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防工業的搜尋結果,共756筆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即將於9月發表新書,對國防自主有逆耳忠言之論,李喜明說,當我們揮舞著國防自主這面大纛,意氣風發地踏上征途,企圖達成國防與經濟雙贏的宏大目標時,卻發現理論上的矛盾與實務上的困難;依當前台灣國防工業環境,尚無單一製造廠家有能力承擔自製,所謂國機或國艦國造,只是落入產品組裝,而非系統生產的窘境,主要利潤仍然流向國外先進科技廠商。
以色列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奈格爾昨天與「保衛民主國家基金會」執行長杜博維茨在當地媒體共同發表評論稱,以色列應與美國同一陣線、疏離中國、重新評估與台灣的關係。
共軍透過擴大軍演威嚇台灣,我駐美代表蕭美琴對此表示,這種脅迫手段不會改變我們捍衛自由的決心。蔡英文總統已再次呼籲中國政府保持克制,並打算通過對話解決我們的政治分歧,這是維護該地區穩定的唯一途徑,也是保護台灣和全世界利益的唯一途徑。
裴洛西事件引發中共鎖台軍演效應,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召開記者會,宣布捐出30億台幣協助台灣國防。他說要喚起台灣人不貪財、不怕死,為維護自由、民主及人權而起來戰鬥;他說,這筆錢用來購置武器沒有多大意義,但現在台灣缺乏的不在武器,而在認知與士氣,要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出版專書等等。
產業轉型是高雄市長陳其邁推動的4大優先政策之一,為提升在地航太產業技術,高市府經發局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合辦全台首屆航太板金成形與多軸加工應用實務研習班,27日課程順利結束,共有長亨精密、漢翔航空等10家廠商派訓參加,將為高雄航太產業注入新動能,佈局後疫情國際市場商機。
針對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建議,台灣應該不分男女、全民皆兵,並且役期延長到1年以上。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反對此種建議,認為政府應該照顧全民福祉,而非推人民當炮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對此也表示,台灣國防經費及整體國民的國防意識都需要檢討,但能夠避戰,讓兩岸對話能夠和平,這才是關鍵。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胡淑慧博士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5月號發表專文《試析美國拜登政府對台政策的動向與特點》,文章內容如下: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他生前的「安倍經濟學」也被拿出來回顧,但國際事務專家郭正亮指出,其實「安倍的第三支箭從來沒有成功過」,日本的企業結構性競爭力未能重新創造;此外,日本秉持「雁行理論」,以為在亞洲可以一直做頭,嚴重低估了中國大陸的科研能力,並且低估了美國與亞洲其他國家聯手的力量,如韓國三星、台灣台積電;致使日本在互聯網、ICT、AI時代未能跟上腳步,電器工業至今已完全被中國所取代。
淨零碳排趨勢下,綠色再生能源與電動載具的快速發展普及,帶來台灣鋰電池產業的黃金十年;明志科技大學綠能電池研究中心主任楊純誠博士指出,2022台灣大型集團企業開始邁出建置規模化鋰電池芯廠的腳步,面對台灣鋰電池材料缺乏、產業專業人才與研發能量不足,市場規模小的窘境,產學界應分工合作,攜手挑戰產業新局。
美國持續緊盯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動作,拜登政府28日以「涉嫌支持俄羅斯軍事和國防工業」為由,將五家中企列入貿易黑名單中,另將30多家他國實體一併列入制裁,其中有25家皆有涉中業務。
美國拜登政府在當地時間28日將5家大陸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理由是這些陸企「涉嫌支持俄羅斯軍事和國防工業」。中國駐美大使館對此表示,中方沒有向俄羅斯或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並稱將採取「必要措施」來保護大陸企業的權益。
美國商務部以「協助俄羅斯國防和軍工企業」為由,將包括5家中國公司在內的數十家企業納入貿易黑名單。對此,中國駐美大使館說,中方未軍援俄、烏,將採「必要措施」保護中企權益。
為加強扶植在地航太業者爭取國際訂單,今年7月高市經發局將攜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舉辦全台唯一的航太板金成形與多軸加工應用實務研習班,邀請專家開課並實作演練,在地業者可享全部30小時課程全額補助。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要求北約提供現代武器和更多金援,並表示對抗俄羅斯入侵的每月費用約為50億美元;俄國鋁業巨擘表示,莫斯科以軍事攻勢摧毀烏克蘭將是錯誤。
《空軍雜誌》(Air Force Magazine)6日報導,智庫專家警告,中國大陸的無人機製造能力不斷增強、有望奪取俄羅斯在亞洲和非洲的市場,加上中方缺乏對客戶的管制,將導致大量無人機流入市場,而美軍因應此類威脅的能力還「差遠了」,就算擁有高功率干擾器也將防不勝防。
俄烏戰爭以來,讓受到疫情影響而大亂的全球供應猶如雪上加霜,影響遍及糧食、石油天然氣、原材料甚至半導體晶片。日前俄羅斯宣布禁止出口氖氣,讓新冠疫情以來便出現嚴重短缺的晶片市場出現大幅震盪。雖說氖氣這項惰性氣體短缺確實會影響晶片產能,但範圍僅限於中低階晶片,高階晶片不受氖氣供應的影響。而中低階晶片製程使用的氖氣半年來價格不斷上漲,多數廠商已有充足儲備,影響也更為有限。
世界級傳動元件大廠台灣精銳,今年5月轉上市。這家隱身中科的隱形冠軍,幾乎年年賺上一個股本,卻鮮少人知道,它當年轉型挺過兩場存亡挑戰,靠著MIT自有品牌,成功打進世界盃。
日本政府計劃修法放寛武器出口限制,允許將與美英等國合作開發的先進戰機與飛彈等武器出口 到美歐、澳洲與東南亞國家,以強化對中國的威懾力量。這項重大的武器出口法規修訂預計將於明年3月進行,並於6月最終確定。
國軍中將人事將有異動。據透露,國防部總督察長劉得金中將月底屆齡退役,遺缺可望由陸軍後勤指揮部指揮官楊基榮中將升任,而陸軍後勤部指揮官一職可望由陸軍副參謀長林文祥少將升任,並晉任中將,相關人事命令於6月1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