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銀聯貸的搜尋結果,共87筆
繼2015年金管會推動國銀打「亞洲盃」、2016年蔡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以來,國銀新南向布局有成。在泰國、菲律賓、印度皆有斬獲;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則是利差市場最大的柬埔寨,以及台商投資家數最多的越南。
升息讓香港分行「回神」。金管會15日公布,上半年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獲利共新台幣424億元,創史上同期新高,包含香港、新加坡、美國分行獲利皆是史上同期新高,香港賺近230億元、穩居國銀海外最賺地區,同比成長逾65%,新加坡則賺近59億元,年增逾1.6倍。
金管會15日公布上半年國銀海外分支機構獲利424億元,創下史上同期新高,包含香港、新加坡、美國獲利皆來到史上同期新高。香港仍是國銀海外據點中最賺的地區,上半年賺近230億元,新加坡則獲利動能強勁,上半年賺進59億元,年增逾1.6倍。
台北富邦銀行及合作金庫銀行為廣達電腦暨旗下子公司Quanta International Limited,成功籌募15億美元聯貸案、完成簽約。基於AI議題當紅,共23家金融機構參與,超額認購率達210%,為台灣聯貸市場今年以來金額最大的融資案件,也展現金融業認可廣達經營績效及未來前景。
大陸大型房地產集團碧桂園近期爆違約風險,金管會清查金融業踩雷情況後指出,金融業曝險約3.06億元,包括一家本國銀行有參與聯貸案約2.86億(約902萬美元)、證券業投資餘額1,977萬元,至於國人投資則有17.7億元,包括銀行財管業務銷售給客戶7千萬元公司債,及64檔基金投資17億元。
看好海外成長動能,公股銀行今年紛紛訂出二位數的高成長目標。各銀行將積極衝刺聯貸,也會積極擴大自貸部位。以近期出爐的國銀海外獲利情形來看,今年第一季已經走出疫情陰影,整體海外獲利已從去年同期的162.9億元,增加至234億元,成長71.1億元,成長幅度高達43.65%。
根據聯貸市場權威媒體REFINITIV公布今年首季國銀聯貸市場排名,第一銀行在「管理銀行(Bookrunner)」及「主辦行(MLA)」雙雙搶下冠軍寶座,市佔率分別逾17%及18.2%,刷新一銀聯貸主辦最佳市場排名紀錄。
(第一銀行聯貸奪雙冠王,刷新最佳歷史市場排名。圖/第一銀行提供) 根據聯貸市場權威媒體REFINITIV公布今年首季國銀聯貸市場排名,第一銀行在「管理銀行(Bookrunner)」及「主辦行(MLA)」雙雙搶下冠軍寶座,市佔率分別逾17%、18.2%,刷新一銀聯貸主辦最佳市場排名記錄。一銀長期配合政府政策,提供融資予海內外企業,例如,為支持5+2產業創新計畫,主辦世康開發「台北生技產業園區」BOT聯貸案、寶鼎再生水「桃園北區水資源回收中心」BTO聯貸案等;為響應政府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主辦國內第一件歡迎台商回台投資專案貸款「榮成紙業」聯貸案、國內投資金額最大的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貸款「建順煉鋼」聯貸案;此外,為協助我國海事工程量能在地化,一銀亦率先推出第一件適用國家融資保證的台船環海聯貸案。而在都更業務推動上,一銀也不遑多讓,主辦興富發「高雄特貿三」全台最大公辦都更聯貸案、新北市第一件自辦都更且金額最大的堃達開發聯貸案等。在新南向政策上,一銀除連續三年主辦台塑集團於越南及澳洲等地的百億等級聯貸案外,深耕海外在地市場亦見成效,日前主辦越南汽車製造銷售龍頭TRUONG HAI GROUP聯貸案亦順利完成簽約,顯示一銀於爭取聯貸市場排名同時,亦能以創新的授信架構及在地化服務精神取得客戶信任,成為大企業或中小企業最忠實的夥伴。今年第二季,一銀持續透過海內外雙引擎協助企業取得資金,包含主辦老字號泵浦大廠「大井泵浦」為興建高雄新廠、紙業大廠「榮成」為擴建二林廠等兩件歡迎台商回台投資專案貸款聯貸案、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國內特殊鋼一貫大廠「榮剛」聯貸案、符合5+2產業創新計劃的「新農科技」嘉義廠興建廠房聯貸案,以及為掌握美國大基建商機,主辦「大成鋼」美國德州二期擴廠聯貸案等。一銀將以實際行動力挺各級企業,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搭配最具競爭力的專業授信架構,在地化的專業服務,提供最強力的金援後盾,亦盼透過聯貸市場的影響力,引導客戶深化對於綠色金融的承諾與實踐,與客戶共同落實環境永續,貫徹「穩健開創,永續第e」的發展目標。
