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圍堵中國的搜尋結果,共939

  • 鄭永年:中國單邊開放是破解美國「圍堵政策」最好的武器

    鄭永年:中國單邊開放是破解美國「圍堵政策」最好的武器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教授日前在一場演講表示,當代中國的發展也是單邊開放的結果。而中國的單邊開放也是破解美國「圍堵中國」戰略最好的武器。

  • APEC峰會》拜習會聲明有「4大不同」 台灣議題各說各話

    APEC峰會》拜習會聲明有「4大不同」 台灣議題各說各話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結束舊金山峰會後,未發表聯合聲明,兩國政府各自發布書面聲明表述立場,美國之音(VOA)將雙方聲明差異歸納成以下4點。

  • 蘇利文:美決心重建與中軍事溝通

    蘇利文:美決心重建與中軍事溝通

     「拜習會」登場前夕,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當地時間12日受訪表示,美國決心要與中國重建軍事溝通,這是拜登總統首要任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3日表明,中國反對以競爭定義兩國關係,美方應恪守一中原則,以實際行動反對台獨,不得藉領土和海洋權益爭議等問題圍堵中國,盼美方不尋求「新冷戰」。

  • 拜習會 陸外交部:盼美落實無意發生衝突承諾 實際行動反台獨

    拜習會 陸外交部:盼美落實無意發生衝突承諾 實際行動反台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3日主持例行記者會,被問到中美元首會晤等相關問題。毛寧表示,中方不懼怕競爭,但是反對以競爭定義中美關係,希望美方將不尋求「新冷戰」,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的承諾落到實處,共同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她強調,台海的現狀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真正改變現狀的是民進黨和支持縱容其謀求台獨的外部勢力。

  • 四不一無意到五不四無意 拜登對陸加碼承諾

    四不一無意到五不四無意 拜登對陸加碼承諾

     雖然中美關係因貿易競爭和地緣政治的緣故,總是在緊張邊緣徘徊,但兩國元首的高層交往仍然持續。從去年3月18日視訊通話,拜登承諾「四不一無意」、7月28日通電話,至去年11月14日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場合,拜習終於面對面會晤,拜登更加碼承諾「五不四無意」。

  • 新聞透視》美是否認帳「四不一無意」 觀察指標

    新聞透視》美是否認帳「四不一無意」 觀察指標

     美中元首拜習會將於本月中在美國舊金山登場,台灣問題是雙方必談的議題之一,此次看點,在於美國提出的「四不一無意」將如何表述,是否加碼。回顧歷史,當美國較有求於北京時,常在一些細微處做出妥協,而此次拜習會的前期醞釀過程,明顯是拜登更想見習近平,台灣必須更加審慎。

  • 陸AI晶片遭堵死!專家曝打中要害只是一時 結局恐讓拜登臉綠

    陸AI晶片遭堵死!專家曝打中要害只是一時 結局恐讓拜登臉綠

    聯發科取代鴻海成為台股第二大市值的公司,市場解讀這是美中晶片戰爭下的另類受惠者,關鍵當然在於聯發科擺脫中國手機市場束縛,進軍車用與AI新領域,成為長期成長的第二具引擎。

  • 工商社論》「10月圍城」:以巴戰爭啟示錄

    工商社論》「10月圍城」:以巴戰爭啟示錄

     一場人道災難,從10月7日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射5,000枚火箭開始,以色列的反擊來得迅速而猛烈,並阻斷哈瑪斯所在的加薩走廊「水-電-糧-藥」。「10月圍城」震撼人心的,當屬17日加薩醫院被轟炸而造成500人死亡的重大事件。美國總統拜登18日親赴以色列,讓世人見識到「以色列有事,美國有事」。以色列從1948年建國以來,與阿拉伯國家間的征戰不斷,此次「以哈衝突」的節外生枝,恐怕難以善了。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也反映出世人的恐慌。

  • 國戰會論壇》美AI晶片新禁令 傷害誰?(蔡哲明)

    國戰會論壇》美AI晶片新禁令 傷害誰?(蔡哲明)

    美國總統拜登鎖定中國大陸AI新禁令山雨欲來,目的在於全力防堵中國企業(以下簡稱中企)海外取得輝達AI晶片,舊禁令是禁止尖端AI晶片出口至中國,但對速度較慢的降規版本晶片並無限制,中企開始利用第三地來取得先進版本晶片,拜登政府為了阻絕中東、新加坡等地成為轉運破口,再度使出一連串的「科技擊殺鏈」防堵中國AI晶片發展。

