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外銷比重的搜尋結果,共74筆
台、美釋出能源基礎建設計畫,包括台電提出強韌電網資本支出逾5,500億元,以及美基礎建設投資更高達4,640億美元,相關產業具龐大發展商機,凱基投顧對重電族群首度進行評等,預料未來十年將延續成長動能,並給予中興電(1513)「買進」投資評等。
地緣政治威脅時起,讓布局亞洲的台商很緊張。據中央銀行統計至今年上半年,台商海外資金流向從三方面大幅轉進新加坡,包括透過DBU對新加坡直接投資淨匯出、透過DBU匯出三角貿易貨款比重、OBU來自新加坡客戶存款等比重均增或明顯上升,也使得在台外銀及國銀新加坡分行獲利明顯增加,頻創歷史新高。
南光(1752)受惠列入大陸集採的急救藥物與出貨穩定的降腦壓藥,業績持續報捷,上半年營收突破10億元大關。由於產品組合佳,法人看好南光第二季毛利率有機會季增,預期下半年抗生素也有機會取得大陸藥證下,年度營收獲利可望同步改寫新高,全年營收將跨過20億元大關,EPS將由4元起跳。
艾美特-KY(1626)董事長史瑞斌指出,今年外銷受到通膨、民生景氣消費影響,出口可能衰退,不過,大陸市場今年天氣熱,也對於整個經濟影響沒有太明顯,大陸內需市場較樂觀,由於原物料恢復平穩,今年持續努力提升毛利率。
保健食品廠綠茵(6846)計劃將在5月中上櫃掛牌,董事長吳嘉峰說,國內市場舊客戶黏著度增加、今年將加強外銷市場,樂觀看態今年度的業績表現。
軍工概念運輸股龍德造船(6753)預計3月中旬掛牌上市,董座黃守真6日指出,龍德憑藉「造修合一」的技術設計能力,繼外銷多國後,近年切入國艦國造市場,目前在手訂單100億元,尚未認列部分達60億~70億元,預期今、明兩年陸續交船,今年營收拚增雙位數。
經濟部29日公布最新統計指出,受疫情遞延訂單,以及國內積極推展綠能加持,2021年太陽光電電池產業產值擺脫連續五年負成長,2022年因通膨推升設置成本,在全球淨零排放趨勢的需求支撐下,全年產值有機會挑戰700億元。
中鋼(2002)11月份鋼品出貨傳捷報,在全力衝外銷訂單下,11月份鋼品出貨回升,單月出貨量(含鋼胚)達到70.2萬公噸,較前一個月出貨量增加6.5萬公噸,如包括旗下中龍鋼鐵出貨量,合計達到96.5萬公噸,也較規劃目標增加3.5萬公噸。
傳動系統元件廠直得(1597)今年歐洲市場成長創成立以來新高,在手訂單二個月,但因受缺工所苦,目前產能稼動率6~7成,明年第一季有農曆年因素,保守看待。不過,歐洲、美國及台灣外銷持續成長,直得預期明年第二季之後營運逐步向上。
近來新台幣重貶,逼近32元大關,鋼鐵業樂得賺匯差,中鋼雖進口原料成本劇增,但外銷鋼品比重高達四成左右,仍賺進一些匯差利得,其他以出口為導向的中鴻、燁輝及春雨等鋼廠,不僅有利外銷接單,且都獲得可觀的匯差利益,成為受惠最大鋼廠。
半導體業在我國經濟成長具舉足輕重地位,經濟部5日表示,受惠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推展,加上疫情帶動遠距商機及企業數位轉型需求,近兩年產值呈兩位數成長,2021年產值2兆8,427億元創歷史新高,預期今年延續成長態勢,全年產值有望再創新高。
大陸禁止台灣100多家食品廠產品進口,糕餅業成為重災區之一。百年餅舖舊振南總經理李立元9日表示,由於銷陸比重不高,影響有限,反倒是台灣最近人流重新出籠,買氣有上來,看好中秋檔期應會有不錯表現,本檔期營收目標要挑戰破億元。
韓國總統尹錫悅政府5日擬定能源新政,正式取消文在寅前政府的去核電政策,改為積極活用核電,目標在2030年前將總發電量中的核電比重提升至30%以上,並將化石燃料進口依賴度降至60%左右,同時積極推動核電外銷,力爭到2030年出口10部核電機組。
大陸宣布13日起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入,下一波被禁的可能是午仔魚、芒果、文旦,呂姓養殖戶直言,兩岸關係緊張,農漁民心裡有數,對岸早晚要禁農漁產品。若午仔魚被禁如何攤平損失,他無奈說,「恐怕也沒辦法」;而台南玉井芒果及麻豆文旦雖在內銷市場頗搶手,若銷陸禁令擴及這兩項水果,恐衝擊內銷,導致價格崩跌。
俄烏戰火影響,歐洲鋼價高漲,再加上歐盟抵制俄羅斯鋼品銷歐,供應缺口擴大。中鋼掌握此大好時機,積極調整外銷策略,拓展歐洲市場,結果首度傳出捷報,估計第二季外銷歐洲的鋼品數量可望達到30萬公噸,較第一季大增20%,且不排除第三季再提高銷歐數量,全年有機會衝破百萬公噸以上,優於前二年的銷售總和。
受惠於外銷接單暢旺與價格高,鍍面大廠燁輝(2023)去年業績大放異彩,全年稅後淨利52.02億元、年增六倍,EPS為2.75元,創歷史新高,伴隨國際鋼市反彈回升,燁輝審慎樂觀期待今年市場前景。
RCEP自從2020年11月15日實施以來,歷經中美貿易戰及疫情衝擊,加速全球供應鏈重新洗牌,2021年台灣工具機外銷RCEP成員國金額有增無減。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委託工研院分析,台灣加入CPTPP,以出口導向的工具機產業絕對是利大於弊;機械公會也持樂觀其成。
鍍面大廠燁輝(2023)大陸廠伴隨當地恢復供電已復工生產,對於外銷接單情況,燁輝表示,在歐美需求仍維持強勁下,目前外銷比重達到八成,且11月外銷接單也已提前接滿,開始承接12月訂單,下半年營運前景持續看好。
國內疫情急速升溫,消費者外出消費及用餐意願降低,加上部分商家縮短營業時間或自主停業,恐嚴重衝擊未來經濟表現。對此,經濟部28日指出,我國製造業主要以外銷為主,受創程度較小,但內需型的民生工業直接外銷比重只有24.3%,恐因內需重創而趨於疲弱。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急速升溫,防疫措施較去年更嚴,消費者外出消費及用餐意願降低,加上部分商家縮短營業時間或自主停業,恐嚴重衝擊未來經濟表現。對此,經濟部指出,我國製造業主要以外銷為主,2021年第1季整體直接外銷比重逾5成,因此受創程度將較小,但內需型的民生工業直接外銷比重只有24.3%,恐因內需重創而趨於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