根據聯貸市場知名權威媒體REFINITIV公佈2023年首季國銀聯貸市場排名,第一金(2892)旗下第一銀行在「管理銀行(Bookrunner)」及「主辦行(MLA)」雙雙搶下冠軍寶座,市佔率分別逾17%、18.2%,刷新第一銀行聯貸主辦最佳市場排名記錄。
由台北富邦銀行統籌主辦的印度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India)五年期10億美元聯合貸款案,日前完成簽約,為印度國家銀行第一筆符合亞太區貸款市場公會(APLMA)規格的企業社會責任貸款(Social Loan)聯貸案,獲得來自台灣、大陸、日本、中東等共24家銀行的熱烈迴響,原規劃募集5億美元,最終超額認購超過2倍達10億美元。
低利加上聯貸的風險升高,國銀日本據點首見虧損。根據金管會統計,國銀日本據點去年稅前虧損新台幣10億元,是2018年更新統計方式後首見,且比前一年少賺40.6億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主要有二大原因,一是日本持續低利、國銀在日本放款餘額去年減少75億元,利息收入減少,二是有聯貸案的借款者財務體質不佳,銀行增提放款費用。
新南向聯貸再下一城,兆豐銀18日指出,已順利完成籌組柬埔寨加華集團8,500萬美元聯貸案並簽約,此次為加華集團旗下海外柬華投資公司(OCIC)出面作借款人,並獲國內多家行庫捧場,對國銀深耕柬國推展在地化業務,具有高度代表性意義。
大股東北陸能源賣股,使最新的一起離岸風電聯貸大案海龍1,500億聯貸恐觸礁。據知情人士透露,籌組長達半年之久的海龍聯貸案,由於總金額規模相當的高,原本就籌組不易,尤其大股東北陸能源已賣出一半股權,使多家潛在參貸銀行更增參貸疑慮,原擬參貸的多家外商銀行陸續打「退堂鼓」,使海龍這筆超大型聯貸風電聯貸案面臨觸礁風險。
歐洲最大療養院集團歐葆庭(Orpea S.A.)傳出債務重整,6家銀行踩雷近46億元全是公股且都是「無擔保」授信。針對外界質疑,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10日提出說明,主要重點包括:國銀在歐洲只有這6家銀行有設點、6家皆為獨立參與、6家參貸金額占歐葆庭總金融負債僅1.5%、金檢局去倫敦金檢無事證顯示有重大缺失,及借戶繳息正常且6家銀行相關備抵皆提足。
美元利率飆高加上景氣低迷,使得2022年第四季聯貸案量罕見的同時寫下兩大紀錄,一是美元聯貸案不論承作件數或總金額,都創下聯貸統計以來最低紀錄,金額連20億美元都不到;二是即使加計新台幣聯貸案,聯貸案量仍創2016年、即六年以來同期新低紀錄。
土地銀行持續支援本土企業發展,主辦彰源企業聯貸案,在各行庫踴躍參貸下,超額認貸達240%,最終以7年期新臺幣58億元結案,由土地銀行董事長謝娟娟代表銀行團與彰源企業董事長張炳耀在11月21日完成簽約。
由兆豐銀行統籌主辦並擔任管理銀行之中租控股2.5億美元聯合授信案,圓滿籌組並於5月3日完成簽約。本次聯貸原擬籌組2億美元,自推出後獲各大行庫踴躍參貸,超額募集近2倍,最終以上限2.5億美元簽約,顯見銀行團對於中租控股未來發展給予高度肯定及支持。本次聯貸特別將ESG指標納入聯貸條件,期由銀行團與中租控股攜手共好,齊心努力推動永續發展。
中國大陸去年整肅補教業,使當地知名補教機構瑞思教育營運出現困難,市場傳出數家國銀「踩雷」。對此,金管會證實瑞思教育去年8月對3家國銀參與的聯貸案發生違約,銀行團對此展開債務協商和訴訟等債權保全措施,已於去年12月達成和解,有追回部分債權。
國銀香港聯貸案踩雷,2022年2月整體國銀逾放金額較元月激增62億元!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31日指出,截至2022年2月底止,國銀放款總餘額達新台幣34兆3,411億元、逾期放款金額為626億元,較上月底增加62億元,逾期放款比率較上月底增加0.02個百分點來到0.18%,主要是有一家國銀的香港分行、OBU分行聯貸案發生客戶積欠本息50億元達三個月未繳,導致整體逾放金額從564億增加至626億元。據金管會所公布數字,該銀行為上海商銀。
國銀香港分行聯貸案踩雷,2022年2月整體國銀逾放較元月激增62億元!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31日公布,截至2022年2月底止,國銀放款總餘額達新台幣34兆3,411億元、逾期放款金額為626億元,較上月底增加62億元,主要是有一家國銀的香港分行、OBU分行聯貸案發生客戶積欠本息達三個月未繳,這部分就近50億元,導致整體國銀逾放金額從564億元增加至626億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