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壽險新契約保費的搜尋結果,共219

  • 銀行保單銷售 掉了四成

     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銀行今年不賣保單改賣美債,對壽險新契約保費貢獻下滑。壽險公會統計,前八月銀行通路貢獻新契約保費僅1,684億元,比去年同期少1,319億元、減幅近44%,依此趨勢,全年銀行通路貢獻恐不到2,500億元,恐創2007年以來的17年新低。

  • 壽險新約保費 恐創17年最慘

    壽險新約保費 恐創17年最慘

     利率前景不明,資金轉往美債,加上投資型保單新制壓抑買氣,壽險8月新契約保費約485億元,今年已有三個月單月賣不到500億元,前八月累積新契約保費收入僅4,722億元,剩下四個月即便沒有衰退,全年新契約保費亦難破7,000億元,恐創下2007年以來的17年新低。

  • 壽險新約保費 連兩月衝破700億

     投資型保單停售潮帶動下,壽險業新契約保費「迴光返照」,壽險公會16日公布,7月壽險新契約保費近741億元,6月及7月都破700億元創14個月新高,前七個月新契約保費近4,2376億元,衰退幅度縮小到17%。

  • Fed不鬆口 壽險新約保費恐探17年新低

    Fed不鬆口 壽險新約保費恐探17年新低

     美國聯準會如市場預期升息1碼,且未排除9月繼續升息的可能,對壽險業業績是「雪上加霜」,美元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就算已拉上4%,仍是不敵美元定存及債券,上半年衰退幅度恐逾3成,投資型保單7月新制上路增添銷售難度,也難有起色,壽險全年新契約保費恐不到7,000億元,創17年新低。

  • 壽險業務員 7月上看21萬人

    壽險業務員 7月上看21萬人

     壽險大軍有望「止跌回升」。國泰人壽與富邦人壽兩大龍頭上半年積極增員,富邦人壽前六月登錄業務員人數淨增982人,國泰人壽上半年也淨增364人,今年銀行賣保單力道大幅銳減後,壽險公司業務員戰力提高,7月有望挑戰重回21萬人大關。

  • 銀行改賣美債 業務員躍壽險銷售主力

     金融市場波動、升息趨勢持續,銀行不賣投資型保單,改賣高利美債,6月銀行通路占整體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僅28%,壽險業務員戰力大幅提升,光是國泰人壽業務員單月就賣逾180億元,業務員加上傳統保經代6月新契約保費占率逾7成,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15年來最高占比。

  • 新契約保費 16個月首見成長

    新契約保費 16個月首見成長

     投資型保單新制7月將上路,已出現搶購潮。5月壽險新契約保費估逾600億元,是16個月來首見成長,主要是5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可望超過200億元,甚至可能逾250億元,比4月成長近4成,帶動壽險業5月新契約保費回升,恢復久違的業績成長動能。

  • 壽險新契約保費 17年同期新低

    壽險新契約保費 17年同期新低

     利率拼不過銀行,資本市場前景又不確定,讓壽險「吸金」困難。據壽險公會統計,3月壽險新契約保費668.67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32.7%,並創下17年來「最慘3月」,只高於2006年3月的440.3億元。

  • 銀行通路減賣 壽險2月新約保費 16年同期最慘

    銀行通路減賣 壽險2月新約保費 16年同期最慘

     升息趨勢下,銀行改賣高利債券,壽險搶不到錢,據壽險公會最新統計,2月新契約保費509.08億元,同比衰退20.8%,並創下2007年以來、16年最慘的2月,及2月續期保費878億元,也是11年來單月新低,代表分期繳保費沒有成長或保戶解約,當月總保費1,387億元,為2008年11月之後的單月新低,壽險新契約、續期及總保費三項都衰退。

  • 銀行賣保單縮手 壽險2月創16年同期最慘

    升息趨勢下,銀行改賣高利債券,壽險搶不到錢,據壽險公會最新統計,2月新契約保費509.08億元,同比衰退20.8%,並創下2007年之後、即16年來最慘2月,同時2月續期保費878億元,亦是11年來的單月新低,代表分期繳保費沒有成長或保戶解約,2月總保費1,387億元,亦是2008年11月之後的單月新低,壽險新契約、續期及總保費三項都衰退。

