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外匯管理局的搜尋結果,共89

  • 陸外匯管理局:陸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未來繼續保持穩定

    陸外匯管理局:陸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未來繼續保持穩定

    針對大陸外債情況,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28日公布相關數據,並表示,大陸外債主要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外債風險總體可控,預計未來大陸外債規模將繼續保持穩定。

  • 人民幣貶不停 專家:7.3是Q3最低價

    人民幣貶不停 專家:7.3是Q3最低價

     受到美元指數近期趨漲等原因,人民幣急貶受到關注。離岸人民幣兌美元15日盤中一度跌破7.32關口、創去年11月以來新低,近半個月趨貶已超過1700個基點。16日人民幣中間價報7.1986續下調218點,到晚間6點離岸匯價則在7.3199價位。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認為,7.3左右價位將是人民幣在第3季的最低點位,雖仍有一定波動,但將繼續在合理均衡水準保持基本穩定。

  • 外媒:中國要求銀行緩購美元 遏制人民幣貶值

    外媒:中國要求銀行緩購美元 遏制人民幣貶值

     為減緩美元等主要貨幣升值衝擊,路透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中國貨幣監管部門正要求一些商業銀行減少或延後購買美元,以遏制人民幣貶值趨勢。

  • 中方外債規模合理 陸外匯局:結構優化風險可控

    中方外債規模合理 陸外匯局:結構優化風險可控

    針對當前大陸外債水準等議題,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21日表示,從宏觀角度看,中方外債總量是合理的,結構也在不斷優化,風險是可控的;從微觀層面看,市場主體更加理性,跨境融資調整幅度適度、平穩。

  • 陸外匯管理局:中國外匯市場有基礎有條件保持平穩

    陸外匯管理局:中國外匯市場有基礎有條件保持平穩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公布2月份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數據顯示,2月,中國銀行結匯1829億美元,售匯1848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入4702億美元,對外付款4740億美元。今年1至2月,銀行累計結匯3582億美元,累計售匯3575億美元﹔銀行代客累計涉外收入9159億美元,累計對外付款8846億美元。

  • 陸2月外匯存底3.13兆美元 較上月降513億

    陸2月外匯存底3.13兆美元 較上月降513億

    據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統計截至2023年2月底,大陸外匯存底規模為3兆1332億美元,較1月底下降513億美元、減幅1.61%。

  • 李克強考察大陸央行 籲推進金融支持經濟穩定

    李克強考察大陸央行 籲推進金融支持經濟穩定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30日到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外匯管理局考察,主持召開座談會。他強調,要進一步發揮金融支持宏觀經濟穩定作用,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水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高品質發展。劉鶴、何立峰參加。

  • 1月PMI報喜 瑞銀預估大陸經濟Q2反彈

    1月PMI報喜 瑞銀預估大陸經濟Q2反彈

     大陸國家統計局1月31日發布最新數據,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1%,比上月大幅上升3.1個百分點,也是連續3個月運行在50%以下之後重回擴張區間。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1月份PMI大幅回升且重回榮枯線以上,表明經濟回暖走勢強勁。其中指數提高3.1個百分點,是2020年3月後的最大升幅,反映疫情防控政策積極調整後,經濟成長動能快速展現。

  • 兩連升!陸11月底外匯存底漲至3.11兆美元

    兩連升!陸11月底外匯存底漲至3.11兆美元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發佈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大陸外匯存底規模為3兆1175億美元,較10月底上升651億美元,升幅為2.13%。根據《每日經濟新聞》指出,在經歷「兩連降」後,10月底外匯存底規模單月上升235億美元、11月底再上升651億美元,反向實現「兩連升」。

  • 鬆綁外資投入債市 匯出入幣種須一致

     為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債市,大陸政府18日公布新規完善即期結售匯管理,允許境外投資者透過結算代理人以外的第三方金融機構辦理。意味著正式在法規層面明確規定,允許境外投資者透過結算代理人以外的第三方金融機構,辦理即期結售匯。

  • 大陸前外匯管理局官員:短期資本流動驅動人民幣調整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認為,今年以來的人民幣匯率調整主要是資本流動,特別是短期資本流動所驅動,但第三季開始外資減持勢頭有所減緩;而穩匯率的關鍵是改善國內經濟前景,提振市場信心,其他手段無論是間接預期引導還是直接入市干預,都只是為經濟調整爭取時間。

