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外匯儲備的搜尋結果,共272筆
中國人民銀行今公布,上月底中國外匯儲備為3.184兆美元,較去年12月底增加568億美元,連續4個月增長。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30日到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外匯管理局考察,主持召開座談會。他強調,要進一步發揮金融支持宏觀經濟穩定作用,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水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高品質發展。劉鶴、何立峰參加。
阿根廷央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在周日證實,雙方已經啟動了貨幣互換(swap)協定,並承諾深化人民幣在阿根廷市場的使用。此舉也有助於阿根廷增加外匯儲備。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4日以視訊形式召開2023年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總結2022年外匯管理工作、分析當前金融外匯形勢,研究部署2023年重點工作,要求今年要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高水準開放,完善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
國際組織近期公布2022年全球中央銀行黃金淨買入量,已達1960年以來的最大量,到底是哪些國家的央行買入如此大量的黃金,引起市場普遍的猜測。分析人士認為,很可能是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金融制裁的事例讓中國感受到危機,因此中國央行加快出售美債同時購入黃金,以「去美元化」來避免遭到美國制裁所形成的金融風險。
俄烏戰火延燒迄今約8個月,美國及其盟友隨即施以空前制裁,包括凍結該國大半黃金和外匯儲備。此前歐盟提出將這些黃金和外匯儲備轉移至烏克蘭的想法,俄方指控西方此舉違反國際法,俄羅斯大量資產實則被西方「竊取」了。
由於連日來人民幣匯價持續走低創下2008年以來新低,中國外匯監管機構24日晚間對部分銀行持有人民幣倉位進行調查,以防止銀行惡意做空。
在美元匯率超級強勢下,中國為避免人民幣過度貶值而加強了干預力度,持續在外匯市場拋售美元。據銀行業消息人士表示,大陸的銀行除了大量出售美元之外,並結合使用交換交易(SWAP)來穩定人民幣匯率。
中國人民銀行昨公布,9月外匯存底較8月減少259.26億美元,降幅0.85%,至3.0290兆美元。創2017年以來新低,但仍高過市場預期。黃金儲備1047.24億美元,月減27.66億美元;黃金儲備6264萬盎司。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表示,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外匯存底小幅下降。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290億美元,較8月末下降259億美元,降幅為0.85%。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今年以來,外儲規模在5月及7月曆經兩次小幅回升外,一直呈震蕩走低態勢。另外,9月末外儲規模降至30290億美元,創逾5年新低。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旋風式訪台十九個小時,引發地緣政治的緊張,中國對台展開一九九六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軍演,四顆東風飛彈從台灣上空飛過,解放軍包圍台灣實彈演習,全世界都聚焦在台海情勢的演變,照理說,台股可能慘烈下跌,甚至崩盤。
由於全球主要金融資產價格上漲,中國7月外匯儲備大幅增加。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8月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40.71億美元,較6月末上升328億美元,升幅為1.07%。受惠RCEP紅利,大陸海關總署7日公布,今年前7個月,大陸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23.6兆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4%。
亞洲金融風暴滿25周年之際,亞洲各國金融面的表現,再度出現緊張情勢。6月中旬的數據顯示,包括泰國、印尼、韓國、印度的外匯存底規模,都創下一至兩年的低位,馬來西亞更寫下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位,與此同時,以日圓為主的亞幣貶值幅度也相當可觀,引來「金融風暴再起」的憂慮,亞洲金融新情勢的發展,值得進一步探討。
沈建光現任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位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芬蘭央行經濟學家。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公佈的全球外匯儲備構成數據顯示,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正在大幅增持人民幣做為儲備資產。在去年底的全球外匯儲備中,人民幣達到3361億美元,年增645億美元,也較2016年首度加入IMF特別提款權(SDR)的5年時間裡,增加了3.7倍。
盧布兌美元及歐元的匯率,在俄烏衝突發生之後一度大跌後大漲,盧布兌美元匯率今年以來已上漲約30%,成為世界上表現最強勢的貨幣。原因在於俄羅斯實施資本管制干涉、國際油價瘋漲和俄羅斯強迫外國以盧布支付天然氣進口費用,這讓盧布的升值幅度達到近年高點。
作為美國第二大債權國,大陸已連續第4個月減持美國國債,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呼籲,大陸的海外資產負債結構需要調整,為提高外匯儲備安全性,可採取減持美國國債、增加對戰略資源生產國投資、嚴格保護外國投資者在大陸的投資等。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今天(5月17日)公佈了4月份外匯收支數據。數據顯示,4月,銀行結售匯順差190億美元,與第一季月均水平相當,遠高於2021年同期水平;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順差162億美元,環比增長57%。作為衡量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的總量指標,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均延續順差格局。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全球百廢待舉,以美國為首的列強在布列敦森林(Bretton Woods)舉行會議,討論戰後世界金融秩序,決定以黃金本位(gold standard)的制度,各國發行貨幣必須要與黃金作為錨定,一直到尼克森總統在1971年宣佈了美元脫離金本位,從此開啟了美元霸權,奠定美元作為石油交易的標準貨幣。這樣的遊戲規則持續了40年,全世界超過59%的中央銀行使用美元作為外匯儲備。
美元在美國聯準會(Fed)加速升息、地緣政治因素等背景下持續走強,導致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貨幣持續走弱,加上大陸疫情拖累經濟動能,不少機構陸續調低人民幣匯率預期,其中瑞銀認為,未來幾個月有機會面臨「破7」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