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外交文件的搜尋結果,共86筆
川普時期的世界對美國是極為不滿的。無論是競爭對手還是盟友夥伴都深受美對外政策之苦。而自拜登上台以來,美雖然在言論上有所調整,在實際行動上卻依舊讓很多國家認為,美外交政策並沒有從川普的道路上大幅轉向。從布林肯怠慢東協國家外長,只在從愛爾蘭飛以色列的飛機上嘗試接入會議卻讓各方尷尬等待的外交事故,到不顧北約盟友反對從阿富汗撤軍,讓北約在阿後勤徹底癱瘓,從迫使歐洲承擔對俄制裁的大部分代價,到以《通膨削減法案》大量補貼美國企業,讓夥伴國家的企業處於不利地位,等等。可以說,拜登政府在外交上同樣令各方不滿。
美國空軍發言人今天表示,21歲空軍國民兵(Air National Guard)泰謝拉(Jack Douglas Teixeira)涉嫌外流機密文件,其隸屬單位的2名指揮官今天遭空軍停職。
美國國防部百多份有關俄烏、中東、印太的機密文件於近期外洩到社群平台,其中不乏有些文件指出美國有監聽盟國之舉。對此,韓國官方11日表示,與韓國相關的文件多為偽造,韓國遭監聽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美媒引述美國官員說法稱,五眼聯盟(美、加、英、澳、紐)成員正要求華府對機密外洩一事做簡報。美國的盟國正分別向美國國家情報總監(DNI)辦公室、中央情報局(CIA)和聯邦調查局(FBI)討說法。
根據最新報告,近期遭外洩的超過百份秘密美國國防文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其實早已有大批文件在外流傳多時,只是直到最近才獲得廣泛關注。
大量美國有關烏克蘭戰爭、盟友的機密情資外洩,堪稱近10年來「最嚴重情報外洩」事件,先前有匿名美國官員稱,懷疑是俄羅斯或親俄份子所為,不過部分安全專家及美國官員如今又表示,外洩文件涉及的議題廣泛,他們懷疑洩密者可能來自美國。
美國《紐約時報》9日報導指出,美國司法部已對近日大量洩露的五角大廈機密文件進行調查,文件內容顯示美國具強大監視能力,不論是對俄羅斯、烏克蘭或韓國等盟邦,美方除已深入滲透俄羅斯的安全和情報部門外,同時也在密切監視烏克蘭最高軍事和政治領導,包括韓國在內的盟邦亦相同;分析指出,洩露的文件恐造成盟友對美國的質疑,並影響後續的情報合作。韓國總統辦公室昨日表示,將與美國進行必要的溝通。
英國外交發展大臣克萊弗利在當地時間13日於議會發表講話,為應對中國構成的「系統性挑戰」及加強對中國了解,英國將把培育政府工作人員「中國能力」的資金提高一倍,涉及普通話、中國外交、經濟和軍事政策等領域的知識技能。
大陸全國兩會這周末登場,今天下午由政協開幕前記者會打頭陣。今年採訪方式和去年一樣,雖然新冠疫情已經緩和,但是與會的代表、委員和採訪記者,仍須提前住進隔離飯店「閉環管理」。今年適逢中國政府換屆,新任外交部長秦剛如何闡述中國的外交政策,備受關注。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中方有關烏克蘭的立場文件表明,中國將與國際社會共同合作,中方下一步有何行動計畫?還有一些專家和外交官稱,中方的立場文件並沒有提出新的內容。對此,汪文斌稱,願意在中方發布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的基礎之上,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為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繼續作出自己的貢獻。
在美國總統拜登突襲造訪烏克蘭的隔日,中國大陸外交部21日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以下簡稱《文件》),闡述其對於當前國際政治環境的立場及區域安全倡議的整體看法,其中也指出「支持通過對話談判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這也是中國大陸繼發表《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後,再對當前全球局勢表達中國的立場,和美國較勁的意味濃厚。
