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報館的搜尋結果,共36

  • 十年一覺人間夢─我與人間副刊的因緣

    十年一覺人間夢─我與人間副刊的因緣

     通往人間之路,猶如基督教的「使徒之路」,是有志於寫作者必須經歷的修煉過程。通過它的考驗,才能在文壇揚名立萬,發光發熱。

  • 史話》重慶精神 浴血奮戰 不朽傳奇──改革中國報業的無冕王(四)

    史話》重慶精神 浴血奮戰 不朽傳奇──改革中國報業的無冕王(四)

    聯合版始終供不應求,經常上市一、兩個小時內就銷售一空,就連報販也買不到報,於是大報販抬高售價,小報販以更高的價格在街道兜售,有些異想天開,在碼頭和大街上收購別人看過的報紙,再轉賣他人,定價五分的報紙漲了一倍以上。為了舒緩亂象,七月一日開始增加數量,由兩萬多份提高到最高三萬八千份,每份定價由五分提高至六分,並函請憲警,取締哄抬價格行為。

  • 有國無人謀

    有國無人謀

     「無邊界記者」對世界177個國家或地區的「新聞自由」評分與排名,台灣去年第42名,今年退步1名,成為第43名,與阿扁總統執政時期的2003年第35名相比,落後8名,將來歷史上評比蔡英文與陳水扁執政良劣,根據這個國際硬指標,蔡總統是輸了!如果NCC年底將中天電視頻道撤照,明年台灣的排名又將如何?

  • 魏國彥》有國無人謀

    魏國彥》有國無人謀

     「無邊界記者」對世界177個國家或地區的「新聞自由」評分與排名,台灣去年第42名,今年退步1名,成為第43名,與阿扁總統執政時期的2003年第35名相比,落後8名,將來歷史上評比蔡英文與陳水扁執政良劣,根據這個國際硬指標,蔡總統是輸了!如果NCC年底將中天電視頻道撤照,明年台灣的排名又將如何?

  • 成舍我一輩子捋權勢虎鬚

    成舍我一輩子捋權勢虎鬚

     成舍我創辦報系和新聞學校,均以「世界」為名,可見他對世界主義如何推崇。國難迫在眉睫,他主張先要有民族主義,才能進到世界大同。他的世界主義因而暗合民族主義,立場與孫中山如出一轍。

  • 成舍我一輩子捋權勢虎鬚──看近代傳播洪流(五)

    成舍我一輩子捋權勢虎鬚──看近代傳播洪流(五)

    上海舊公共租界望平街,僅一百米的窄街,卻聚集了《申報》、《新聞報》、《時報》、《時事新報》四報,是民國時期的報業重鎮,全國輿論的中心,報人的避難所。《申報》起於1872年,終於1949年,為時七十八年。晚清《申報》初創時,社會上普遍鄙視報紙,認為是江浙落拓文人科舉落第的歸宿,生活清苦,名譽低下,「幾與沿門求乞無異矣」。民國以後,報人的社會地位逐漸提高,大報的老闆和主筆儼然躋身社會名流,有的甚至晉升為黨國要人,然而在小報販賣風花雪月維生的文人仍然聲名狼藉。

  • 清末推動公共圖書館運動

    清末推動公共圖書館運動

     維新運動人士對西式新式圖書館觀念的形成,並宣傳為當時知識份子接受,具有重要的影響。而影響所及不只讓社會民眾肯定藏書樓或圖書館的重要性;對日後清末朝廷當局實行「新政」預備立憲時,所頒布全國開辦圖書館事宜之政策,正代表著自鴉片戰爭至維新運動以來,對西方新式圖書館進行學習與推動的觀念及作法,已由民間提升至官方層次,從地方士紳至朝廷當局。

  • 近代圖書文化推手──清末推動公共圖書館運動(七)

    近代圖書文化推手──清末推動公共圖書館運動(七)

    由統治階層諸臣奏摺,也可看出此潮流迅猛發展情勢。如光緒22年(1896),吏部尚書兼官書局督辦孫家鼐在《官書局開設緣由》中說:「泰西教育人才之道,計有三事:曰學校,曰新聞報館,曰書籍館。……各國富強之基實本於是。」另在《官書局奏開辦章程》中列出官書局擬辦七項事情,其中「藏書籍」列為第一項,可見他對藏書的重視。他雖然提出「留心時事,講求學問者入院借觀,恢廣學識。」分析孫家鼐擬收藏書內容,可知他藏書目的並非為宣揚西學或新學,而是為保存中學和舊籍。孫氏的觀念正反映了清末部分官員奏設圖書館時,其主流思想仍以「保存國粹」為目的。此雖與西方新式圖書館的設立意義仍有不同,但在藏書的運用上,已由「以藏為主」,推而「藏用並重」,這對傳統士大夫在觀念上仍算有所突破。

