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地表水的搜尋結果,共74

  • 等於一年黃河水量 陸南水北調破600億立方公尺受惠逾1.5億人

    等於一年黃河水量 陸南水北調破600億立方公尺受惠逾1.5億人

    據新華社引述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指出,統計截至5日,大陸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突破600億立方公尺,按照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公尺計算,相當於為北方地區調來了超過黃河一年的水量。

  • NASA即將發射衛星 首度由太空全面調查地球水資源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主導的國際衛星任務明天黎明將從南加州發射火箭,運載衛星展開重大地球科學研究計畫,首次由太空對全球的海洋、湖泊和河流進行全面性調查。

  • 世界氣象組織:去年全球各區皆見水資源極端災害

    世界氣象組織:去年全球各區皆見水資源極端災害

    聯合國(UN)氣象組織今天表示,去年世界所有地區都發生了與水相關的極端災害,包括洪水和乾旱;另有數以10億計人口面臨淡水供應不足問題。

  • 黃河流域三年禁取水有成 三大盆地地下水位回升

    黃河流域三年禁取水有成 三大盆地地下水位回升

    澎湃新聞20日報導,盡管今年北方出現澇災,北方水治理依然艱巨吃緊,大陸水利部為此三年來對黃河流域九省區13個地表水超載地市、62個地下水超載縣,暫停新增取水許可;深入推進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治理61萬個取水口違法違規取用水;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有成,448個縣級行政區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九省區均已將節水納入地方政府績效、或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太原、臨汾、運城三大盆地地下水位,已持續回升。

  • 大陸華北8年回補地下水 累計已達80億立方米

    大陸華北8年回補地下水 累計已達80億立方米

    澎湃新聞13日報導,大陸華北地下水超抽問題備受社會關注,大陸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在中共中宣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記者會說明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和河湖生態補水工作進度表示,通過採取「節、控、換、補、管」等措施,這幾年華北地下水超採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21年12月底,與2018年同期相比,華北地下水超採治理區淺層地下水回升了1.89米,深層承壓水回升了4.65米。這些年回補地下水累計達到了80億立方米。

  • 玉里金針花季缺水 引山泉救急

    玉里金針花季缺水 引山泉救急

     最近天氣炎熱加上北部、東部雨量偏少,不僅迎接金針花季的花蓮赤科山面臨沒水可用窘況,基隆也有不少民眾投訴家裡的水變混濁,所幸花蓮縣玉里鎮公所緊急拉了水管,取山泉水供民眾使用,暫時解除缺水危機,台灣自來水公司調節水壓後,基隆水質已陸續獲改善。

  • 翻山越嶺接引山泉水 暫解玉里赤柯山缺水危機

    翻山越嶺接引山泉水 暫解玉里赤柯山缺水危機

    花蓮金針花季登場,卻因7月高溫未降雨,賞花重鎮赤科山一度面臨用水枯竭窘況,上週幾波降雨,雖雨量仍不足夠,先讓金針花開始綻放,玉里鎮公所近日也緊急在大石茶園停車場接通3條水管,接引另處山溝的山泉水,供民眾取水使用,缺水危機暫解除!

  • 水州密西根也缺水

    水州密西根也缺水

     北美五大湖有四湖在密西根州內,看似水資源豐富,但同樣面臨缺水的問題。

  • 黃河陝西韓城龍門河段長期遭固廢侵占 河道淪為垃圾場

    黃河陝西韓城龍門河段長期遭固廢侵占 河道淪為垃圾場

    陝西省韓城市境內的黃河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是大陸最大的灰鶴越冬地,這片本應嚴格保護的溼地生態系統,自2013年以來,被採礦廢石、建築垃圾、礦渣等固體廢物長期堆積侵占,不僅破壞了候鳥的棲息場所,而且區域內長期形成的占水坑對下游三門峽庫區也帶來了生態環境風險。

  • 雲林地層下陷面積擴大!攸關高鐵行車安全 中央與地方聯手防治

    雲林地層下陷面積擴大!攸關高鐵行車安全 中央與地方聯手防治

    雲林縣政府針對今年縣內地層下陷面積擴大,13日舉辦「雲林縣地層下陷防治推動會議」,邀水利署長賴建信等人與會,雲林縣去年地層下陷面積為103.8平方公里,今年因百年大旱一度擴大至502.7平方公里,必須設法因應,確保高鐵行車安全與國土安全。

