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壽險股的搜尋結果,共2,407筆
小編今天(8)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新光金周五(9日)改選在即,新光金的第三大外資股東挪威政府主權基金原已投票給公司派,卻傳出因挪威政府主權基金投公司派17席,大於應選的15 席,將被外資機構視為無效票。換言之,在挪威政府主權基金被視為無效票後,公司派面臨的情況恐更劣勢。
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7日主持其上任後首場股東會,南山人壽與多家大型壽險公司去年剛經歷淨值風波,核心系統境界改善仍未獲金管會認可,加上勞資爭議、上市進程等,即是股東提問最多、尹崇堯必須直面的四大問題。
南山人壽昨舉辦112年股東常會,潤泰集團少東尹崇堯首次以南山人壽董事長身分主持,面對小股東提問,尹崇堯表示,「上市是南山人壽的目標」,自接任董事長以來,一直朝上市方向努力與邁進,但過程、進度須取決於外在環境因素;尹崇堯也透露,自從來南山人壽工作,每天都是「戰戰兢兢」。
目前壽險公司「最年輕董座」尹崇堯,7日首次主持股東會,不同於父親、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霸氣,尹崇堯主持風格走溫文儒雅路線,面對股東、工會的連環提問砲轟,他全程保持風度、不動怒。
南山人壽今(7日)舉行股東會,近期多家壽險公布要發行長天期次順位債券,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在會中透露,南山人壽也正積極評估中。
南山人壽今舉辦112年股東常會,潤泰集團少東尹崇堯首次以南山人壽董事長身分主持股東常會,面對小股東提問,尹崇堯表示,「上市是南山人壽的目標」,接任董事長以來,一直朝上市方向努力、邁進,但過程、進度須取決於外在環境因素;尹崇堯也透露,自從來南山人壽工作,每天都是「戰戰兢兢」。
大陸去年底解封後經濟逐步復甦,壽險業投資大陸資本市場亦終結連七季減碼。壽險業今年首季投資大陸股債金額止跌回升,但單季僅增加近23億元,第一季整體壽險業大陸投資為新台幣1,097億元,創下有統計以來史上次低紀錄,與去年第一季相較,壽險業大陸投資金額仍呈現「腰斬」,顯示壽險業目前仍處於觀望態度。
公股金控研究部門統計,目前大盤股價淨值比為2.07倍,較金融保險股價淨值比1.37倍,仍差距0.7倍。由於美國聯準會5月升息後,最多6月再升息一次,就可能不會再升息,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有望回落,有利壽險淨值回升。
壽險業獲利壓力可望減輕。台股回穩,壽險業可望於5月增加實現股票資本利得,台股部位也還有2~3%的加碼空間。同時,新台幣5月續呈趨貶、台股同月漲6%,讓近期深受於避險成本飆漲所苦的壽險業,終於可以喘口氣。預估壽險國外投資資產若完全未避險,匯兌利益5月可有千億元,加上保險局擬今年上半年暫緩利率風險加壓,可望挹注上半年壽險業獲利表現。
受惠股市回穩與債券利息收入增加,五大壽險今年首季避險前經常性收益率(Recurring yield)已回升到3%以上。壽險業第一季積極加碼配息率高的個股,像是電信三雄、金融股,預估下半年現金股利入帳後,可望再度提升今年經常收益率。
壽險業雖出現史上首見連續三季資金淨流出,但壽險業者分析目前不至於出現流動性危機,主要依據三大原因,一壽險現金仍處於高水位,首季現金與約當現金近1.27兆元;二現金流入不只有保費,投資的利息收入也可支應保險給付;三保單宣告利率緩步調高,可望增加利變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流入。
台美利差擴大,壽險前四個月避險成本突破1,100億元,應是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加上國外股債行情不佳,前四個月壽險業扣除避險成本後,海外淨收益僅剩下1,583億元,比去年同期少掉高達3,242億元。
都是避險成本攀高惹的禍。新光人壽首季國外投資投報率僅1.6%,冒風險投資反而比不上現金投報率1.7%,同時因為債市無利可實現,首季新壽實現股債資本利得僅30億元,年減高達7成。
台美利差持續擴大,避險成本太高,拖累股債資本利得較去年同期減少高達7成,導致新壽首季稅後虧損112.4億元,拖累新光金稅後呈現虧損90.3億元。不過,新光金認為,台美利差接下來要再持續擴大的機率不高,加上外匯準備金新制上路,預估今年避險成本會較第一季下降。
股債雙跌,壽險業隱含價值去年出現近2成衰退。外資法人最重視的壽險業隱含價值(EV),隨5月各家金控法說會陸續召開而揭露,去年連續三大利空,年底壽險業EV較2021年下滑,龍頭國壽EV更跌破兆元大關,本周開發金、新光金法說會登場,法人同樣關注旗下中壽、新壽的EV下滑情況。
生活在萬物齊漲,薪水難漲的時代,如果擔心退休金不夠用,除了自提勞退金,富邦金(2881)旗下富邦人壽建議退休準備要「提好提滿」,近日推出台幣計價「富邦人壽合利富貴利率變動型終身保險」,具有壽險保障、有機會創造雙金流、資產累積三大功能,在合作金庫首賣,協助客戶建構樂退生活。
避險成本飆漲,國泰人壽首季雖趁股債市回升,積極實現資本利得,獲利表現仍受衝擊。但國壽認為避險成本可望持續改善,估今年全年避險成本可維持在1~1.5%,為控制避險成本,短期內國壽會伺機加碼新台幣計價投資美債的國內ETF。
金控獲利已露曙光,國泰金控26日法說會指出,子公司國泰人壽今年損益兩平點預估可降到3%以下,獲利機率提升;國泰世華銀受惠升息放款淨利差增加,且放款雙位數成長、首季財務操作亮眼,國泰產險亦走出防疫險陰霾,4月獲利回到正數。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表示,將力拚獲利「一季比一季好」。
股市多空交戰,國銀及券商自營部位成護盤要角。金管會23日公布銀行、保險及證券自營的股債部位,國銀及券商已連續四個月加碼台股,今年前四月累計加碼股票、主要是台股,逾726億元,投資大戶的壽險業今年則因避險成本高漲、獲利壓力沉重,前四月減持股票約360多億元。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是否告終仍有不確定性,激勵國際美元指數走強,加上台股修正,外資操作轉趨觀望,加上壽險領軍買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23日一早貶回30.7元價位,終場收在暫時收在30.748元、貶7.1分,終止連三升,總成交量15.44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