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族認同調查的搜尋結果,共59筆
從2019到2020年,台灣在民進黨選舉策略操作下,陷入抗中保台的民粹浪潮,統獨與國族認同發生劇烈變化。根據政大選研中心調查,不只「我是台灣人」比例來到歷史新高、雙重認同創下歷史新低;傾向獨立比例亦大幅成長到3成多,維持現狀則不滿5成。尤其年輕世代反中意識更強烈,偏獨比例超過6成,是最支持台獨的年齡層。綠營認定「天然獨」世代形塑完成,年輕族群將成為綠營的堅定支持者。
從2019到2020年,台灣在民進黨選舉策略操作下,陷入抗中保台的民粹浪潮,統獨與國族認同發生劇烈變化。根據政大選研中心調查,不只「我是台灣人」比例來到歷史新高、雙重認同創下歷史新低;傾向獨立比例亦大幅成長到3成多,維持現狀則不滿5成。尤其年輕世代反中意識更強烈,偏獨比例超過6成,是最支持台獨的年齡層。綠營認定「天然獨」世代形塑完成,年輕族群將成為綠營的堅定支持者。
中華民國將迎來一年一度的109年雙十國慶,但台灣內部近20年來,對於「國族認同」卻悄悄產生很大的變化,據「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委託政大選研中心,於近期公布有關「台灣獨立」的民調統計16年變化走勢,可以發現,統獨的支持度,隨著年份一直在演變。
藝人歐陽娜娜和張韶涵登大陸國慶晚會舞台表演,歐陽娜娜將和其他歌手共同演唱《我的祖國》,因而引發軒然大波。行政院長蘇貞昌批評歐陽娜娜身為公眾人物,享受自由民主和健保資源,卻跑到對岸唱不適當的歌;文化部和陸委會宣稱,將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1條調查,若有違法將依法裁罰;一些網紅主張乾脆直接註銷歐陽娜娜國籍。
藝人歐陽娜娜和張韶涵登大陸國慶晚會舞台表演,歐陽娜娜將和其他歌手共同演唱《我的祖國》,因而引發軒然大波。行政院長蘇貞昌批評歐陽娜娜身為公眾人物,享受自由民主和健保資源,卻跑到對岸唱不適當的歌;文化部和陸委會宣稱,將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1條調查,若有違法將依法裁罰;一些網紅主張乾脆直接註銷歐陽娜娜國籍。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近日公布2020上半年的統獨、國族與政黨調查數據,偏好獨立、台灣人認同與民進黨支持率都創下新高。統獨立場部分,高達35.1%民眾偏好獨立,相較2018年的20.1%,成長15個百分點;國族立場部分,則有67%的人自認為「台灣人」,僅27.5%的民眾持雙重認同,對比兩年前的54.5%和38.2%,變化不小;政黨支持率部分,民進黨更是大幅成長到36.8%,直逼中間選民的37.8%,遠遠甩開國民黨的15.8%。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近日公布2020上半年的統獨、國族與政黨調查數據,偏好獨立、台灣人認同與民進黨支持率都創下新高。統獨立場部分,高達35.1%民眾偏好獨立,相較2018年的20.1%,成長15個百分點;國族立場部分,則有67%的人自認為「台灣人」,僅27.5%的民眾持雙重認同,對比兩年前的54.5%和38.2%,變化不小;政黨支持率部分,民進黨更是大幅成長到36.8%,直逼中間選民的37.8%,遠遠甩開國民黨的15.8%。
日前馬前總統和江啟臣主席參加革實院長羅智強舉辦的未來沙龍,就新冠肺炎疫情後的國際大勢進行探討,馬前總統也對兩岸進行深度著墨,認為不能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丟掉,但要在舊有基礎下提出年輕人可接受的方案來解決兩岸問題。馬的呼籲其實正是針對2020敗選後,外部民意與黨內結構對「九二共識」批評的聲浪。
日前馬前總統和江啟臣主席參加革實院長羅智強舉辦的未來沙龍,就新冠肺炎疫情後的國際大勢進行探討,馬前總統也對兩岸進行深度著墨,認為不能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丟掉,但要在舊有基礎下提出年輕人可接受的方案來解決兩岸問題。馬的呼籲其實正是針對2020敗選後,外部民意與黨內結構對「九二共識」批評的聲浪。
