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均價約的搜尋結果,共1,043筆
桃園市長張善政提出「桃園新矽谷,亞洲智慧新都」的願景,將桃園的產業潛力和航空的優勢結合,打造為創新的宜居城市。鄰近國道1號南崁交流道的南崁地區房市,由於交通便捷、生活機能完善,不僅有航空等產業的買盤支撐,更是「北客桃移」的首站。
全球經濟環境低迷持續影響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今年市場規模預估將低於12億支,同時,新機軟硬體規格更新進入飽和,故市場將關注焦點轉向折疊手機。TrendForce預估,2023年折疊手機出貨量達1,980萬支,年增率可望達55%,其中三星仍為折疊手機出貨王。
帶動新北房市的六大指標重劃區去年交易逾千戶,已漸成為新北房市發展的新興商圈,在發展逐步成熟下,平均房價多已坐5望6,新店央北更站穩6字頭,土城暫緩重劃區平均房價則還在4字頭,最為親民,交易量則以新莊的頭前重劃區一年成交逾300戶最為熱絡。
去年底遭蘋果砍單的歌爾股份,至今股價仍處於低氣壓當中,當前股價處於人民幣(下同)20元水平,市值約630億元,市值相較2022年1月初高點銳減7成、蒸發逾1,300億元。
受惠於美國可望避免災難性債務違約的樂觀情緒,本周原油價格可望收紅,為一個多月以來首見。
兩大期油周三(17日)同步翻揚且大漲近3%,來到一周多以來的高點,油價勁揚的主要原因,來自於美國債務上限協商取得進展,美國總統拜登和美國國會共和黨領導人麥卡錫周三強調,他們決心盡快達成協議,提高聯邦政府31.4兆美元的債務上限,避免將給經濟造成災難性影響的債務違約,緩解包括石油在內的大多數資產類別的負面負擔。
台中市消費力驚人、商場遍地開花,業績最強的台中新光三越及台中大遠百去年營業額合計超過400億,許多新案推動也以商場為行銷主軸,周邊房價強勢上揚,位於東區的三井LaLaport周邊房價4年多漲幅高達50.5%。
搶在母親節前夕,Sony 11日推出高階Xperia 1 V旗艦機,主攻高端市場。台灣索尼行動通訊總經理筒塩具隆強調,Sony非常重視高階市場,希望創造出差異性,尤其著重3萬元以上的手機市場發展。
由於鉛錠價格今年第一季均價,比去年同期每噸跌約193美元,國內鉛錠大廠泰銘(9927)第一季營收跟著年減13.86%,今年第一季每股稅後盈餘1.05元,年減18.60%,隨著美元強勢不再,鉛錠價格變動將回歸正常的市場供需。
傳統市場一直以來都是民眾重要的採買中心,因此與市場的遠近也是部分購屋族群重要的考量因素。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台北市十大知名的傳統市場周邊房價,發現有六個傳統市場周邊的住宅均價比所在行政區表現更為亮眼,顯現出傳統市場已不再是房價地雷,甚至對當地房價有著正向的影響。
今年大陸各地房地產極為冷清,過去曾因台商聚集而有「小台北」之稱的蘇州昆山市況冷清,2家地產開發商打7折促銷房產,卻遭昆山市政府以「擅自大幅度降價銷售」、「造成社會不穩定」為名施以重罰。
在大陸面板廠主導之下,5月份電視面板價格維持大漲走勢,50吋/55吋面板價格漲7美元,65吋以上漲幅更高達10美元以上。
今年大陸各地房地產極為冷清,過去曾因台商聚集而有「小台北」之稱的蘇州昆山市況冷清,2家地產開發商打7折促銷房產,卻遭昆山市政府以「擅自大幅度降價銷售」、「造成社會不穩定」為名施以重罰。
竹北市豐邑建設「豐采520」建案工地連續發生道路路基塌陷意外,427特斯拉轎車陷落天坑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網路上流傳「到竹北要減肥,不然會掉下去!」等笑話,竹北市預售屋價也出現下跌趨勢!
新北市三重、蘆洲及新莊地區屬新北發展較早區域,區內商圈林立、生活機能完善,並有新蘆線、環狀線及桃園機場捷運等3條捷運路線,吸引不少外來人口移居,其中位在三重的台北橋站由於距離北市僅1站,吸引民眾遷居置產,成為熱門捷運宅交易地點,而三重站周圍則是成交均價最高的地方。
新北市三重、蘆洲及新莊地區屬新北發展較早的區域,區內商圈林立,生活機能完善,並有新蘆線、環狀線及桃園機場捷運等3條捷運路線經過,吸引不少外來人口移居,此外,隨著北北基桃1200元月票7月即將實施,捷運宅更是購屋族群關注焦點。
新竹縣竹北市豐邑建設「豐采520」建案工地連續發生道路路基塌陷意外,427特斯拉轎車陷落天坑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網路上流傳「到竹北要減肥,不然會掉下去!」等笑話,竹北市預售屋價也出現下跌趨勢。
竹北市豐邑建設「豐采520」建案工地連續發生道路路基塌陷意外,427特斯拉轎車陷落天坑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網路上流傳「到竹北要減肥,不然會掉下去!」等笑話,竹北市預售屋價也出現下跌趨勢!
過往大眾對於日系車品牌Toyota的印象是物美價廉,屬於較為符合經濟效益的選擇,不過隨著原物料價格上漲及地緣政治因素衝擊,Toyota車款的價格也跟著提高,北美銷售總監Jack Hollis透露,今年新車交易均價肯定會超過5萬美元(約新台幣150萬)且有可能持續攀高。
美國14日公布3月零售銷售月減1%,遠遜市場預期,創2022年11月以來最大降幅;3月核心零售銷售月減0.8%,同樣遜於預期;零售銷售報告為美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帶來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