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慶賀電的搜尋結果,共82筆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中澳關係解凍,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26日)致電澳洲總督赫爾利(David Hurley),祝賀澳洲國慶。習近平稱,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是中澳兩國建交50周年,雙方以此為契機,總結過去、面向未來,朝着改善和發展中澳關係的正確方向積極努力。
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與安哥拉總統勞倫科(Joao Lourenco)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40周年。習近平表示,高度重視兩國關係,願中安繼續深化政治互信。
台積電赴美國設廠、大陸禁百家台灣水產輸入,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大嘆蔡政府只會抗中保台、側翼大內宣,但民間投資人比蔡政府看得更深遠,而最受苦的是基層農漁民。
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回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就大陸國慶73週年所致賀電,其中強調,雙方增進戰略溝通、加強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1日與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50周年。習近平表示,高度重視中德關係發展,願與史坦麥爾一同推動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邁上新台階;史坦麥爾則表示,中國是德國第一大交易夥伴,經貿合作符合雙方利益。
據澎湃新聞報導,《萬里歸途》、《平凡英雄》、《鋼鐵意志》、《搜救》等四部影片,今年撐起了主旋律唱主角的大陸十一國慶檔,截至10月7日23時,今年的十一國慶檔票房(10月1日-10月7日)以14.98億(人民幣,下同)收官,共吸引觀影人次超過3614萬,場次271萬餘場。
今天是大陸十一國慶,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電,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週年,同時表明加強朝中合作的決心。
中美戰略競爭加劇,增進中國向外尋求軍事合作的必要性。共軍日前首度派出三軍參與俄羅斯主辦的「東方-2022」(Vostok-2022)聯合軍演。專門研究外交與安全政策的韓國智庫世宗研究所近日發布報告稱,北韓不排除未來可能也會加入中俄帶頭的軍演行動。
北韓再度對外宣示其核武能力,據朝中社9日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強調絕不放棄核武的決心。金正恩表示,美國表面上的目的是半島去核化,但終極目的是讓北韓放棄行使自衛權,或讓北韓處於劣勢進而倒台。美國正在通過史上最嚴厲的制裁和封鎖企圖逼迫棄核,但這是大錯特錯,美國大可以制裁千百年試試看。
據北韓朝中社1日報導,北韓國防相李永吉向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致賀電,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並以北韓國防省名義向中國國防部贈送花籃。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20日盤後公布第二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營收169億美元,年增42%,每股盈餘(EPS)也達2.27元,年成長57%,台廠供應鏈也同歡,國內正極材料雙雄康普(4739)、美琪瑪(4721)股價21日走出慶賀行情。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德國柏林首家車廠開幕,電動車概念股群起慶賀,電源供應器領導廠飛宏(2457)傳已通過歐洲車廠福斯充電樁認證,24日一度強漲逾5%;PCBA廠精星(8183)也受惠客戶需求暢旺,訂單能見度看至第二季,股價勁揚逾4%。
台積電確定將在高雄設立生產7奈米及28奈米製程的晶圓廠,預計2022年開始動工,2024年開始量產,激勵京城、東泥、國產等資產概念股今(10)日一早即亮燈漲停,包括中石化等在高雄擁有土地資產、在地建商,以及水泥營建等相關概念也上漲同賀。
兩岸國慶日剛過,某些親綠媒體立即大作文章,分別列出參與「十一」、「雙十」國慶日的藝人名單,對於前者是語多諷刺、對後者則極力讚揚。
最近國際局勢的變動令人眼花撩亂,經歷了疫情長時間的影響之後,世界各國逐漸要面對與疫情長期共存的現實,而不是將之作為一種臨時狀態。正是基於這一判斷,疫情時代的國際關係就必須回歸現實,重啟各類暫時被疫情中斷的議題,而擇其大者,當然是深受疫情影響的國際貿易和經濟往來。
國防部「110年全民國防教育傑出貢獻獎選拔」結果出爐,其中新北教育局校園安全室及南強工商獲選傑出貢獻團體獎,而南強工商教官陳宜君、莊敬高職主任王玉麟,及新北高工主任張其清、教官魏瑞辰皆獲選傑出貢獻個人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日與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50周年。習近平稱,盼兩國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理解和支持,加快推動中土戰略合作關係行穩致遠。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11日互致賀電,慶祝「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訂60周年。
中共建黨百年慶剛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才堅定的宣示要「粉碎台獨」,前國安會秘書長、現任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接受前總統陳水扁廣播節目專訪,明確說「宣布台獨,現在不適當」,坦言「美國根本就不贊成」;面對疫後兩岸關係,台獨問題發生如何的變化?產生什麼影響?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天發表新書「破浪啟程」,書中揭露他去年3月就職黨主席,未收到北京賀電。黨內雖擔憂國共信任破局,但也有人慶幸,國民黨可以更容易撕下「親共」標籤;江啟臣則認為不用急於一時,可藉此重新爭取台灣社會的信任,日後中央執政後,在台灣民意授權下重啟兩岸對話。江啟臣今天受訪時也說,國民黨與岸一直有連繫,也不排斥國共論壇、海峽論壇,希望有善意的交流或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