  • 美圍堵 陸製晶片設備趁勢崛起

    美圍堵 陸製晶片設備趁勢崛起

     在美國加緊圍堵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背景下,反令中國晶片設備製造商從中獲益,所取得的國內訂單不斷增加。

  • 世界工廠的變與不變

    世界工廠的變與不變

     當中國大陸經濟體量躍升為全球第二,世界第一的霸主美國終於坐不住了,決定調整長期以來與大陸的交往改為圍堵戰略,在2018年發起了貿易關稅戰。

  • 時論廣場》世界工廠的變與不變(葉家興)

    時論廣場》世界工廠的變與不變(葉家興)

    中國大陸自1979年改革開放後,從早期吸引台商、港商製造業入駐,到1990年代「全球化」開展後逐漸成為世界工廠,再到加入WTO後坐穩全球製造業龍頭的寶座,發展成就斐然。然而,當經濟體量躍升為全球第二,而加工、代工模式也慢慢向高端研發的經濟增長路徑前進時,世界第一的霸主美國終於坐不住了。美國決定調整長期以來與大陸的交往(engagement)改為圍堵(containment)戰略,先由小規模的科技戰打頭陣,在2018年更發起了大規模的貿易關稅戰。

  • 歐盟搖擺不定 去風險但不脫鉤

     在當前中美兩強對抗的國際現勢下,作為美國長期盟友的歐盟,也加入圍堵中國的行列,但從德法義等歐洲強權對北京的態度反覆,歐盟喊出「去風險化」口號來看,歐洲的對中戰略搖擺不定,一方面要降低對中國供應鏈依賴,又不敢貿然與中國脫鉤。

  • 美國防官員:中國依舊透過解放軍改變國際局勢

    美國防官員:中國依舊透過解放軍改變國際局勢

    在美國政府提交《中國軍力報告》(China Military Power reports)前夕,美國國防部官員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上表示,中國至今仍把解放軍作為對外脅迫的工具。

  • 雷蒙多:華為技術突破令人不安

    雷蒙多:華為技術突破令人不安

     中美科技戰升級,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美東時間4日出席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聽證會時指出,華為於晶片方面取得突破的報導,令人惴惴不安(incredibly disturbing),並稱美商務部需要更多手段強化出口管制,強調美方會認真對待每一個可信的威脅。

  • 戴利歐:中美關係處於紅線邊緣

     中美關係在多重因素下陷入冰點,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戴利歐(Ray Dalio)形容,中美關係處於「紅線邊緣」(on the brink of red lines),不僅存在許多無法調和的分歧,且已達邊緣。他並暗示,台灣議題是雙邊眾多矛盾的核心。

  • 社評/美國的安全保證並非絕對

    社評/美國的安全保證並非絕對

     美中關係雖趨緩,但變數仍多,爭取連任的拜登總統民調落後,川普捲土重來的可能性大增,對美中關係、世界秩序都構成不容輕忽的潛在危險。台灣選舉進入藍白合不合的關鍵時刻,台灣要繼續走入強權對抗的陷阱中,複製「烏克蘭化」的命運,或實現政黨輪替帶來兩岸關係改善的契機,決定權在選民。

  • G20後印度還會留在金磚國家嗎?

    G20後印度還會留在金磚國家嗎?

     本世紀初,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銳不可擋,眼看就要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這看在西方媒體眼中很不是滋味,心態很是複雜。好不容易把「日本第一」的浪頭壓下去,現在又來了一個非白人的經濟強權。西方一時間找不到參照點去思考中國的崛起,就從發展程度、人口體量與歷史文明看上印度,發明了「龍象之爭」的概念,三不五時地拿兩國做比較。

  • 時論廣場》G20後印度還會留在金磚國家嗎?(衣冠城)

    時論廣場》G20後印度還會留在金磚國家嗎?(衣冠城)

    本世紀初,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銳不可擋,眼看就要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這看在西方媒體眼中很不是滋味,心態很是複雜。好不容易把「日本第一」的浪頭壓下去,現在又來了一個非白人的經濟強權。西方一時間找不到參照點去思考中國的崛起,就從發展程度、人口體量與歷史文明看上印度,發明了「龍象之爭」的概念,三不五時地拿兩國做比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