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境外僱用的搜尋結果,共05

  • 外籍漁工是勞工不是商品

    外籍漁工是勞工不是商品

     「勞工不是商品」(Labor is Not a Commodity)。國際勞工組織(ILO)於1944年《費城宣言》即立此核心願景。回顧中華民國勞權演進,從1929年公布《工廠法》;戒嚴時期禁止組織工會及罷工,乃至經濟奇蹟背後廉價勞工;自1984年公布《勞動基準法》逐年擴增適用職業別;1987年解嚴後民運捍衛權益,至今勞權發展之路堪稱成熟。隨經貿發展,我國遠洋漁業聞名全球,除平衡漁獲經濟及兼顧生態外,漁船上更考驗完善外籍漁工福祉之道。

  • 超國界法小教室:陳長文》外籍漁工是勞工不是商品

    超國界法小教室:陳長文》外籍漁工是勞工不是商品

    「勞工不是商品」(Labor is Not a Commodity)。國際勞工組織(ILO)於1944年《費城宣言》即立此核心願景。回顧中華民國勞權演進,從1929年公布《工廠法》;戒嚴時期禁止組織工會及罷工,乃至經濟奇蹟背後廉價勞工;自1984年公布《勞動基準法》逐年擴增適用職業別;1987年解嚴後民運捍衛權益,至今勞權發展之路堪稱成熟。隨經貿發展,我國遠洋漁業聞名全球,除平衡漁獲經濟及兼顧生態外,漁船上更考驗完善外籍漁工福祉之道。

  • 漁業署打擊人口販運 保障境外僱用漁工權益

    漁業署打擊人口販運 保障境外僱用漁工權益

    農委會漁業署今(7日)召開記者會,署長黃鴻燕表示,為落實打擊人口販運,保障境外僱用漁工之權益,已訪查遠洋漁船65艘、133名船員,協助境外僱用漁工取回護照7本、追回積欠薪資8340美元;針對船員無端被船主苛扣之押金(或保證金),漁業署也循管道追回1596美元。

  • 漁署新規 莊瑞雄:已配套讓漁民好過年

    漁業署僱用外籍漁工新規定20日上路,漁民擔心請不到漁工無法出港,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表示,今天已與漁業署協商配套措施,讓漁民年節期間可以出港捕漁,過個好年。

  • 外籍漁工 成21世紀新奴役制受害者

    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去年走訪印尼了解遠洋漁工在台灣漁船遇到的問題,24天內接獲9件案件,當中包括魚工死亡、欠薪、失蹤等,凸顯了台灣籍遠洋漁船常有漁工遭苛刻工資及無故受虐,卻求助無門,又境外僱用漁工未受勞基法保障,薪資契約由雙邊仲介合議,海上生命安全、工作權益甚至人權都未受保障的普遍情況。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