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基本面的搜尋結果,共3,401筆
經濟數據分析: 景氣燈號10月跌回藍燈。不過,國發會表示10月景氣分數和燈號回跌只是短期現象,這波景氣復甦動能較平緩,但還是持續好轉。預期智慧化科技應用持續擴展,以及歐美進入年底採購旺季提升備貨需求,有助帶動外貿表現,加上去年同期基期較低,11、12月出口應轉為正成長,11月景氣燈號將可以再轉為黃藍燈,景氣逐漸脫離谷底期。
有些人會透過在職場工作,觀察任職的企業基本面包括營運、財務能力,決定買賣這家企業的股票開發投資收入,甚至部分企業開放員工認購股票,提升員工的收入。
研究機構對全球央行2024年普遍預期是降息,美國估4碼左右,歐洲近期通膨數據放緩,及前次央行釋放暫停升息訊號後,降息預期也擴大,將有利非投等債後市表現,其中科技非投資等級債發行人基本面持續走強,後市表現可期。
台股28日盤中指數一度超越港股,為1998年8月中以來睽違25年3個月首見「黃金交叉」。金管會指出,台股今年漲幅達21.22%,在主要亞股中僅次於日股,且上市櫃公司前10月營收及獲利均創同期第三高,目前基本面尚稱穩健,將持續關注國內外經濟情勢。
市場觀察:美國通膨數據較預期溫和,讓市場抱持聯準會升息見頂、甚至2024上半年開始降息的預期,使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自5%回落至4.4%,投資市場情緒偏向好轉,促使資金急速轉向湧進股市,全球股市上漲動能強勁。
10月市場波動拉回,但有利基趨勢撐腰的各類主動式基金,仍相對受青睞,其中又以台股基金最具人氣,淨申購金額56.01億元、單月份定期定額達25.4億元,兩者均為居主動式基金的第一名。
台股上周缺乏主流下,僥倖周線連四紅。針對近期盤勢,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隨著財報陸續揭曉,加上稍早評價面與籌碼面的整理,部分如營運展望相對較差、之前跌深、或具有基期較低與籌碼面相對乾淨的族群,近期短線上相繼重獲部分盤面資金青睞,進而表現相對活潑;但也因為評價面一下子又被推高,亦面臨短線獲利調節的壓力。
上周來到今年7月份1,7400點以上的大量套牢區後,台股漲勢暫歇,華冠投顧分析師劉彥良認為,除了需要時間消化解套賣壓外,也要讓技術指標進行降溫,才有利未來挑戰萬八甚至是歷史高點。本周選擇的投資組合前兩大為基亞(3176)、華容(5328),再選入安克(4188)、信昌電(6173)與凱美(2375)。
台灣景氣脫離藍燈、電子出口年增率轉正、選舉行情升溫、半導體復甦腳步加快、外資回頭買超台股、內資積極回補。法人預估,明年美股企業獲利成長帶動,電子股多頭列車啟動,台股基金主動策略,明年績效有望脫穎而出。
受美債殖利率攀升與以巴戰事等影響,越南股市出現一波明顯修正,但11月美國聯準會二度停止升息,且提出升息尾聲言論,啟動強勁反彈,至10日大漲7.1%。根據當地券商預計,明年企業EPS預期年成長超過20%,有望為股市挹注動能,可視為長線布局時機,投信認為,定時定額布局越南基金績效可期。
印度基金今年來逐漸受市場青睞,據統計,今年以來18檔印度基金平均績效逾1成,即使印度基金近年已出現一大波漲勢,法人認為,印度股還有上漲空間。
依歷史資料統計,過去七次總統大選選前30日,台股漲多跌少,但若出現下跌,幅度較大;選後也是上漲次數較多,且平均漲幅明顯大過跌幅,法人推估,台股在選後不確定因子去除後,不論何人勝出,蜜月行情都有望創造台股新績效。
近期國際局勢震盪,諸多負面消息打擊投資人信心。投信法人建議,此階段可以股債多元配置,降低風險。
11月以來台股國際股市走勢翻多,加權股價指數漲幅逾7%,同期間台股基金表現更佳。統計在136檔台股基金中,超過4成、58檔基金漲幅逾1成。法人指出,隨美國再升息機會渺茫,台股又有基本面撐腰,而第四季為傳統的多頭旺季,台股後續表現值得期待。
半導體春燕來了,法人表示,上周台積電(2330)公布最新10月營收報佳音,為股價大添柴火,帶動上周五台積電ADR、費城半導體指數股價分別大漲6.36%及4.04%,技術面更一舉雙雙突破各自半年線重要關卡位置,意謂半導體股在基本面、技術面同步轉強訊號出現!
陸股基金可望回春。連續好幾年表現墊底的陸股基金,今年平均仍下跌逾1成,成為表現最差的股票型基金,但投信法人近期發現陸股基金三落底訊號顯現,即大陸政府政策面支持、籌碼面外資北向資金及大陸大媽錢到位、評價面是本益比已跌到相對便宜低檔區,A股後市可期。
統計110檔一般股票型基金與37檔一般型ETF基金績效來看,自今年以來至9月30日,平均報酬率各為39.79%與24.92%,法人指出,顯示主動式台股基金表現略勝一籌,可逢低布局國內股票型基金,或可採用定期定額策略,掌握市場走升投資契機。
疫情紅利結束,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 Consulting,今發布「2023年全球醫療器材產業趨勢與展望」,在長期高齡化結構下,看好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4833億美元後,仍可以年複合成長率6.7%的速度,至2025年達到5897億美元。
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印度、大陸、越南及印尼明年分別有6.3%、4.2%、5.8%、5%的成長率,可見新興亞洲經濟復甦仍相對堅實。而美國第三季經濟再超預期,年底經濟有望溫和擴張,有助舒緩強勁美元,且通膨增長率亦逐漸減低,預期企業違約率將受控,目前亞洲投資非投資級債殖利率達12%以上,加上經濟基本面持穩,可觀察布局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