  • 金融3O 去年冷颼颼

     疫情及美國聯準會(Fed)暴力升息,導致全球股債雙跌,衝擊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保險國際業務(OIU)及證券國際業務(OSU)分公司,造成「金融3O」去年獲利表現,以OSU由盈轉虧最慘、OBU年減達22.1%居次,OIU獲利雖由虧轉盈,但因為呆帳變少,非業務大發,去年壽險OIU全年新契約件數僅成交三件、比前年的四件還少。

  • 壽險公司業務員跌破21萬

     農曆年後離職潮湧現,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1月底跌破21萬人次關卡。據壽險公會統計,1月廣義壽險業務大軍共有37萬5,467人,比前一個月還增加181人,但直屬壽險公司的登錄業務員單月則減少1,898人,人數降到20萬9,251人,創下近六年、共71個月來的新低人數。

  • 壽險新契約保費 元月急凍

    壽險新契約保費 元月急凍

     市況不佳加上最長年假,壽險1月新契約保費僅464.84億元,創2009年5月之後、即164個月來的新低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衰退近57%;往年1月都有停售效應遞延,及開門紅業績,近年除2021年因疫情業績僅980億元外,其餘各年多數業績千億元以上,今年更是2006年、18年來的最慘1月。

  • 前景不明 銀行保單銷售減速

     壽險新契約保費動能不足,原因之一是銀行通路銷售「減速」,因資本市場前景未明,銀行對銷售投資型保單態度持續觀望,1月僅賣30.5億元,創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近14年單月新低,加上保單利率拚不過優存利率,全月銀行保單銷售168.36億元,持續創16年多來低點。

  • 164個月來最冷 壽險元月新契約保費僅465億

    市況不佳加上最長年假,壽險元月新契約保費僅464.84億元,創2009年5月之後、即164個月來的新低保費收入,同比衰退近57%;往年1月都有停售效應遞延,及開門紅業績,近年除了2021年因疫情元月業績僅980億元外,其餘各年元月多數業績千億元以上,今年亦是2006年以來、即18年來的最慘1月。

  • 再拚神單?壽險看景氣吃飯

     今年壽險新契約保費是否能恢復成長?壽險業者意見不一,有人覺得去年只銷售7,730億元,基期低,今年應可挑戰成長20%以上,全年規模回復1兆元,但亦有人覺得資本市場動盪、銀行優惠存款利率比保單宣告利率高,投資型保單及利變保單銷售都有難度,若景氣不佳,全年新契約保費還可能再衰退。

  • 銀行賣保單縮手 15年來最低

    銀行賣保單縮手 15年來最低

     四大因素讓銀行2022年賣保單力道大減。利率急升,但壽險宣告利率跟不上;加上新台幣匯率波動,資本市場前景不明,及金管會對銀行賣保單加大監理力度,銀行通路2022年全年僅貢獻壽險新契約保費3,790億元,比前一年少2,233億元,衰退逾37%,也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後、15年來最低銷售金額,銀行占壽險新契約保費比重並跌破50%。

  • 縮手觀望!銀行賣保單創海嘯以來新低

    四大因素讓銀行2022年賣保單力道大減。利率急升,但壽險宣告利率跟不上;加上新台幣匯率波動,資本市場前景不明,及金管會對銀行賣保單加大監理力度,讓銀行通路2022年全年僅貢獻壽險新契約保費3,790億元,比前一年少2,233億元,衰退逾37%,亦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後、15年來最低銷售金額,銀行占壽險新契約保費比重亦跌破50%。

  • 壽險新契約保費 今年拚兆元

     升息、新台幣匯率波動、加上股債市變臉,讓壽險2022年全年新契約保費估僅約7,730億~7,760億元,是2007年之後、15年來的新低,比2021年少收約2,730億元,年衰退幅度逾26%,僅次於2020年疫情爆發時衰退28%的幅度。

  • 壽險11月新約保費 衰退逾47%

    壽險11月新約保費 衰退逾47%

     銀行通路縮手,壽險新契約保費大衰退。據壽險公會最新統計,11月壽險新契約保費467.63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近47.4%,幾近腰斬,前11月累計新契約保費7,191億元,年減近2,358億元,衰退24.7%,全年恐難逾8,500億元,確定創15年來最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