  • 人民幣貶12% 學者:波動仍在承受範圍

    人民幣貶12% 學者:波動仍在承受範圍

     人民幣今年對美元貶值超過12%,昨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7.2081元,創2008年以來新低。市場認為是人行容許進一步貶值。曾長期任職大陸外匯管理部門的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人民幣目前波動尚在可承受範圍,若過度波動,人行有足夠實力干預。「至於什麼情況下人行會直接出手,投機者自己去想吧,因為人行沒有必要向投機者亮出所有的底牌。」

  • 人民幣匯價連續重挫 陸外匯管理局調查銀行是否惡意做空

    人民幣匯價連續重挫 陸外匯管理局調查銀行是否惡意做空

    由於連日來人民幣匯價持續走低創下2008年以來新低,中國外匯監管機構24日晚間對部分銀行持有人民幣倉位進行調查,以防止銀行惡意做空。

  • 陸9月末外儲規模30290億美元 陸外匯局:9月境內外匯供求延續基本平衡

    陸9月末外儲規模30290億美元 陸外匯局:9月境內外匯供求延續基本平衡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290億美元,較8月末下降259億美元,降幅為0.85%。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今年以來,外儲規模在5月及7月曆經兩次小幅回升外,一直呈震蕩走低態勢。另外,9月末外儲規模降至30290億美元,創逾5年新低。

  • 中國7月外匯儲備上升 今年增10.4%

     由於全球主要金融資產價格上漲,中國7月外匯儲備大幅增加。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8月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40.71億美元,較6月末上升328億美元,升幅為1.07%。受惠RCEP紅利,大陸海關總署7日公布,今年前7個月,大陸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23.6兆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4%。

  • 如何看人民幣匯率波動和未來趨勢?陸國家外匯局解讀

    如何看人民幣匯率波動和未來趨勢?陸國家外匯局解讀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今天(5月17日)公佈了4月份外匯收支數據。數據顯示,4月,銀行結售匯順差190億美元,與第一季月均水平相當,遠高於2021年同期水平;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順差162億美元,環比增長57%。作為衡量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的總量指標,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均延續順差格局。

  • 工商社論》從亞洲貨幣波動看新台幣匯率對策

    工商社論》從亞洲貨幣波動看新台幣匯率對策

     今年以來,主要亞洲貨幣出現的變化甚受矚目。市場傳出新台幣將重返3字頭之際,原本因出口貿易暢旺和俄烏衝突等因素,一度創下近四年升值高點的人民幣,近日大幅回貶,美元匯價回到疫情爆發前的水位;去年底前,因病毒引發市場動盪,吸引資金流入避險的日圓,由於日銀決定無限量購買債券、捍衛低利率,對美元匯價跌破130日圓,寫下2002年來的最低匯率。而持續性資金外流加上美國升息的衝擊,也讓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存廢再度引來討論。

  • 陸外匯存底 連三月下滑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公布,截至3月底,外匯存底規模為31,880億美元,較2月底下降258.33億美元,為連續第三個月下降。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表示,外匯存底以美元計價,匯率折算與資產價格變化引發的估值變化,是影響規模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

  • 大陸外匯存底3.21兆美元

    大陸外匯存底3.21兆美元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發布最新資料,統計截至2021年10月底,大陸外匯存底餘額為3兆2176.14億美元,結束先前連續2個月的下降走勢,較上月增加169.88億美元、升幅0.53%。同時伴隨10月外貿延續高景氣,大陸外匯交易員也預計,強勁的貿易順差會提振看多人民幣預期,持續的結匯需求也會增厚外匯存底的規模。

  • 終止2連跌 陸10月外匯存底3.21兆美元轉正

    終止2連跌 陸10月外匯存底3.21兆美元轉正

    大陸外匯存底重回正成長。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發佈最新資料顯示,統計截至2021年10月底,大陸外匯存底餘額為3兆2176.14億美元,結束之前連續兩個月的下降走勢,較上月增加169.88億美元、升幅為0.53%。大陸外匯交易員預計,大陸強勁的貿易順差預料會進一步提振看多人民幣的預期,而持續的結匯需求也會增厚外匯存底的規模。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