在美國總統拜登突襲造訪烏克蘭的隔日,中國大陸外交部21日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以下簡稱《文件》),闡述其對於當前國際政治環境的立場及區域安全倡議的整體看法,其中也指出「支持通過對話談判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這也是中國大陸繼發表《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後,再對當前全球局勢表達中國的立場,和美國較勁的意味濃厚。
岸田內閣以「安保3文件」升級日本自衛隊的角色,應對中日關係惡化、台海緊張情勢升高態勢,中日關係陷入低潮。外務大臣林芳正未能依原先規畫訪中,去年11月泰國曼谷「習岸會」重啟的中日高層對話實質中斷,雙方對立有升高之虞。岸田將中國定位為美日的「核心挑戰」,「安保3文件」的「反擊能力」劍指中國,是依恃武力的安保戰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日前在德國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曾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做出相關介紹。中方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再過幾天就是烏克蘭危機1周年,中方將發表一份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
美國聯邦眾議院歷經議長選舉之亂後,共和黨人團結一致將矛頭指向總統拜登。白宮13日證實,拜登受新任眾院議長麥卡錫之邀,將於2月7日赴國會發表年度國情咨文演說,但與此同時,拜登也因「文件門」面臨來自共和黨議員的調查壓力,尤其質疑拜登次子杭特(Hunter Biden)可能接觸機密文件。
美國總統拜登私藏機密文件風波愈演愈烈。他創辦的智庫辦公室及位在德拉瓦州威明頓市自宅的車庫,陸續被爆出存有他任職副總統期間的機密文件,發現的時間點更早在去年11月期中選舉之前。司法部長賈蘭德12日宣布任命韓裔的前聯邦檢察官許景(Robert Hur)為特別檢察官,負責調查拜登不當處理機密文件的指控。
美國前總統川普的私人俱樂部海湖莊園去(2022)年被搜出大量政府機密文件,總統拜登才痛批他「不負責任」,如今拜登的私人辦公室也發現約10份拜登擔任副總統時期的美國政府機密文件,據傳當中甚至有文件屬於「最高機密」。
在2022年中美大國競爭的背景下,作為第三方的日本會如何與中國相處?時隔3年,中日兩國領袖於11月17日在泰國亞太經合組織峰會(APEC)上舉行了面對面的首腦會談。就在今年夏天,日本譴責中國在台海軍演時將導彈射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EEZ)。與此同時,北京對東京加入七國集團(G7)指責中國對台軍演亦表示強烈不滿,認為日本在中日關係的原則問題上對美一邊倒,取消了原定舉行的中日外長會晤。本次的兩國首腦會談,雙方確定了穩定雙邊關係的5點共識,有助維護中日高層的外交溝通,切實管控下行的雙邊外交關係。
依據日本外務省最新解密外交文件,1991年時任首相海部俊樹訪中,與當時大陸國務院總理李鵬會談,雙方均表示無需擔心彼此構成軍事威脅。當時中日關係因「六四事件」陷入低點,李鵬與海部試圖以「互不構成威脅」及妥善處理「歷史問題」建構信賴關係。但30年來,不僅「歷史問題」無解,中日戰略安全矛盾日益升高,雙方軍事支出不斷攀升,日本防衛預算2027年若如期達到GDP的2%,將超越印度及俄羅斯,成為世界第3,僅次美、中兩國,日本和平憲法第9條形同具文。
近幾年來,為因應美軍與日本在琉球與東海的演習活動,中共大幅加強了在日本周邊海空領域進行演練與武裝巡航,中日關係已到了箭拔弩張的地步。日媒這幾天連續公布了數件日本外務省最新解密文件,涉及1991年兩國總理會談時有關「不構成對方軍事威脅」的相互保證,並因此促成日本天皇首次訪華的外交秘辛。其中日本計劃在海灣戰爭期間派自衛隊與撤離難民的問題,更被北京解讀為有意為干涉台灣問題,顯見要解決兩國錯綜複雜的關係確有極大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