  • 陸2025年CO2排放目標: 比2020年下降18%

    中共中央、大陸國務院7日公布「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簡稱意見)顯示,目標到2025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下降10%等。

  • 瓶裝水也會變質! 毒物科醫揭3大危機

    瓶裝水也會變質! 毒物科醫揭3大危機

    加油送水,這再也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提醒,一般瓶裝水包裝屬於塑膠材質中的第1類,雖未添加塑化劑,但不耐高溫,如果環境超過60度,就可能變質,不建議將瓶裝水放在車內。

  • 瓶裝水喝多會致癌?毒理學專家破迷思:喝到死不容易

    瓶裝水喝多會致癌?毒理學專家破迷思:喝到死不容易

    不少人沒有自備水壺的習慣,因此瓶裝水就相當方便,不過網路上一直流傳「寶特瓶有塑化劑」、「瓶裝水喝多了會致癌」等資訊,對此毒理學專家招名威就在臉書發文,針對瓶裝水最被人詬病的3大點,一一解析釋疑。

  • 解決大埤鄉非灌區用水問題 雲林縣府設蓄水池加強調節

    解決大埤鄉非灌區用水問題 雲林縣府設蓄水池加強調節

    雲林縣政府為解決大埤鄉地面水不足灌溉及尋求替代水源方案,13日舉行「大埤鄉灌區外灌溉規畫說明會」,將以「新闢取水設施截取鄰近地面水水源」、「設置蓄水池調配蓄存灌溉餘水」等方案為主軸,達成水資源有效運用、提升農民灌溉環境的多目標效益。

  • 新故鄉動員令》環保小小糾察隊 監測水質一手包辦

    新故鄉動員令》環保小小糾察隊 監測水質一手包辦

     香山少年滑行小隊出擊!這群由家長帶著孩子成立的香山少年水環境巡守隊,定期在南港賞鳥區活動,同時巡守附近水體區域狀況,並針對鹽港溪白雲橋水質監測。大部分流程由小朋友們包辦,從取水到監測水質,最終將數據上傳雲端並記錄檢測結果。

  • 北門第2公墓成「水中墓園」 居民諷:阿嬤、阿公已游泳好幾天

    北門第2公墓成「水中墓園」 居民諷:阿嬤、阿公已游泳好幾天

    台南市北門區第2公墓因地勢低窪,每逢大雨地表水匯流無法宣洩,致使積水難以消退,上百座墳墓瞬間變成「水中墓園」,這陣子連日大雨,第2公墓也從早淹到晚,當地里民抱怨,「我阿嬤、阿公已經在水中游泳好幾天」,政府應該想辦法改善淹水情況,否則要他們怎麼跟長輩交代?

  • 鯉魚潭水庫配合卓蘭電廠滿載發電 睽違678天滿水位溢流重現

    鯉魚潭水庫配合卓蘭電廠滿載發電 睽違678天滿水位溢流重現

    烟花颱風撂過北台帶來豐沛雨量,颱風過後,因核2廠停機,台電卓蘭發電廠滿載發電支援供電,使得後端鯉魚潭水庫達到滿水位,睽違678天的自然溢流再現,銀瀑一般的溢流水由水庫溢流道一洩而下,相當壯觀,吸引不少途經民眾駐足觀看。

  • 避免撤村再度上演 花蓮榮光抽水站進行防汛整備

    避免撤村再度上演 花蓮榮光抽水站進行防汛整備

    花蓮縣吉安鄉榮光社區離海堤不到2百公尺,因地勢低窪,每逢颱風來襲,必定要進行撤村動作,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2013年在村內設置抽水站,有效達到減洪降災目標。隨著烟花颱風將至,中央、地方不敢大意,針對沿線防汛整備逐一盤點,確保抽水站等功能正常,留意海水暴漲及落實疏散撤離計畫。

  • 竹科缺水亮紅燈 在地知名建商急捐工地伏流水救急

    竹科缺水亮紅燈 在地知名建商急捐工地伏流水救急

    水情不佳,新竹縣市6月1日起開始供5停2,代表大新竹水情燈號轉紅成為最嚴峻時刻,而這對以生產半導體的竹科是極為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台灣遇上52年來最嚴重的旱災,水已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讓竹科半導體廠急於尋找維繫產業鍊的水源而憂心不已。為了企業互助,新竹在地建商竹風建設決定捐出工地的伏流水,全送給竹科的半導體廠及民眾使用,只要有需要就可來工地,就能載回乾淨的水源。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