國際級旅展。
外貿協會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產業聯盟-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共同主辦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現正在南港展覽一館盛大開展,來自13國、350家業者共1,275個攤位展出,來自德國、英國、比利時、瑞典、芬蘭及丹麥等歐洲6個國家館,帶來多國、多元的新進技術,今(20)日為展出最後一天。
由外貿協會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共同籌辦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18日將於南港展覽一館登場;貿協16日展前記者會宣布,今年規模創史上新高,共計350家能源業者展出高達1,275個攤位,較去年成長28%。
外貿協會受外交部委辦,第5度組團赴捷克布魯諾國際工業展(MSV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Fair)設置台灣館,帶領18家企業拓展捷克及中東歐市場,該展於今(112)年10月10日至13日舉辦;而上周外貿協會同受外交部委辦,於今(112)年10月3日至10日在烏干達國際商展(Uganda International Trade Fair, UGITF)設置台灣館,帶領18家金屬機械、資通訊產品、五金家用、食品飲料等優質業者拓展烏干達及東部非洲市場,今年是台灣連續2年以國家館形式參與此展。
今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參展單位自5月開展以來便引起各種爭議與關注,從台灣館定位到歐洲文化中心(ECC)邀請展受補助,均有不認同的聲音。今年作為台灣館策展人的曾瑋指出,與其討論台灣以什麼名義參展,更應該在意的是台灣是否提出了自己的建築論述而受到重視與關注。
外貿協會受外交部委辦,今年首度在立陶宛「波羅的海生命科學論壇及展覽(LSB 2023)」設置臺灣館,帶領12家生技醫療領域業者及公協會開拓波羅的海市場;臺灣首次參展即以規模最大國家館亮相,吸引觀展買主注目,除參展外,雙邊預定在兩年內進行十項雷射和生技方面的合作計畫,並希望落實到產業。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2023年「台灣國際水週(TIWW)」,於9月20日至22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出。逾110家指標企業,使用近200個攤位,除了國內企業參展踴躍,還有來自8國的國際參展商,其中加拿大、新加坡更以國家館展出,藉由展覽平台拓展全球水資源商機。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於周六9月16日圓滿落幕,闊別四年盛大回歸,共吸引來自10國,近300家企業參展,使用近千個攤位,創下開辦16屆以來最大展出規模。本屆展覽獲得國內產官學研的支持,由國防部、國家太空中心、航太公會、亞創中心以及玩具槍協會籌組5大主題館,更有國際大廠的加持,其中美國在台協會及捷克台灣商會首度籌組國家館,帶來重要的航太及國防指標企業,分享最新產業趨勢技術與設備產品。三天展期吸引超過3萬人次進場參觀,包含來自55國逾720位國際企業人士來台參觀,其中前五大來源國為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印度。
2023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從9月14日至16日在南港展覽1館盛大舉辦,吸引來自十國,近300家國內外參展商,使用近千個攤位,展覽規模創歷史新高。
暌違4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雙年展將於周四(1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1館登場。中科院研製「巡飛彈II型」攻擊無人機將首度曝光,美國在台協會(AIT)更是史無前例地邀集美商成立「美國館」參展,國軍高階將領是否著軍服前往AIT館參觀,象徵台美國防工業密切關係,值得關注。
「2023 TCCF創意內容大會」邁入第4年,今年首度設置國家館、協拍資源及創新技術等類別,提供一站式的產業鏈資源,預計能促成多元合作和跨國合製契機。
暌違4年、由貿協主辦「2023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台北航太國防展),14至16日將在台北南港展覽1館登場,參展廠商高達253家、攤位數962個,展覽規模創歷史新高,除漢翔、亞航及長榮航太等國內航太軍工廠擴大參展,搶食國際訂單商機。
國際半導體展今天開幕,今年首度推出英國國家館。英國駐台代表鄧元翰表示,英國在全球半導體設計等三大重要領域擁有戰略優勢,與台灣在半導體供應鏈中擁有互補的專業科技,英國館不僅展示英國蓬勃發展的科技創新潛力,也象徵我們渴望向台灣半導體產業取經並加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