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地震監測的搜尋結果,共166

  • 墨西哥中部地震規模5.8 首都搖晃民眾逃上街

    墨西哥中部地震規模5.8 首都搖晃民眾逃上街

    墨西哥地震監測機構表示,今天發生規模5.8的地震,撼動包括首都在內的墨國中部大片地區,促使人們紛紛跑到街上。

  • 大屯火山活動! 北市士林爆規模2.4「極淺層地震」

    大屯火山活動! 北市士林爆規模2.4「極淺層地震」

    今(4)日上午11時08分在台北市士林區發生規模2.4的地震,深度僅3.4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建富表示,該起地震震央位於北市士林區陽明山的大屯火山,最大震度度為1級,因大屯火山活動所引起的小規模震動。

  • 1個月補充修正 北投長照園區 二度環評通過

    1個月補充修正 北投長照園區 二度環評通過

     台北市北投區原秀山國小預定地由於無設校計畫,因此配合中央長照2.0政策,改規畫為「北投長期照護園區」,今年7月闖關環評審查時,委員要求開發單位補足極端氣候應變計畫、減輕太陽能光害對策後再審,11日通過審查,不過環評委員要求開發單位1個月內補充修正內容,包括防災計畫、水文調查計畫及停車格規畫。

  • 梅山斷層 學者籲民眾提高警覺

    梅山斷層 學者籲民眾提高警覺

     嘉義縣新港鄉、民雄鄉8月16日至今發生4次較大有感地震,最大規模達5.5,且地震深度不到10公里,加上學者不排除後續還有更大規模的地震發生,引發民眾憂心。嘉義縣、市政府16日都舉辦地震演練、防災宣導等活動,提升民眾防災意識和應變能力。

  • 近60年最強地震 摩洛哥現階段接受4國救援隊協助

    近60年最強地震 摩洛哥現階段接受4國救援隊協助

    遭遇近60年來最嚴重地震的摩洛哥內政部周日(10日)宣布,「現階段」接受西班牙、英國、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救援協助。

  • 嘉義2分鐘連3震 民眾憂大地震前兆

    嘉義2分鐘連3震 民眾憂大地震前兆

     嘉義縣民雄鄉昨日中午發生規模4.5的淺層地震,且2分鐘內新港鄉也出現兩次規模3.7、3.4的有感地震,地震接二連三,不少民眾擔心是梅山斷層大地震前兆,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專任教授温怡瑛表示,這幾次地震滑移型態與梅山斷層類似,但從監測位置初步推測,應是梅山斷層延伸的結構,也可能是其他不知名斷層所引起。

  • 嘉義地震接二連三 學者揭2原因:恐不知名斷層引起

    嘉義地震接二連三 學者揭2原因:恐不知名斷層引起

    嘉義縣2分鐘連三震,且8月16日至今已發生多起有感地震,有民眾擔心是大地震前兆,懷疑是梅山斷層引起,甚至推測今天的地震是前幾次的餘震,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專任教授温怡瑛認為,民雄芮氏規模4.5地震比前幾次還大,不太可能是餘震,至於今天地震滑移型態與梅山斷層類似,但從監測位置初步推測,應是梅山斷層延伸結構,也可能是其他不知名斷層引起。

  • 武漢地震監測中心遭網攻  陸媒:美國偵察系統將曝光

    武漢地震監測中心遭網攻 陸媒:美國偵察系統將曝光

    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地震監測中心上月報警稱遭到網路攻擊,陸媒《環球時報》14日引述最新調查指出,發現符合美國情報機構特徵的後門惡意軟體,「下一步有關機構將向外界公開披露美國政府一直處於高度保密的某全球偵察系統」。

  • 武漢地震監測中心遭駭 矛頭指向美國

    武漢地震監測中心遭駭 矛頭指向美國

     中美近期就網路安全議題唇槍舌戰之際,武漢市地震監測中心7月26日披露,該中心部分網路設備遭受網路攻擊,目前初步判定事件為境外「具有政府背景」的駭客組織和不法分子發起的攻擊行為,並將矛頭指向美國。

  • 武漢地震監測中心疑遭美網路攻擊 陸媒:或涉軍事目的

    武漢地震監測中心疑遭美網路攻擊 陸媒:或涉軍事目的

    湖北省武漢市應急管理局公布,該局所屬武漢市地震監測中心遭受境外組織網路攻擊,初步證據顯示來自美國,是具有政府背景的駭黑客組織和不法分子發起。陸媒分析指出,該次網攻可能涉及軍事目的,因地震監測數據可推測地下是否有軍事設施。