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最近發表了一個民意調查,從國族認同的視角,探討台灣民眾的統獨意向。該學會已經連續7年對此一主題做調查,從中可以看出台灣民眾長期性的態度變化。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認知失調和價值錯亂,並隨著政治人物的操作而出現程度上的高低起伏。
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最近發表了一個民意調查,從國族認同的視角,探討台灣民眾的統獨意向。該學會已經連續7年對此一主題做調查,從中可以看出台灣民眾長期性的態度變化。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認知失調和價值錯亂,並隨著政治人物的操作而出現程度上的高低起伏。
台灣競爭力論壇29日發布「2019年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調查」。調查顯示,早前超過6成民眾認為兩岸統一可能性較大,但本次1074位受訪者僅有47.7%認為未來兩岸統一的機會比較大,覺得未來台獨機會大者,比例增加到37%。至於獨立或統一哪個選項對台未來較有利,有47.4%選擇和平統一,但有41.2%認為獨立對台灣才有利,這個比例創下歷史新高。
台灣競爭力論壇29日發布「2019年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調查」。早前超過6成民眾認為兩岸統一可能性較大,但本次1074位受訪者僅有47.7%認為未來兩岸統一的機會比較大,覺得未來台獨機會大者,比例增加到37%;至於獨立或統一哪個選項對台未來較有利,有47.4%選擇和平統一,但有41.2%認為獨立對台灣才有利,這個比例創下歷史新高。
民進黨執政近兩年半,競爭力論壇18日公布最新民調,台灣民眾認同是中國人者,較4月調查激增6.4個百分點,達58.3%,創史上次高,否認是中國人者,驟降6.9個百分點,僅36.6%,顯示大陸端出惠台31項措施等政策,確有達到拉攏民心的效果。
民進黨執政近兩年半,競爭力論壇18日公布最新民調,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較4月激增6.4個百分點,達58.3%,創近6年來的最高點,否認自己是中國人者則驟降6.9個百分點,僅36.6%,顯示大陸端出惠台31項措施等懷柔政策,確實有達到拉攏民心的效果。
國民黨前中常委林家興27日在華府指出,很多「太陽花」學運成員想到中國大陸就業,這令他百感交集。他認為,下一代台灣人很可能成為「天然統」。
台灣政治長期以來都被「藍綠」政黨綁架,但其實無論兩岸定位、國族認同、省籍情結,民眾看法都已超越「藍綠」狹隘立場,趨近中道,多數人非藍也非綠,就該擺脫政治顏色,回到「讓台灣人過好日子」立場,喚起無色力量覺醒。
台灣競爭力論壇昨發布「2018台灣民眾國族認同上半年調查」顯示,「泛中國人」認同與「否定中國人」的認同差距拉大至3成5;65.8%泛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較去年平均64%增加1.8%,而否認自己是中國人則達到30.1%,較去年平均31.8%下降1.7%。
從2013年開始進行台灣民眾國族認同調查的台灣競爭力論壇,23日公布2018年上半年調查結果,顯示近9成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大陸應該重視這份民調,這顯示惠台措施有效,無須對台灣絕望;蔡政府如果想髮夾彎,民調也告訴妳,快彎吧!
台灣競爭力論壇今發布「2018台灣民眾國族認同上半年調查」顯示,「泛中國人」認同與「否定中國人」的認同差距拉大3成5,達到65.8%泛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較去年平均64%增加1.8%,而否認自己是中國人則達到30.1%,較去年平均31.8%下降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