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族主義的搜尋結果,共77筆
克羅埃西亞總統米蘭諾維奇(Zoran Milanovic)1月30日批評西方援助烏克蘭戰車及其他武器的舉動,稱認為俄羅斯會輸的想法是「瘋了」,他更稱,2014年被俄羅斯兼併的克里米亞半島「回不去」烏克蘭了。
為慶祝中華民國111年國慶,今年國慶總統府建築光雕展演即將在10月6日至10月10日展開,以巨型光雕投影在總統府建築上,搭配超廣角投影幕,用12分鐘再現臺灣國寶級世紀經典,一口氣飽覽25部知名電影,還透過8首歌曲向紀露霞、文夏及洪一峰等歌王歌后致敬。對此,媒體人逆風的烏鴉今(10)日就在臉書上表示,在看完總統府前的光雕之後,他認為「所謂家人,就是不管怎樣都挺到底」根本是鬼扯,引發討論。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接受法國媒體專訪,談及當前國際衝突表示,俄羅斯的威脅是短期的,真正帶來長期威脅的是中國,並認為拜登軍事介入台海的言論很聰明,讓中國三思。
法國總統馬克宏將於24日與極右派領袖雷朋一決高下。烏俄戰爭陰影下,除民生議題外,最引發熱議的就是候選人的對俄立場。馬克宏指控雷朋仰賴俄國資金,雷朋則極力與蒲亭劃清界線。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23日在立法院詢答時,對兩岸協商釋出訊號,表示如果「維護中華民國主權」不算台獨的話,是跟中國大陸談判時一個比較好的基本條件。此言一出,引發政壇一陣騷動,也引起大陸方面的反彈,認為是「謀獨」的表態。
從今年北京冬奧會前夕、直到閉幕後的這段期間,某位台灣參賽選手於其個人社群網頁及接受不同媒體採訪時引發的個人言行爭議,在北京冬奧結束後仍然持續發酵與擴大,就算該名選手已在2月20日暫時關閉了個人臉書,Instagram雖未關閉但也沒更新了,但還是讓不同政黨、網路社群與媒體輿論彼此攻訐。
冬季奧運對台灣影響不大,原因是台灣只有四個人參加。亞熱帶的台灣氣候本不適合為冬季雪地而舉辦的各種運動。連訓練場地也沒有。但台灣卻為了一個選手穿上大陸的制服而在網上大吵,甚至變成國族主義的吶喊喧囂。不僅台灣,中美兩國也為了谷愛凌而吵翻了天。
昨(10)日刊登在國際期刊《自然》(Natrue)的研究指出,包括日語、韓語、突厥語、蒙古語在內等泛歐亞語系,全部起源自9000年前的中國東北遼河流域農業文化,幾千年來當地農民輾轉向東、向西遷徙,陸續抵達朝鮮半島及日本群島。
描述韓戰(中共稱抗美援朝)的中國愛國電影「長津湖」開出高票房,主演演員吳京也名利雙收,但近日有網友呼籲吳京將賺得的「愛國財」捐出去,引發網路兩極討論。
法國媒體近月到處可見一位言詞犀利的政治素人,挾驚人氣勢問鼎總統大位,他就是政治記者與作家澤穆爾。澤穆爾反移民,強調愛國。尚未宣布參選支持度就已超越雷朋,位居民調第2。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周末獲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欄作家柯林森(Stephen Collinson)評論,此案預示令人不安的跡象,也就是進入超級強權對抗的危險新時代。
I.隱形的中國?
李智凱手扶鞍馬,準備上場的那一瞬,心中在想什麼?
李智凱手扶鞍馬,準備上場的那一瞬,心中在想什麼?
奧運是舉世矚目的世界大事,也是台灣有機會吸引國際目光的重要場合。礙於國際現實,我們的選手只能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今年因為日本NHK電視台在轉播開幕式時用「台灣」稱呼以「中華台北」引導牌入場的我國隊伍,小小一個動作引起兩岸之間及東亞歷史敏感的神經。台灣內部也為「中華隊」還是「台灣隊」吵成一團。無限上綱的國族主義情緒干擾了體育盛會,違背了奧運追求和平、包容的初心。
奧運是舉世矚目的世界大事,也是台灣有機會吸引國際目光的重要場合。礙於國際現實,我們的選手只能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今年因為日本NHK電視台在轉播開幕式時用「台灣」稱呼以「中華台北」引導牌入場的我國隊伍,小小一個動作引起兩岸之間及東亞歷史敏感的神經。台灣內部也為「中華隊」還是「台灣隊」吵成一團。無限上綱的國族主義情緒干擾了體育盛會,違背了奧運追求和平、包容的初心。
七七抗戰紀念日又到了,雖然在台灣已經沒有多少人在意,但是它所形成的國族意識,卻仍然左右著台灣的命運。
七七抗戰紀念日又到了,雖然在台灣已經沒有多少人在意,但是它所形成的國族意識,卻仍然左右著台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