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外債額度的搜尋結果,共10筆
三原因讓大型壽險放緩國外投資速度。六大壽險公司約還有逾新台幣3,900億元國外投資額度(不含國際板債券),但台美利差持續擴大,加碼投資恐讓明年增加的避險成本,吃掉債券利息;二美元保單近期解約較多,美元現金部位亦吃緊,沒有多餘現金可投資;三部分公司投資國際板債,已近滿水位,大型壽險公司近期加碼國外債將「減速」。
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China Practice會計師劉中惠表示,若在陸台商復工後需要現金流,對外借款應留意法規限制,若不想被對外增資的法規綁住,可考慮「關係企業間借貸」。
大陸各地近期陸續積極復工,但面對市場銷售下滑、應收帳款收回風險提高、屆期債務待償付、工資與租金等大量固定成本,嚴重考驗大陸台商現金水位管控能力。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劉中惠表示,若台商考量時效性與資金成本,又不想增資被綁住,或可選擇「關係企業間借貸」這條路應應急,但需同時留意借款金額限制。
海外債券需求日增,國銀可買賣的額度卻太小,為此金管會決定大鬆綁。銀行局主秘童政彰9日宣布,將放寬銀行兼營債券自行買賣時持有同一債券的額度,由現行指撥營運資金(類似股本)的20%,擴大到銀行核算基數(接近淨值)的10%,即單一銀行買賣海外債額度由1.6~4億元,擴大為150~310億元,10日公告後生效。
中國大陸《外商投資法》將於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表示現行外資三法(《外商獨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下稱「外資三法」)即將予以廢止(雖仍有豁免期間,近期的一些修法活動顯示已著手清理部分與《外商投資法》有衝突的內容)。
國銀也可以成為投資國外債券的「大咖」。金管會3日公布,放寬銀行兼營債券自行買賣時持有同一債券的額度,由現行指撥營運資金(類似股本)的20%,擴大核算基數(類似淨值扣轉投資)的10%,單一銀行額度由2~6億元,擴大為100~200億元,讓銀行購買單檔債券由「小咖」變「大戶」。
熊貓債券今年前3季發行規模達779億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台灣寶島債券及香港點心債券發行卻同步萎縮。點心債連續兩年腰斬後,相較2014年發行巔峰2053億人民幣,可謂大幅萎縮。這也是熊貓債券自2005年9月初次獲准發行以來,年度發行量首次超越點心債券。「熊貓是否會吃掉點心」,已成為近來國際投資圈最火紅的話題。
路透引述多位消息人士透露,為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考慮複製推廣上海自貿區所採用的外債管理辦法至全國,也就是取消外債規模審批,改為按照企業資本金的一定比例自行決定對外發債。
金管會24日宣布鬆綁寶島債專業板投資人資格,金管會證期局主祕周惠美表示,過去寶島債投資者限定在專業機構投資者,為了活絡離岸人民幣去化管道及擴大寶島債券市場規模,26日起將放寬資產新台幣3000萬以上專業投資者可進場。
金管會昨日宣布,開放國內公開發行公司赴海外發行人民幣計價的普通公司債,意即未來母公司即可赴海外發行人民幣債券,不用再透過海外子公司。金管會並且表示,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若有足夠人民幣存款,應優先投資上述發行之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