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研院的搜尋結果,共353筆
在國家實驗研究院服務的63歲徐姓資深員工,今年4月在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大廳內,因不滿彭姓新人在職務上無禮應答,竟直接在公共場所,用客家髒話辱罵:「X你子宮,你吊什麼雞X心」,彭男氣得提告。新竹地院依公然侮辱罪判處徐男罰金3千元,易服勞役3日。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辦理「國研盃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14日舉行決選及頒獎典禮,專上組由台大團隊奪得首獎及獎金10萬元,中學組由台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團隊獲得首獎及獎金8萬元。
國家實驗研究院執行國科會政策,建構執行前瞻科技的平台,並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前瞻科技展會CogX Festival中發表多場演講,讓世界各國共同見證台灣的科技發展方向。
為鼓勵更多青年學子踏入平日不易觸及的科研場域,國科會連續五年舉辦「2023 Kiss Science-科學開門,青春不悶」活動,今年自10月14日起連續五個周休假期,集結產官學研各界能量,開放全台106個場域,活動規模為歷年最大。國科會吳政忠主委鼓勵學生踴躍報名參加,透過生動有趣的方式或多元視角理解科學,關注臺灣科研成果及國際未來科技趨勢,以知識墊高視野及創造力,進而提高國家的全球競爭力。
為表彰產官學研各界使用國研院的研發服務平台做出頂尖的科研成果,國研院徵選「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獎」,今年的特優獎由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詹寶珠特聘教授的研究團隊獲得,抱走獎金30萬元。他們的研究成果是「具有整合協力合作之開放式人工智慧病理分析平台」,所使用的研發服務平台是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的「台灣杉二號AI超級電腦」。
國科會轄下的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今天慶祝成立20周年,當年的催生者之一、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在台灣科技發展的生態系中,國研院和工研院是兩隻腳,尤其國研院扮演學界和產業界的橋樑,非常重要。他期許國研院可以帶動國內與國際的科技發展,進一步讓台灣向世界邁進。
2023年「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從海內外1127隊報名隊伍選出30件作品,於17日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揭曉第1名得主,其中高雄市明華國中包辦國中組前3名,並拿下1優選1佳作,是此次競賽最大贏家。
國科會14日在「TAIDE計畫第一階段成果說明記者會」,發表「可信任人工智慧對話引擎(Trustworthy AI Dialogue Engine,簡稱TAIDE)」 7B模型,目前已經具備自動摘要、翻譯文本、寫信及寫文章等功能,預計今年底開放給合作業界測試、明年對外釋出應用,並持續以台灣文化為基礎,未來會朝著融入台灣特有的語言,甚至連台語也可以通。
為因應ChatGPT等生成式AI迅速崛起,國科會整合國內學研力量發展國內自主開發的「可信任人工智慧對話引擎」(TAIDE),到目前為止,在自動摘要、翻譯文本、寫信及寫文章等四方面,均又不錯表現。
龍華科技大學半導體工程系於22日舉辦「半導體產業趨勢展望與人才培育論壇」,邀集台大、成大、中山、台科大、國研院等學者專家分享相關新技術與應用。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位於高鐵特定區除有交通便利之優勢外,周邊亦有成功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及長榮大學等3家大學群聚,更有工研院、國研院及中研院等3大國家級研究單位進駐加持。其中位於D區之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於2019年12月正式啟用,佔地約7.44公頃,主要定位為打造綠能科技之技術驗證及整合應用平台,以提供產業進行實場性能及試量產最佳示範驗證場域。
國研院半導體中心9日公布開發的「客製化系統晶片設計平台」,未來可提供學研界使用於系統晶片關鍵技術「特定應用電路」,提供能做、容易做的晶片設計環境,協助學研界將創意轉換成完整的系統晶片,大幅縮短技術開發費用、驗證時間,相關技術已與台大與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合作,聚焦發展生醫晶片、自駕車與智慧型機器人,9日也同步正式開放學研界申請。
「前瞻半導體與量子」被列為國科會八大前瞻科研平台之一,且國科會並已啟動2025半導體大型研究計畫,在半導體人才培育與研發規畫10年的長期布局。國研院半導體中心執行國科會政策,於今(9)日公布開發的「客製化系統晶片設計平台」,未來可提供學研界使用於系統晶片關鍵技術「特定應用電路」,可將創意轉換成完整的系統晶片。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4日於立法院備詢時表示,首屆台美科技合作會議將於5月15日到20日之間,在台北舉行,美方將派出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國家衛生院等機構代表出席,主要討論半導體、癌症研究、氣象資訊等議題。
儀器技術與人才是科研的根基,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研院儀科中心)今(20)日與美國穆爾集團納米技術公司、台灣大昌華嘉公司簽訂跨國合作備忘錄,將藉由技術互通與共享,為國內產業培育國際等級之超精密光學加工人才。
國研院半導體中心19日公開「原子針尖斷層影像儀」(APT),半導體中心指出,此設備規格與目前國內業界齊平,也盼藉此建立領域專家系統與研究服務平台平台,加速高階技術人才培育與半導體物理突破。
我國現有能源自給率低,在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路徑上,除了儘可能提高再生能源發電比例之外,更應提高其中可自產的能源比例,以利我國能源安全。台灣東岸黑潮流速快又穩定,開發海洋能作為自有再生能源,是我國推動淨零排放的關鍵解方。中央研究院與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周二簽署「海洋能及海洋科技研發合作協議」,雙方將進行更加緊密的技術合作,期能加速推動國家零碳電力的發展進程。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負責興建的「國網雲端資料中心」,27日在台南科學園區舉行開工動土典禮,未來完工可望吸引國際海纜業者與國內網路、雲端服務業者進駐,助台灣成為亞太重要雲端服務節點,實現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的發展。
「國科會刪預算,護國神山不保?中央想讓台灣高科技產業,徹底沉沒嗎?」鄭正鈐日前在臉書發文批評,半導體是台灣最重要護國神山產業,但國科會卻大刪半導體人才研發預算。
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與義大醫院合作,使用本土醫材包含聯合骨科、台灣微創、鐿鈦、瑞鈦等公司的產品。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說:「台灣醫療絕對真材實料,我們要做有利病患的事,只要國產品夠好,沒有不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