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外委會的搜尋結果,共190筆
美國檢方今天指控民主黨重量級聯邦參議員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收賄和勒索,並說在他家中起出金條和數十萬美元現金。梅南德茲遭起訴後暫卸參議院外委會主席職務。
近日,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委員會首度在官方文件上稱台灣為「獨立國家」,「擁有具國家地位所有資格」。此舉被形容是打破政治禁忌,引發議論。對此,美國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6日表示,美國國會不會跟進,華府對台立場不變。
波羅的海三國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訪問團今天抵台訪問,愛沙尼亞國會在網站公布訊息,強調將與台灣討論安全和防務問題,以及商業、貿易和經濟領域的夥伴關係。由於全球安全受到威脅,民主社會之間的合作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次訪問證明了對台關係的共同政策,這與歐盟的政策是一致的」。
數位部長唐鳳今(27)日接見率團來訪的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代表團,雙方就資安聯防、數位韌性等議題進行廣泛討論,期許未來台歐雙邊在數位領域能有更多的合作。
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AFET)代表團應我國政府邀請,將於7月25日至27日訪問台灣。外交部今天表示,訪團在台期間將拜會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等人,並將與我方相關單位討論外交事務合作及印太戰略,深化與我國及印太地區理念相近國家的關係。
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13日在口頭表決中通過《2023年台灣租稅協定法案》(Taiwan Tax Agreement Act of 2023),此一法案旨在授權拜登行政當局與台灣協商並完成美台之間的租稅協定,以鼓勵美台雙邊貿易投資,並避免雙重課稅給企業和個人帶來的財務負擔。我財政部官員14日表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協商過程可能長達3年。
隨台美雙邊貿易日益熱絡,美國國會呼籲洽簽租稅協定聲浪日益高漲。參議院外委會今天通過法案,授權美台洽簽租稅協定,以處理雙重課稅問題,促進貿易投資。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21日將召開工作會議,審議先前因單一議員杯葛被迫延審的「台灣租稅協定法案」。提案的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日前表示,有信心法案會獲兩黨強健支持。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8日通過法案,要求行政部門推動政策,取消中國在許多國際組織中具有的「開發中國家」地位,以剝奪其享有的特殊待遇。參院外委會另通過《保護台灣與國家韌性法案》,要求美國聯邦機構就中共可能犯台擬定完整性制裁策略。不過,旨在授權美國政府與台灣洽簽租稅協定的《台灣租稅協定法案》,則因共和黨籍參議員保羅(Rand Paul)杯葛,被迫延審。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今天通過「保護台灣與國家韌性法案」,要求美國國務院、國防部、財政部等聯邦機構,就中共侵犯台灣擬定完整性制裁策略。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原定今天審議「台灣租稅協定法案」,但由於共和黨籍參議員保羅杯葛,被迫延審。但法案提案人、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表示,有信心法案會獲兩黨強健支持。
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今天投書,指世界衛生組織(WHO)縱容中共把台灣排除在外是嚴重錯誤。他表示,此事凸顯北京在聯合國體系擁有龐大影響力,美國應採取更多作為抵制。
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今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案》,將對抗中國試圖在國際組織扭曲關乎台灣事宜的行徑;法案強調,聯大2758號決議,僅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不涉及台灣;對此,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這凸顯中華民國被不當對待的事實,不管決議最後結果如何,都是讓台灣被世界看見的開始。
美國眾議院外委會17日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案」,強調聯大2758號決議僅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不涉及台灣。對此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說,美方提案是錯誤荒謬,從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都明白無誤確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且美國都是當事國。
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今天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案」,將對抗中國試圖在國際組織扭曲關乎台灣事宜的行徑。法案強調,聯大2758號決議僅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不涉及台灣。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兩黨領袖4日提出法案,擬授權拜登政府與台灣洽簽租稅協定,讓美台的企業避免遭雙重課稅,同時防範逃稅,藉以促進美台之間的投資。財政部官員表示,對於台美租稅協定後續程序抱持開放的態度,並且樂觀其成。
為解決美台雙重課稅問題,美國聯邦參議院兩黨外交領袖今天提出法案,授權拜登政府與台灣洽簽租稅協定,以處理美台雙重課稅問題,促進雙邊貿易投資。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國會參議院來自兩黨的參議員稱讚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一項譴責北京破壞香港民主和法治的決議。
因為率團訪問台灣並晉見總統蔡英文而遭到中國制裁的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表示,受到中共制裁是個榮譽勳章,諷刺的是這一毫無根據的行動符合美國利益,因為讓台灣受到更多關注。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今天率跨黨派議員團拜會立法院,並與立法院長游錫堃召開記者會,麥卡爾表示,這次代表團中有共和黨員也有民主黨員,今天不分黨派,是以強烈支持台灣的美國人心態來到這裡,他還提到,希望能夠與台灣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