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增率的搜尋結果,共10,606筆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前4月全大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兆328.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口徑計算,較上年同期衰退20.6%,已是連10個月處於衰退區間。但減幅相比前3月衰退21.4%進一步收窄。稍早公布的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率5.6%,也比上月加快1.7個百分點。
觀察大陸前4月宏觀經濟數據,雖然與上年同期比較表現不俗、逐漸回升復甦,但據民生證券宏觀團隊分析,4月整體經濟與之前發布4月PMI、出口、通膨、房地產等數據方向一致,顯示第2季經濟成長動能較上季走弱;大陸財信研究院也指出,4月供需兩端的主要指標年增率雖然呈現多數回升,但扣除基期因素後,供需指標也顯示放緩,需求不足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凸出,整體經濟內生動力還不強。
全球9成發達經濟體經濟下滑,中國大陸表現亮麗,IMF再度上調2023年大陸經濟前景預測。經濟三架馬車中的外貿和投資,雖受全球復甦步伐放緩與外部需求疲軟拖累,但消費尤其服務消費已成為領頭羊。大陸服務消費和服務貿易相關產業連續成長10年,台灣則長期低靡不振。
陸港股市方面,本周將與各位分享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動向。2022年,中國全年快遞業務量達到1,105.8億件,收入達到人民幣(下同)10,567億元,年均上升2%,較過去數年增長達雙位數有一定落差。快遞服務平均單價由2015年的每件13.4元,下滑至2022年的每件9.56元,七年間形成價格下降趨勢,反映行業競爭激烈。
缺乏維生素D對健康造成的影響,近來受到許多討論,尤其研究也顯示維生素D與疫情的疾病嚴重率等有關,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缺乏維生素D的人,罹患「術後譫妄症」是正常人的1.5倍!
華南金控(2880)於26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公布2023年首季營運績效。華南金控第一季自結稅後純益50.01億元,年成長35.4%,每股稅後純益(EPS)0.37元,年化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10.59%、資產報酬率(ROA) 0.55%,整體營運獲利穩健。
醫材廠太醫(4126)今(26)日下午參加櫃買業績發表會時指出,接單滿載,今年展望樂觀,由於去年上半年的基期較低,預期年增率表現會較好,去年下半年基期已墊高,今年下半年的年增率將變緩。
遠東銀(2845)今(26)日召開線上法說,受惠股債市回穩帶動金融交易淨收益反彈,2023年首季稅後淨利年增28.54%,每股盈餘0.21元。展望後市,遠東銀目標維持穩健成長,並預期金額較大的壞帳案均可望在今年解決,完成後可望使逾放率明顯下降、可優於同業水準。
華南金(2880)今舉行法說會,首季自結稅後淨利50.01億元,年增35.4%;淨收益142.76億元,年增14.5%。每股盈餘(EPS) 0.37元,淨值回升到1928.7億元,年化ROE 10.59%、年化ROA 0.55%。
台股多頭火種正式點燃,加權指數本周漲勢剽悍,市場抽籤熱潮也再起,素有「小台電」之稱的汽電共生大廠台汽電(8926)近期展開上市增資,26日起開放公開申購,每股承銷價30.31元,以盤中最高價52.2元計算,投資人抽中1張將可現賺近2.19萬元,報酬率逾72%。
再生晶圓暨晶圓薄化廠昇陽半導體(8028)今(26)日召開股東會,通過2022年財報及盈餘分派案,並完成1席董事補選,由半導體設備廠均華董事長梁又文當選。展望2023年,公司將持續擴增再生晶圓產能,配合晶圓薄化業務好轉,營運可望逐季向上、維持穩健成長。
商業火險近四年損率逐年遞增,據保發中心統計,從2019年的27%,到去年損率已近60%,創歷史新高,再保合約容量緊縮,預估商業火險平均費率至少調升2成~3成。產險業者表示,商業火險費率調整,都在金管會嚴格掌控中。
俄烏戰爭後,中俄經貿顯著增長,尤其人民幣與盧布的雙邊本幣交易更是快速激增。對此俄羅斯最大銀行、俄羅斯儲蓄銀行行長兼董事長赫爾曼格列夫表示,隨著疫情後中國經濟重啟,積極促進投資增長,今年中俄貿易人民幣交易量料將增長十倍。
彩晶(6116)舉行股東常會,會中通過去年財報、虧損撥補案、並且補選一名獨立董事。會後副總經理吳許合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第一季已經落底,第二季會比第一季好,部分產品價格也調漲,下半年會優於上半年。今年手機、平板需求回落、成長有限,電動車帶動座艙顯示升級,車載面板市場出貨量和出貨尺寸都增長,預估今年營收占比將大幅成長到29%。
歐亞經濟聯盟第二屆歐亞經濟論壇在當地時間24日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開幕,主題為「多極化世界中的歐亞一體化」,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視訊出席全會開幕式致詞指出,中方希望共建「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走深走實,各國團結協作,攜手開創亞歐合作新局面。
蔡英文總統520談話時提到加薪與減稅,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距離上一次調整綜所稅免稅額等減稅機制,至今年4月物價指數累計上漲幅度已達到4.7%,的確是很有可能再調整免稅額等減稅機制,不過仍要看主計總處10月所公布的實際數據計算。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資訊中心)近日聯合中國多家醫院和大學,研發新一代試管嬰兒技術,相關成果5月8日在《細胞研究》期刊發表。透過使用表觀遺傳信息,即DNA甲基化指標來優選胚胎方法(PIMS),讓水準優良的胚胎臨床檢驗活產率達到72%,遠高於當前全球輔助生殖活產率不足30%,有專家推測,PIMS技術推廣可使大陸每年多生育10萬名以上嬰兒。
升息加上各管制措施發酵,房市冷颼颼。中央銀行25日公布4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其中購屋房貸餘額9兆4,480億元、月增331億元,餘額雖再創歷史新高,但年增率續下滑至4.72%,創2018年9月以來逾四年半新低,且年增率已連13個月下滑。
受食品價格持續飆漲影響,英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8.7%,降溫速度不如預期並居七大工業國(G7)最高,且核心通膨不降反升。顯示通膨壓力依然沉重,推升英國央行6月例會可能繼續升息的預期。
今年總體經濟放緩,我國出口已連八黑,主計總處下修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對於今年經濟成長率能否「保2」,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24日在立法院財委會答詢時表示,製造業去庫存調整時間延後,先前預測在第二季可結束,現可能延後至第三季,預期景氣在第四季才會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