  • 武漢地震監測中心遭網攻 初判為境外駭客組織發起

    武漢地震監測中心遭網攻 初判為境外駭客組織發起

    武漢市地震監測中心部分網路設備遭受網路攻擊,目前初步判定,事件為境外「具有政府背景」的駭客組織和不法分子發起的攻擊行為,更有消息指攻擊來自美國。

  • 不只地震!台師大證實:「人流」導致101振動幅度變大

    不只地震!台師大證實:「人流」導致101振動幅度變大

    台師大地球科學系博士生陳耀傑,分析台北101大樓的連續振動紀錄,發現「溫度越高,頻率越高」、「風速越高,頻率越低」,以及「人流」造成早上9時至晚上9時的振動幅度較大,這提供未來分析「建築物健康程度」的監測手段,成果登上《美國地震學會公報》( BSSA)封面。

  • 中國自主研發全球風暴潮海嘯監測預警系統上線運行

    中國自主研發全球風暴潮海嘯監測預警系統上線運行

    大陸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布新聞指出,由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主研發的全球風暴潮、海嘯監測預警系統經過歷時2年的試運行,已於5月12日正式投入業務化運行。未來可為涉外企業、及國際合作組織等提供專業的風暴潮、海嘯預警服務。

  • 持續關注厄瓜多爾地震災情 屏縣搜救隊完成整備

    持續關注厄瓜多爾地震災情 屏縣搜救隊完成整備

    臺灣時間19日凌晨12時12分,南美洲厄瓜多爾在當地時間18日上午11時12分發生規模6.8地震,震央位於首都基多西北方,地震深度約65公里,當地多棟建築物受損,已知造成厄瓜多爾12人死亡、祕魯1人死亡,屏縣搜救隊仍持續關注災情,同時已完成整備。

  • 3大板塊匯聚造就土耳其地震頻仍 重點一次看

    3大板塊匯聚造就土耳其地震頻仍 重點一次看

    土耳其南部與敘利亞接壤的地區當地時間6日清晨發生芮氏規模7.8強震,目前土、敘兩地罹難人數超過3800人。地震規模大、震央淺且鄰近聚居地是傷亡如此慘重原因。

  • 陽明交大與國研院複合式聚落型地震防災監測系統 2日正式揭牌

    陽明交大與國研院複合式聚落型地震防災監測系統 2日正式揭牌

    陽明交通大學與國家實驗研究院於2019年簽訂「複合式聚落型地震防災監測預警系統」合作協議書後,歷經3年陽明交大土木工程學系分析相關監測數據及研究成果,「複合式聚落型地震防災監測預警系統」於2日正式掛牌開幕。

  • 國道邊坡無立即危險卻走山 交長:檢討監測方式

    國道邊坡無立即危險卻走山 交長:檢討監測方式

    受連日豪雨及日前地震影響,國道1號南下10.1公里處汐止段昨日上午發生邊坡走山,幸無人受傷,但一度造成交通回堵,交通部預計4日傍晚可修復。部長王國材今表示,該處邊坡被列為C級邊坡,代表「沒有明顯不穩定」卻仍然滑落,會檢討監測的方式。

  • 花東強震後換嘉南?文史工作者示警:這條斷層百年沒動了

    花東強震後換嘉南?文史工作者示警:這條斷層百年沒動了

    花東地區近日已經歷數百次地震,其中918規模6.8強震究竟是主震,還是與917規模6.4並列為雙主震,目前也尚無正確解答,有學者擔憂花東後下一次大地震恐發生在嘉南,因為該地多條斷層已超過數10年沒有動過。

  • 百年強震周期將至?專家:規模7以上災害性地震30年一次

    百年強震周期將至?專家:規模7以上災害性地震30年一次

    918台東池上6.8強震是當地49年來最大地震,之前還伴隨73個前震,地震一個接一個,外界紛紛猜測難道是百年地震周期將至,台灣地震科學中心主任馬國鳳表示,其實台灣每30年就會出現一次規模7以上的災害性強震。

  • 地震監測 嘉南地區是觀察重點

    地震監測 嘉南地區是觀察重點

     9月18日規模6.8強震是今年最大震,全台帶來許多災損,今天是921,外界猜測百年大震周期是否真的存在,中央氣象局表示,人類的地震觀測歷史只有200年,和數百年的地震周期相比相當短暫,正負誤差可能數十年;但強調,接下來嘉南地區才是地震監測的重中之重,因斷層長久未錯動,累積相當能量,未來地震活動若有明顯變化,會搭配地震前兆來觀測討論。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