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外籍選手的搜尋結果,共89

  • 台灣首場「金標籤」賽事 萬金石馬拉松 33國萬人起跑

    台灣首場「金標籤」賽事 萬金石馬拉松 33國萬人起跑

     台灣首場「金標籤」馬拉松賽事2023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19日登場,吸引來自全台與33國超過1萬1000名選手參與,男子組前3名肯亞選手包辦,女子組前3名則都由衣索比亞選手獲得,國內最佳成績男子組由「黑色旋風」蔣介文拿下,國內女子組則由雷理莎奪得。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親自下場挑戰10公里馬拉松,見證歷史時刻,不過因腳傷改以健走方式參與。

  • 台北國道馬拉松 外籍兵團包辦全馬男女冠軍

    台北國道馬拉松 外籍兵團包辦全馬男女冠軍

    2023臉部平權運動台北國道馬拉松12日上午盛大開跑,超過8千名跑者在寬廣的國道上邁開步伐,為臉部平權而跑。

  • 2022台灣大女子公開賽 5強互軋

    2022台灣大女子公開賽 5強互軋

     台灣大致力提升國家體壇實力,力挺體育賽事,培育體壇健將,連續6年與TLPGA共同主辦台巡賽年終大賽。「2022台灣大哥大女子公開賽」今(21日)將在東華高爾夫球場開打,5名歷屆冠軍普洛依薔普、李旻、林善葳、錢珮芸與徐薇淩首度同台,爭霸500萬元總獎金。台灣大同時號召球迷為選手打氣,預測冠軍選手最高抽AirPods Pro。

  • 台北馬拉松》低溫無雨天氣開跑 外籍軍團攻佔全馬前五

    台北馬拉松》低溫無雨天氣開跑 外籍軍團攻佔全馬前五

    2022台北馬拉松18日清晨由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代表鳴槍起跑,雖然寒流來襲氣溫低,不過沒有下雨,2萬8千名跑者從臺北市政府前廣場邁開步伐,全程馬拉松組一出發就由外籍跑者領軍,一路並肩前進到最後10公里才拉開差距,男子組最終來自肯亞的選手路托(Lani Kiplagat Rutto)以2小時9分42秒率先衝線奪冠,距離台北馬拉松場地紀錄僅24秒之差。

  • 台灣名人賽》暌違2年外籍選手參賽 衛冕者王偉祥暫居領先

    台灣名人賽》暌違2年外籍選手參賽 衛冕者王偉祥暫居領先

    2022台灣名人賽暨第36屆三商盃高爾夫邀請賽,賽事暌違2年終於再有外國好手角逐,今年總獎金100萬美元創下台灣男子高爾夫比賽歷史新高紀錄,29日在台灣高爾夫俱樂部(老淡水球場)進行首回合,尋求衛冕的王偉祥抓6隻博蒂、無柏忌,打出低於標準桿6桿的66桿,暫時獨居領先,並獲得今日最低桿獎─陳河東紀念獎獎金新台幣3萬元。

  • 曾俊欣單打飲恨 詹詠然女雙晉8

    曾俊欣單打飲恨 詹詠然女雙晉8

     職業網球賽季回到硬地賽事,台灣好手們把握機會在美網前調整狀態,在墨西哥ATP 250等級賽事洛斯卡沃斯公開賽奮戰的男子選手曾俊欣,單打16強賽首盤前段表現精彩,可惜該盤後段到第二盤連掉9局,最終3比6、0比6不敵英國選手諾瑞;美國聖荷西女網賽,詹詠然與巴西選手哈德瑪雅搭檔,直落二晉級女雙8強。

  • 中職》泰迪自請離隊 兄弟單周第二名洋投走人

    中職》泰迪自請離隊 兄弟單周第二名洋投走人

    中信兄弟16日宣布,洋投泰迪( Teddy Stankiewicz)因需返回美國處理家務事,已於昨日(15日)至球場與隊友道別後搭機離開台灣。

  • 用鏡頭看台灣》端午龍舟賽熱鬧登場 背後許多眉角其實難搞

    用鏡頭看台灣》端午龍舟賽熱鬧登場 背後許多眉角其實難搞

    2022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3日在台北大佳河濱公園揭幕,雖然疫情嚴峻,但仍吸引192支隊伍、4400餘位選手及253位外籍選手參賽,基隆河畔擠滿選手與加油民眾,絕大多數人都依規定戴上口罩做好自我防疫,主辦單位現場提供酒精供民眾使用,也派出多人對用過船槳立即清消。 除了疫情威脅,舉辦如此大規模賽事活動,背後有非常多的細節與困難必須克服,不僅選手要投入很長的時間訓練,幕後更有許多工作人員日以繼夜分工執行,才能讓比賽順利進行。

  • 萬金石馬拉松萬人開跑 侯友宜:下一個20年朝白金標籤邁進

    萬金石馬拉松萬人開跑 侯友宜:下一個20年朝白金標籤邁進

    2022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今日登場,由新北市長侯友宜與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理事長葉政彥為選手鳴槍開跑,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萬金石20周年,一步一步獲得國際銅標章、銀標章,下一個20年,將力求爭取世界田徑總會更高層級金標章與白金標章,讓世界看見新北。

  • IRONMAN三鐵賽事5日登場 對環境友善打造綠色賽事

    IRONMAN三鐵賽事5日登場 對環境友善打造綠色賽事

    台東國際鐵人三項IRONMAN 70.3系列賽事將於5日起在台東森林公園及活水湖畔登場,今年除了有菁英級和名人選手參賽外,主辦單位特地選用在地香蕉、池上米、紅藜及鳳梨釋迦等農產品作為選手餐點,更融合無紙化證書、環境友善獎牌等元素,打造綠色賽事。

