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夏普最大股東的搜尋結果,共19筆
誠美材(4960)延攬前鴻海集團面板事業核心成員、現任夏普集團董事許庭禎擔任誠美材料董事,4月11日起生效,藉由許庭禎在面板業多年豐富的經驗,協助誠美材未來整體營運,強化公司治理。
鴻海(2317)集團旗下夏普(SHARP)宣布,為強化產品銷售管道,子公司台灣夏普(STE)將斥資9296萬元(約3.3億日圓)取得震旦電信發行新股,將持股比重自33%提升至40.09%,成為震旦電信最大股東,使震旦電信成為台灣夏普旗下子公司。
鴻海入主日本家電品牌廠夏普(Sharp)後訂下積極銷售目標,繼去年底夏普成功重返歐洲電視市場後,外電報導,夏普上周具狀控告在美國的授權商中國海信,稱海信在美國販售低品質及低價液晶電視產品,嚴重損害夏普品牌形象,要求其停止繼續使用夏普商標、並求償1億美元。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去年底才成為夏普10代廠堺顯示器公司(SDP)最大股東,後來又在中國大陸廣州投資10.5代廠,讓部分人士質疑投資效益。媒體分析,強化電視代工業務、取得最佳經濟切割效率,以及預防關稅保護主義等3大理由,是郭董作此決策的重要關鍵,也展現他拚8K面板的企圖心。
鴻海旗下的夏普社長戴正吳今天對日媒表示,盼組「日之丸」(日本)聯盟共抗中國大陸、南韓勢力。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對於這項來自夏普的求愛淡定表示:「沒聽說」。
夏普還來不及召開股東會,宣布第一大股東鴻海(2317)就位,就已傳出大股東洗牌的消息,夏普近日公開的股東大會召集通知書中露出端倪,傳美國高通(Qualcomm)已悄悄將手中的夏普持股全數出清,拱手讓出第三大股東寶座。
「鴻夏戀」歷時4年多的波折,鴻海、夏普終於在2日正式簽約,攜手合作。日本電視台NHK從2012年開始,貼身記錄郭台銘3年來的工作與生活,製作出紀錄片「郭董的進擊」。
鴻夏戀終於拍板,鴻海旗下面板大廠群創可望與夏普分工,甚至將來有機會因此提升技術,台股因國際股市走弱早盤重挫逾百點,群創今天開盤後股價呈現相對抗跌。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有關鴻海入主夏普(Sharp) 一事,兩家公司正在協商有關夏普「或有負債」的問題,朝著鴻海出資將比當初預計金額少約1000億日圓的方向協商。
根據報導,有關鴻海入主夏普一事,鴻海正考慮等夏普2016年1至3月的業績明朗時,才會簽約。因此3月底以前幾乎不可能結案。也就是說,原本在2月25日夏普臨時董事會「決定」接受鴻海提案時即應畫上句點的鴻夏戀,至今漂流,難知歸日。
夏普周日否認有關社長高橋興三打算引咎辭職的傳聞,此事攸關鴻海能否成為夏普最大股東並直接掌控夏普,因此格外引人關注。
夏普昨(25)日決定接受鴻海收購案的消息傳出後,當天夏普股價呈現先揚後挫的劇烈震盪,盤中一度重挫逾20%,終場下跌25日圓,以149日圓價位收盤、下跌14.3%;顯示投資人對此一收購案心有疑慮。
夏普決定接受鴻海的收購案的消息傳出後,25日東京股市的夏普股價呈現忽漲忽跌的現象,最後以下跌25點的149點價位收盤。
爭買夏普,鴻海(2317)董事長郭台銘拚了,已赴日一周的郭董,日本行可謂是馬不停蹄,除了拜會日本官員允諾不裁員外,昨日又傳出密會夏普主要債權銀行瑞穗和三菱UFJ,承諾買下債權銀行所有、價值2千億日圓的夏普優先股。
夏普恐嫁錯人?帶著高額聘金的鴻海以及擁有主場優勢的JDI(最大股東為INCJ)都想入股夏普,夏普公司為進行重整計畫,加上三月份即將到期的高額債務,對新郎人選遲遲沒有決策,市場呼聲最高的JDI卻被唱衰,安倍政府顧問指出,即便JDI順利迎娶夏普,「夏普加上JDI」也只是「弱弱結合」,並不能達成改革夏普的目標。
鴻夏戀由於搶親者眾,再度淪入競相喊價競標的態勢,繼傳出鴻海擬以天價7千億日圓入主後,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Japan Display Inc的最大股東)」也拼了,鬆口對夏普援助金額擬加碼5成,達到3千億日圓,可謂是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鴻海與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即日本顯示器公司JDI最大股東)搶奪夏普面板部門大戰,繼昨天日媒《NHK》報導,鴻海集團上周已搶先一步,提交數個金援方案,甚至要全吃夏普的消息曝光後,今(17日)天又傳出,鴻海提議以超過50%的溢價收購夏普事業,其出資金額遠高過對手INCJ,最後鹿死誰手,預計明年元月底前可望拍板。
由台灣鴻海(2317)和夏普(Sharp)共同營運的堺市10代線面板廠「Sakai Display Product」(SDP)社長一職傳由鴻海派任的三原一郎出任,原社長廣部俊彥則轉任夏普顧問職,引發鴻海已拿下SDP主控權的市場聯想,不過經查,SDP社長換人做做看,只是依約每年輪替而已,對未來SDP營運應該沒有影響。
日本「讀賣新聞」(Yomiuri)未引述消息來源指出,夏普(Sharp)可能尋求三星電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加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