  • 康有為「萬木草堂」師生共建書藏

    康有為「萬木草堂」師生共建書藏

     梁啟超於此時期受業於康有為,也於萬木草堂就讀。萬木草堂的「書藏」成為康有為研究中西學及傳授維新思想,學生接受維新事務的重要場所,對後來維新派人士積極從事創辦學會學堂的圖書館具重要的準備作用。

  • 近代圖書文化推手──康有為「萬木草堂」師生共建書藏(六)

    近代圖書文化推手──康有為「萬木草堂」師生共建書藏(六)

    19世紀60至90年代清廷為拯救垂危政局,發起以富強為目的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顧名思義是以引進和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創辦發展軍用工業、民用工業企業,編練建設新式海軍海防、陸軍,並培訓新型人才為中心。1840及1860年的兩次鴉片戰爭戰敗的衝擊,讓清廷部份人士意識需修改外交政策,瞭解外洋情況,培養人才。故於1861年成立總理事務衙門,1862年開辦同文館。並於1866年派遣第一批出國考察人員,成員由斌椿父子率同文館學生共五人組成。斌椿遊歷歐洲諸國半年回國後寫成《乘槎筆記》但所述圖書館者很少;另1868年8月清廷派出的首批赴洋官員為三位負責中國外涉事務的大臣──志剛、孫家穀及美人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另曾隨斌椿出洋的同文館學生張德彝隨行(但提前返國)。此次出訪回國後寫成《初始泰西記》及《使西書略》等文字,張德彝則留下《再述奇》的記述。其中部分有關西方圖書館描述,尤其張德彝對紐約公共圖書館的參觀描述「國人樂觀者,任其瀏覽,以廣見聞」,並翻譯紐約公共圖書館的名稱為「義社」,顯已觀察到其平民性及公共性的特質,此對推介國外的公共圖書館思維,應屬先驅。

  • 中國施壓馬國媒體矮化台灣惹議 民眾促罷看

    馬來西亞「詩華日報」日前一封內部聲明指出,應中國總領事館要求,新聞內容應避免「中港台」名字並列,須寫成「中國(包括台灣與香港)」,引發爭議,也有民眾發起罷看。

  • 報業電子化浪潮中求生存 兩報社合併成全美最大

    在傳統報紙產業式微並轉型數位化的浪潮下,美國兩大媒體企業5日同意以14億美元合併,成為全美國最大的報紙。未來該公司將在美國擁有超過260份日報和300份周報。

  • 大溪蘭室 變身老屋情報館

    大溪蘭室 變身老屋情報館

     長期在桃園大溪耕耘的台灣古厝再生協會,將大溪老街中山路上的百年老屋「蘭室」,改造成為「老屋情報館」,17日掛牌成立,將成為老屋保存、修繕、活化及故事採集的交流平台,提供更多老屋愛好者交流空間,也讓有興趣參與老屋修繕活化的民眾可以諮詢。

  • 大溪百年老厝蘭屋將變身老屋情報館

    大溪百年老厝蘭屋將變身老屋情報館

    長期在桃園大溪耕耘的台灣古厝再生協會,將大溪老街中山路的百年老屋「蘭室」改造為「老屋情報館」,17日正式掛牌成立,將打造為老屋保存、修繕、活化及故事採集的交流平台,提供更多老屋愛好者的交流的空間,也提供民眾老屋修繕活化的諮詢。

  • 李明賢:管制新聞查封報館?綠委腦袋到底裝啥

    李明賢:管制新聞查封報館?綠委腦袋到底裝啥

    法務部日前提出備受爭議的「國家保防工作法」草案,挨批「東廠法」遭行政院退回,今日「英」派綠委陳明文、羅致政、王定宇等人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訂定「反滲透法」,並要透過此法管制新聞傳播。國民黨發言人李明賢問「管制新聞、查封報館?民進黨立委的腦袋到底裝什麼?到底誰才是陳師孟口中的威權餘孽...」

  • 兩岸史話-認識那些民國律師們 報業自由前所未有(十二)

    兩岸史話-認識那些民國律師們 報業自由前所未有(十二)

     民國初年,共和、民主、自由等概念在民間迅速傳播,與此相應,各種政治黨派及其賴以發聲的報紙也是迅速成長,整個報界一片繁榮景象。

  • 傳廣西歹徒盜用他人身分來港犯案

    港媒報導,中國大陸廣西可能有歹徒盜用當地鄉民身分到香港犯案。

  • 2015文學迴鄉之6:宇文正

    2015文學迴鄉之6:宇文正

    【第六場】

  • 港專欄作家被停 又惹政治質疑

     香港媒體信報一名專欄作家今天質疑信報對他進行政治打壓,停掉他寫了9年的專欄,但信報否認有關說法。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