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基隆港東防波堤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要蓋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地方人士和部分公民團體質疑造成基隆港波高「平均增加一倍」,台電駁斥此說法是「刻意局部擴大解讀」。試驗是僅在極端測試條件下,且發生機率不到1%,測試地點也在西防波堤開口區域,非為碼頭區。
要在基隆港港嘴興建的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遭到環團與航港公會聯合抗議,憂心有「滅港」之虞。台電今發出聲明,表示將透過「增加堤防有助提高港內水面靜穩」、「錯開商船進港時間並禮讓郵輪進港」,及「會同港務公司擬定LNG船進出港與繫泊作業規定」等三個方式,達到「港、站並存」。
台電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案,將興建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東移至白米甕砲台下方、基隆港東防波堤以西至外木山漁港間海岸並「填海造地」約14.5公頃,引多方批評將毀基隆海洋生態,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也說,填海造陸蓋四接將毀基隆海岸,若有更好方案台電須考慮,且須與民眾進行充分溝通,而非對基隆市民「情緒勒索」。
協和電廠改建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昨進行第4次環評初審,台電首度在會前召開記者會,宣布祭出衝擊面較小的「東移方案」,將填海造陸面積縮小逾2成。同時強調如果蓋不成,恐釀「北東(北市東區、新北板橋以東、基宜兩縣)大停電」。
環保署針對台電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的環評報告初審會議,於7日下午召開,會中台電提出了四接東移方案,將填海造地的位置東移至基隆港西防波堤外。對此,推動「基隆護海公投」的領銜人基隆市議員王醒之及「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發出聲明表示,台電的東移方案將影響基隆港經濟發展,卻執意不重做環評,罔顧程序正義,更罔顧能源轉型之「轉型正義」與「環境正義」。
環保署將在明(7)日以線上會議形式舉辦「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會議,遭到環團質疑環評的合法性,更表示四接東移方案會毀掉基隆港、破壞沿海生態,要求環評會退回重審。
由基隆市議員王醒之領銜的基隆護海公投,自6月1日開始第一階段提案後,不到10天就獲得2475位提案人連署,環團17日將第1階段提案書送交基隆市政府,並在基隆市政府前再次宣示守護海洋的決心。
基隆市區今早再現濃霧,港區一片霧茫茫,能見度不到200公尺,基隆港務分公司上午7時15分宣布封港,暫停船舶進出港口,為今年繼13日霧鎖基隆,兩周來第2次暫停船舶進出港口,造成一艘貨櫃輪「東方強」原定進港時間受到影響。
時任基隆港務局港埠工程處正工程司兼工務所主任的陳姓男子,因涉及工程弊案遭羈押29天,最後獲判無罪,陳男提起刑事補償,基隆地院審理後,准予補償新台幣14萬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