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增量改革的搜尋結果,共19筆
1979年開始的大陸經濟改革,實行了符合當時社會情勢的經濟發展策略,鄧小平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事求是地推動經濟改革,例如放寬農業政策,在農村實行「包產到戶」,容許個體經濟,提出「辦好集體經濟,盡量發展個體經濟」的方針。改革價格制度,部分商品容許買賣雙方自由議價。
大陸證券市場註冊制改革有望全面實施。大陸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日表示,在經過上交所科創板、深交所創業板兩個板塊的試點後,大陸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將選擇適當時機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著力提升資本市場功能。
今年10月大陸將在北京召開第十九屆五中全會,該會議上將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畫(2021-25年)綱要」。十四五規畫是2020年下半年最為重要的政策,這次在編制過程中遇到和前幾次五年規畫制定中前所未有的變化,國際秩序重構、新冠肺炎疫情等對此次規畫制定方向、實施方式等產生重大影響,目前正在加速編制中。
不久前,大陸駐澳公使王晰寧在澳洲電視節目的言論,受到海外輿論關注。毋庸諱言,新冠肺炎疫情在大陸的爆發,自然再度引發西方對大陸政治體制的固有偏見。
在台灣,我們熟知的加值型營業稅,就是國際上所說的消費稅。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2018年的平均消費稅稅率達19.3%,接近20%。在約30年間,消費稅在已開發國家稅收中所佔比重提高了近一倍。 今年10月1日起,日本的消費稅率也從8%又提高至10%。
上周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一系列宏觀經濟統計數據,結果各項數字遜於外界預期,也讓投資人對於今、明年大陸經濟下探風險提高警覺。對此,瑞銀投資銀行最新發布的《20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指出,2020至2021年大陸的經濟「下行壓力猶存,增長逆勢走穩」,而其中最大的風險就是來自中美貿易戰的高度不確定。不過,也有法人認為,大陸政策紅利正蜂擁而至,激發陸股市場活力,有關宏觀經濟的疑慮,是風險,也是機會。
上周五(29日)是今年第1季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儘管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在經濟增速放緩、英國脫歐、中美貿易戰等不確定因素干擾下,依然維持總體上漲的局面,尤其是深證成指在2019年首季大漲36.84%表現最出色,不僅季漲幅高居全球第一,且與創業板指、上證綜指包辦全球股市漲幅前3名,A股表現可謂「牛冠全球」。
去年當選法國總統的馬克宏,原來挾著高人氣青年政治家的光環,多數選民將改革與重振法國的希望寄託在其身上,不想馬克宏的民意支持度竟在過去一個月爆發的黃背心運動中徹底暴跌,從當選時的66%在短短一年半期間驟降至如今僅剩18%,逼近法國史上最不受歡迎的前總統奧朗德。當前法國議會正醞釀對馬克宏提出不信任投票,馬克宏正面臨一場難以收拾的執政危機。
科創板建設不僅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中國資本市場實施增量改革、實現一系列制度性突破的重要歷史性機遇。建設科創板,應當緊緊圍繞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等理念,提升市場包容性和對創新的支持,在上市、發行、交易等一系列制度上深化改革,進而推動整個資本市場的全域性革命性變化。
年金改革引發民眾抗爭,蔡英文總統譴責抗爭行動是「脫序行為」,要求警方處理。同樣是抗爭行動,同樣訴求公民不服從,對照太陽花學運和反年金改革行動,蔡總統和民進黨的態度有著180度的轉變,一個被視為造反有理,一個被當成不公不義,其中轉折的道理何在?
南方電網近日編制《南方電網公司關於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發揮改革牽引作用,加大各項改革統籌落實的力度。
人民幣資本專案開放,是大陸金融改革的重要方面。到目前為止,這項改革保持著主動、漸進的節奏,基本策略是先推行預期收益最大、風險較小的改革,後推行風險程度較高的改革;先推進增量改革,後漸進推進存量改革;先推行有真實交易背景的改革,再推行帶有投機性需求的改革。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今年將全面推展營改增,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顯著減輕企業稅負,且增值稅分享比例要在全面推展營改增後做合理適度調整,引導各地發展優勢產業,增強地方財政造血功能。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第3季GDP年比增長6.9%,為6年來最低增速,但仍在「7%左右」的官方年度目標範圍,9月工業增加值年比增速5.7%,為今年3月以來最低,前9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僅10.3%,創2000年12月以來新低。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8日公布《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持續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盤活存量、優化增量,即可有效調節與提供流動性,人行指出,由於目前各類貨幣政策工具都有較大空間,因此「無需以量化寬鬆大幅擴張流動性水平。」
中國大陸11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3,創近8個月新低,各分項指數均出現一定回落,且10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轉負,均顯示經濟仍存在下滑壓力。
中國大陸候任總理李克強十八大閉幕6天後,發表自己在今年3月全面執政的第一份施政演說強調,改革還是中國最大的紅利。中國即將走馬上任的新政府班子要善於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利益預期上作調整,同時穩妥推進存量利益的優化,更加注重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使所有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應有利益。
北大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昨在「北京.夏合研討會」上,提出以「增量改革」(incremental)方式處理兩岸議題。他認為,大陸經濟改革現在強調的是創新思維,因此兩岸也可借用「存量不變情況下,以漸進增量改革方式」,來面對未來的議題。
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上半年,大陸在金融領域先後推出了兩個重要的嘗試動作。3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日前《珠三角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也獲得了批准,改革的力度、廣度應該超過了溫州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