  • 台灣雪橇選手林欣蓉 期待開幕走進鳥巢

    台灣雪橇選手林欣蓉 期待開幕走進鳥巢

     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於4日開幕,4名台灣選手近日已從世界各地陸續飛抵北京。台灣選手將於7日登上賽場,由黃郁婷參加女子1500公尺競速滑冰打頭陣。此外,23歲的台灣雪橇選手林欣蓉已進駐選手村,目前調整時差和適應訓練都很順利,她直言比賽滑道的挑戰性很高,盼能替台灣爭光,也很期待開幕式當天走進鳥巢體育館。

  • 雪橇選手林欣蓉:期待參加冬奧開幕式 爭取最好表現

    雪橇選手林欣蓉:期待參加冬奧開幕式 爭取最好表現

    2022北京冬奧會將於4日開幕,4名台灣選手近日已從世界各地陸續飛抵北京備戰。台灣選手將於7日登上賽場,由黃郁婷參加女子1500公尺競速滑冰打頭陣。此外,23歲的台灣雪橇選手林欣蓉已進駐選手村,目前調整時差和適應訓練都很順利,她直言比賽滑道的挑戰性很高,也很期待開幕式當天走進鳥巢體育館。

  • 台豐公開賽跨年開打 總獎金480萬台幣

    台豐公開賽跨年開打 總獎金480萬台幣

    2021台豐公開賽是台灣職業高爾夫協會(TPGA)台巡賽今年唯一跨越2021年及2022年的一場比賽,今年雖然仍因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籍選手來台參賽有諸多困難,因而再度從國際賽改為國內職業公開賽。台豐球場董事長林伯實推動台灣職業高爾夫的腳步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歇,不僅維持賽事總獎金新台幣480萬元的規格,冠軍可獲得84萬元獎金及冠軍盃,更在嘉卿會所全新落成後完美呈現這場精彩的職業高爾夫賽事。

  • 台灣大哥大女子公開賽 TLPGA封關燃戰火

    台灣大哥大女子公開賽 TLPGA封關燃戰火

     台灣大連續第五年與TLPGA共同主辦的台巡賽年終壓軸大賽2021台灣大哥大女子公開賽,將於今(22日)在東華高爾夫球場點燃2021年球季的封關戰火。備受矚目的兩名台灣大贊助旅美球星「台灣一姊」徐薇淩與李旻,帶著2021年LPGA球季亮眼成績風光返台與賽,成為角逐冠軍的熱門人選;此外,今年球季TLPGA獎金排名前十強高手,包括「準賞金后」吳佳晏等頂尖台巡賽女將幾乎都在參賽行列之中,比賽卡司堅強,激烈競爭精采可期。

  • 中職》富邦狂被盜反省中 教練:投手問題大

    中職》富邦狂被盜反省中 教練:投手問題大

    富邦悍將前2戰合計被統一獅盜壘成功11次,富邦因此連吞2敗,「防盜系統故障」成為焦點,今日賽前富邦教練團一致認為投手問題較大,尤其這兩戰都是洋投先發,外籍選手較少控管壘上跑者,也已經再度提醒過他們。

  • 味全龍加入 中職5隊更精彩

    味全龍加入 中職5隊更精彩

     過去11年中職一軍維持4隊規模,今年味全龍終於「升一軍」,從元老球隊變成中職生力軍,對中職整體環境注入新血也帶來改變,王維中、田澤純一等大聯盟等級投手自帶話題,再加上「新龍將」在二軍拿到總冠軍的亮眼成績,這批年輕選手會帶什麼樣的表現,甚至能否衝擊總冠軍,都令人期待。

  • 台哥大挺體壇 蔡總統親頒體育推手獎

    台哥大挺體壇 蔡總統親頒體育推手獎

     台灣大哥大長期支持國內體育,25日再度獲教育部體育署109年度《體育推手獎》的肯定,獲頒一年贊助金額達1,500萬以上的「贊助類金質獎」、及單一運動選手平均每年贊助50萬以上超過5年的「長期贊助獎」,頒獎典禮由總統蔡英文親自授獎,肯定台灣大哥大長期耕耘支持國內體壇的堅持。

  • 台北國際馬拉松明開跑 柯文哲:起點前與終點後都要戴口罩

    台北國際馬拉松明開跑 柯文哲:起點前與終點後都要戴口罩

    新冠疫情後台灣首場標籤認證馬拉松賽事「2020台北馬拉松」將在明(20日)上午6時30分於市府前廣場準時開跑,共約有2萬8千名跑者參賽,在貫徹防疫及入境隔離措施下,依世界田徑總會銅標籤認證賽事規定,主辦單位邀請到12名國外菁英選手抵台接受隔離後參戰,但參賽跑者是否要戴口罩,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在起跑前與抵達終點後都要戴上口罩。

  • 選手自主管理期跑馬拉松 柯:有加做檢測才放人

    選手自主管理期跑馬拉松 柯:有加做檢測才放人

    莫斯科舞團確診風波未歇,而台北馬拉松外籍選手在本月17日出關,因此是在自主健康管理7天內參賽,被外界質疑恐成防疫破口,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選手在出關之前要加做一次PCR檢測,結果陰性才會放出來。

  • 國際衝浪賽登場 國內好手爭鋒

    國際衝浪賽登場 國內好手爭鋒

     台灣國際衝浪公開賽將於18至22日登場,在台東金樽海邊登場,由於全球疫情仍嚴峻,今年所有外籍選手都不克參加,200多位參賽者幾乎都是國內選手,讓許多「浪粉」失望,不過,台東縣政府表示,將以世界級賽事規格辦理台灣冠軍賽,請大家來為國家隊加油打氣。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