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際醫學的搜尋結果,共332筆
根據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從2021年到2022年的工作機會數成長中,高雄市以成長32.8%領先全國,加上科技大廠紛紛進駐,不只高科技人才炙手可熱,甚至帶動具備語文專業人才的就業機會;半導體產業求才若渴,積極前進校園招募人才,非理工科學生也能搶下入場券!
馬來西亞人文薈萃,是政府新南向重點國家,醫衛面向合作更富藏潛力,為配合衛福部南向政策推展,長庚醫院近年來積極協助,馬來西亞在人才代訓、臺灣國際醫療品牌行銷、醫療服務提供,以及帶動產業鏈發展等,均逐步拓展。為了更深植台灣醫療品牌形象,長庚醫院7日在檳城設立「臺灣特色醫療暨科技產品推廣中心(TAMC)」,作為新南向最具規模據點。TAMC設立後,長庚醫院將協同國內廠商以實體整廠輸出模式落地深耕,建立國際上臺灣的醫衛品牌,進而帶動東協產業鏈的蓬勃發展。
台灣師範大學與台灣大學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以生物資訊學、藥理學與藥效學分析「清冠一號」藥理機制,確定採用的古老中藥方劑,可有效對抗新冠病毒活性,並緩解「長新冠」症狀。論文已刊登於知名期刊《國際分子科學雜誌》。
在高雄開了4間分院、深耕了25年的澄清眼科,18日於當初院長吳孟憲「起家厝」的原址,鳳山區五甲二路上舉行澄清國際眼科醫院開幕,澄清國際眼科醫院也成為高雄第一間以眼科為專科的醫院。高雄市長陳其邁到場祝賀時,親自透露當初發現有白內障症狀,就是給吳院長手術治療的,相當感謝吳院長的貢獻。
據大象新聞12月15日報導,河南的醫療系統早已是一級備戰狀態。除了對無症狀和輕症患者做好居家隔離的指導和管理外,對於脆弱人群,河南也有完善的管理。同時,醫療機構作為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從現在起至明年3月底,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取消節假日,分管醫療的院長和醫務部門要24小時派人在崗值守。
尚凡(5278)11月營收衝上2億元,創下史上新高,主要來自於直播收入成長與大研生醫雙11熱銷,帶動整體營收亮麗表現,股價今天開盤後拉上漲停。
中國新聞網16日報導,2022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14日下午在上海開幕。在圓桌討論中,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主持話題討論,對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凱先、蔣華良,以及上海市免疫治療創新研究院院長董晨,3人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文宏指出:很多人對未來中國走出疫情有更多期待, 最終走出疫情靠的是科技。
中醫大新竹附醫是北台灣達文西大腸直腸外科手術觀摩中心,院方舉辦2022「國際大腸直腸外科論壇」,首次發表達文西外接3D影像解決方案,將達文西手術實況3D高解析度影像,透過即時影像處理技術,搭配高畫質3D醫療顯示器,讓10個國家上百位醫師以同步視訊方式,身臨其境觀摩手術過程。
中醫大新竹附醫是北台灣達文西大腸直腸外科手術觀摩中心,院方舉辦2022「國際大腸直腸外科論壇」,首次發表達文西外接3D影像解決方案,將達文西手術實況3D高解析度影像,透過即時影像處理技術,搭配高畫質3D醫療顯示器,讓10個國家上百位醫師以同步視訊方式,身臨其境觀摩手術過程。
細胞治療逐漸成為癌症與再生醫療的新趨勢!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全力支持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的發展,並用實際行動支持國家政策,22日舉辦「2022國際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高峰會」,及台中榮總「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中心」成立揭牌典禮等兩項活動。
細胞治療逐漸成為癌症與再生醫療的新趨勢,台中榮民總醫院今(22日)舉辦「2022國際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高峰會」及台中榮總「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中心」成立揭牌典禮兩項活動,用行動展現對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的重視。
薑母茶是坊間在感冒期間常推薦的驅寒飲料,很多人一定有過不舒服的飲用經驗:在有點感冒症狀後喝薑母茶,結果症狀反而變嚴重了,吃一般感冒成藥好像也沒效了。
想排出痰液,咳嗽時的氣一定要順暢。檢查長期咳嗽病人的胸椎,大多可以發現有明顯側彎與擠壓,按壓肩胛骨與胸椎之間的一大堆穴位皆有疼痛感,這就是「氣不順」。千萬不要輕忽脊椎問題,這可能是真正的病根之一。
流感病毒非常善變,每次突變後,其免疫屬性就會改變,如果因而突破人類原本的流感病毒免疫力,人類將無法抵抗新突變病毒的入侵,進一步爆發流感的大流行。突變愈大,發生流感的規模也就愈大,對生命的危害也愈大,所以人類每年會生產流感病毒疫苗,利用流感特質推測該年可能會發生的流感病毒,製造流感疫苗,避免大規模的流行。
第四季為國際醫學年會旺季,在醫學題材源源不絕之下,法人看好醫療保健股的攻堅行情。
十年前曾換腎的46歲張小姐,5月間在職場染疫,病情急轉直下,不到3天已出現嚴重呼吸衰竭,診斷為致死率達88%成的「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經插管並轉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救治,並動用葉克膜長達15天以及智慧醫療監測,住院長達35天才出院返家,10月重返職場;鬼門關走一回,她說,雖然近期流行的病毒株重症率低,但感染就有風險,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
40多歲鐘先生結婚多年未生育,經檢查為無精症,睪丸內只能找到不成熟的「圓精細胞」,也就是發育不全的無尾巴精蟲;歷經4年努力、手術取精3次,順利於去年5月順利產下一對雙胞胎,也是國內首例「圓精寶寶」,台灣生殖醫學邁向新里程碑。
國內慈善企業家帝篁國際公益平台董事長吳珅篁與台灣長照醫學會共同捐贈新台幣100萬元,成立花東地區急難救助計劃。由台灣長照醫學會統籌辦理弱勢族群救難補助,也涵蓋災後心理重建及教育補助計劃,希望扮演拋磚引玉的角色,能號召更多的企業主共同投入急難救助的公益行動。
大腸直腸癌連續14年蟬聯台灣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死亡率第三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系統,至今成功執行590例手術,近來更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和信癌症醫院合作,蒐集605名直腸癌病例,結果發現第一至三期直腸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治療成效8月底獲刊在SCI期刊《癌症(Cancers)》上。
近年來民眾健康意識漸抬頭,致力推廣預防保健理念的日紅生活於15日假世貿一館舉辦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展示多款MIT「水解氫氣機」,提供全方位、從頭到腳的「全氫呵護」,歡迎民眾前往D0213攤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