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際化戰略的搜尋結果,共472筆
日媒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最快將於5月18日跟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國外半導體製造大廠高層等7人會面,希望籲請積極投資日本國內及跟日本企業合作。
自美國戰機擊落中國「間諜氣球」(中方稱「流浪氣球」)事件後,美中關係持續探底,高層對話全面中斷,但美國無意與中國衝突,也不想打新冷戰,近日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紛紛表達希望訪問中國大陸的意願,五角大廈也安排國防部長奧斯汀與中國防長李尚福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亞洲安全會議相談,但未見中方回應。顯然中國已下定決心挑戰美國秩序,提高中國國際社會的主導地位。
自美國戰機擊落中國「間諜氣球」中方稱「流浪氣球」事件後,美中關係持續探底,高層對話全面中斷,但美國無意與中國衝突,也不想打新冷戰,近日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紛紛表達希望訪問中國大陸的意願,五角大廈也安排國防部長奧斯汀與中國防長李尚福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亞洲安全會議相談,但未見中方回應。顯然中國已下定決心挑戰美國秩序,提高中國國際社會的主導地位。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趙隆9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大國是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重要變數,其互動方式也是決定時代主題和國際秩序的關鍵因素。但一段時間以來,少數國家單純以「競爭」定義大國間關係,嘗試對曾經的「威懾與遏制」戰略再包裝,為維繫霸權理論背書,其中也包括把中美蘇「戰略三角」或「大三角」的分析架構套用在中美俄關係上。這類「大三角」舊稜鏡,無法折射大國關係新現實。
閻學通是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大陸著名的中美關係研究學者,目前是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日前在一場論壇上表示,當前國際兩極格局越來越明顯,而中美戰略競爭的核心是數位技術,美方的遏制中國政策具體就展現在「小院高牆」的作法上。他也提醒,中方或中國企業要體認到「逆全球化」已是不爭事實且很難逆轉,必需在這樣的體認下,制訂長期發展的策略。
新北市長侯友宜邁向2024的政策論述逐漸明朗,他3日在議會暢談對國家經濟看法,更引訪問新加坡的經驗,強調星國不僅產業戰略明確,在國際情勢變化間調整步伐,尤其「一個國家的經濟不可能只仰賴一個經濟體」,應多簽署FTA,才可在面臨疫情挑戰與美中貿易戰中隨機應變。
美國最新發表的隱形轟炸機B-21,被陸媒批評性能與運營支出過高,但《中國國防報》卻稱「該機絕不是B-2的簡化版,對其不能掉以輕心。」國際戰略專家賴岳謙2日在《琴謙天下事》節目強調,因為原本B-2戰略轟炸機要生產100架,結果愈做愈貴,後來只製造21架。然後就改陽春版的B-21,對外宣傳說性能跟B-2一樣好,但是更便宜。這沒有人會相信,所以解放軍說不能小看,讓你美國量產花冤枉錢,當初F-35就是這樣子。
南韓總統尹錫悅結束訪美行程,強化韓美同盟態勢,來自中方的反彈也在增加。專家指出,東北亞兩大陣營對立已是無法避免的時代趨勢,俄中朝(北韓)的聯合越形鞏固,也會強化美日韓的同盟關係,希望遏制北韓威脅的南韓政府不太可能再採取親中立場。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27、28日在印度舉行。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在會議期間,27日會見印度國防部長辛赫(Rajnath Singh)。李尚福表示,中印應把邊界問題放在雙邊關係適當位置,推動邊境局勢早日轉入常態化管控。辛赫則指出,印中關係發展的前提是邊境地區的和平及安寧。
立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邀請國安局長蔡明彥和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就「中共複合式威脅對我國家安全之影響」報告並備詢。國安局書面報告指出,中共恐透過新科技擴大認知作戰效果,國安局長蔡明彥受訪時也表示,國安局有特別注意中共是否正透過認知作戰操作影響台灣民眾政治偏好。
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接受加拿大《環球新聞網》專訪,強調中國無權干涉台灣與各國建立友誼,我國致力備戰才能避戰,並呼籲民主國家應記取歷史教訓,共同告誡中國不得對任何國家動武,團結起來阻止北京的野心。
台灣缺藥危機持續了3年,現在不僅西藥缺,連中藥也缺。疫情後民眾對中藥的依賴度提升,中醫就診人數大漲,是中藥缺很大的原因之一。無論是台灣的「清冠一號」還是大陸的「三藥三方」,中醫藥的可見度和可信度在這場世紀疫情中有明顯提升。統計顯示,中醫藥目前已傳播至全球196個國家和地區。
台灣缺藥危機持續了3年,現在不僅西藥缺,連中藥也缺。疫情後民眾對中藥的依賴度提升,中醫就診人數大漲,是中藥缺很大的原因之一。無論是台灣的「清冠一號」還是大陸的「三藥三方」,中醫藥的可見度和可信度在這場世紀疫情中有明顯提升。統計顯示,中醫藥目前已傳播至全球196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平發展研究所所長廖崢嶸20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17日警告不應再將美元和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視為理所當然,並稱中美競爭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將動搖美元「統治地位」。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創始院長王緝思近日表示,中美關係惡化的癥結在於各自的國內政治問題,再多的對話都難推動兩國關係改善,北京也已不對改善中美關係抱任何期望。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所長奧正史剛於4月正式上任,他17日偕同事務所官員拜會高雄市長陳其邁,期盼在任期中與高雄市一同促進台日實質交流,並見證高雄的城市轉型。陳其邁歡迎奧正史到高雄任職,也盼雙方共同加強台日關係。
我們的生活有更好過嗎?台海的形勢有更安全嗎?距離總統大選還有9個月,台灣人民應該想想什麼?
巴西總統魯拉率大型代表團12至15日至中國進行國是訪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會見魯拉,雙方發表《深化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聯合聲明》。習近平強調,中國和巴西分別是東西半球最大的開發中國家和重要新興市場國家,互為全面戰略夥伴,擁有廣泛共同利益,中巴關係的全局性、戰略性、全球性影響日益突出。中巴要在多邊架構內就共同關心的全球性問題加強戰略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