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多家機構的搜尋結果,共50筆
大陸大模型應用翻開新頁,包括百度等多家公司31日正式宣布,旗下大模型與相關產品通過備案,開放廣大客戶或是全民使用,讓外界關注後續是會如ChatGPT般熱度消退,還是在當地行業掀起新波瀾。
電動車日益普及帶動鋰金屬需求升高,恐導致全球面臨鋰短缺問題。部分分析師預估,此情況最快可能於2025年出現,也有人認為時間點不會那麼早,但終究難以避免。
200年前的香港,還是一個沒沒無聞的小漁村,歷經戰爭、殖民等歷史動盪,逐漸華麗轉身,成為全球知名的大都會。
經歷了長達十餘年的起伏與沈悶之後,中國大陸核電產業再次邁入暖春。據澎湃新聞報導,「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政策引導下,2022年大陸國內核電核准速度和數量創2009年以來新高,5個新項目、共10台新機組在國常會上獲批。大陸核電業界對今年的新項目核准開工預期普遍樂觀,去年的核准節奏有望延續。另有多家核電供應鏈企業表示,在手核電訂單已重回歷史高位。
中信金(2891)旗下中信銀於日前獨家主辦中美洲銀行(Central American Bank for Economic Integration, CABEI)五年期2.5億美元的聯合授信案,且擔任管理銀行,此聯貸案主要資金用途為持續協助中美洲地區經濟及社會發展。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昨(18)日宣布,於日前獨家主辦中美洲銀行(Central American Bank for Economic Integration, CABEI)五年期2.5億美元的聯合授信案,且擔任管理銀行,此聯貸案主要資金用途為持續協助中美洲地區經濟及社會發展。
大陸財政部部長劉昆今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要加大財政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住經濟大盤,既擴大國內總需求,又將赤字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用好專項債務結存限額5029億元人民幣(下同)。另要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全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9.71兆元、增加1.42兆元,成長17.1%,為基層三保提供有力保障。
2022年大陸家電業遭遇逆風,不少企業承受業績增長壓力。次級市場方面,A股上市公司: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等企業股價走跌。
世界銀行最新報告指出,影響大陸經濟活動的主要因素,除疫情變化,還特別點出房地產行業風險恐對金融系統造成外溢效應。該行不僅將中國2022年GDP年增率預估值下修至2.7%,並預期2023年GDP年增率為4.3%,在多家機構預測中相對悲觀。惟保持經濟增長重回合理區間已成為北京當局共識。明年經濟增長目標訂在5%,似乎已經成為「底線」。
世界銀行最新報告指出,影響大陸經濟活動的主要因素,除了疫情變化以外,還特別點出房地產行業風險恐對金融系統造成外溢效應。該行不僅將大陸2022年GDP年增率預估值,下修至2.7%,並預期2023年GDP年增率為4.3%,在多家機構預測中相對悲觀。
集保結算所表示,為提升投信基金款項收付之整體作業效率,促進國內基金市場之競爭力,金管會於今年5月12日發布函令,推動投信基金之集中清算與款項收付機制,並責成集保建置「境內基金集中清算平台」,讓國內基金市場結算交割作業走向標準化、自動化,與歐、美、日等先進市場看齊。預計於112年第二季起分階段上線,上線後一年內推動全體業者加入,目前基金市場參與業者、集保與投信投顧公會及信託公會都動了起來,積極為基金市場進行全面轉型升級。
大陸經濟受疫情多地散發而大幅走弱,多家外資機構近日先後下調大陸2022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期,其中瑞銀將2022年全年GDP年增率由原本的4.2%大砍至3%;摩根大通則從4.3%下調至3.7%。大陸官方要達到全年5.5%左右的增長目標幾乎已是不可能的任務。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快篩需求也跟著提升。食藥署昨首開放企業專案進口試劑,每個員工上限100劑,限購緊急使用授權(EUA)產品,只要備齊申請書、委託書、切結書等資料,收到申請案起,7個工作天就能完成審查。另近期快篩實名制排隊人潮減弱,但仍有部分地區日日完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起1728處熱點多配2箱、偏鄉78個點多配5箱,讓購買更順暢。
受到國際利空事件衝擊,台股今年來表現低迷,但本土法人看準逢低布局機會,連續多日買超因應,就連國內最大基金交易平台基富通也趁勢追擊,推出「我愛台股」快閃活動,即日起單筆申購台股基金,不限檔數,全部0手續費。投信法人建議投資人可趁此動盪回檔機會,把握台股中長線的投資契機。
俄烏兩國邊境緊張情勢升溫,設法避險成為全球投資者的頭號功課。市場研究機構EPFR Global數據顯示,2022年1月中國股票基金淨流入量達到166億美元,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單月第四度超過100億美元,機構研究人士表示,自2021年第四季起,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興趣就開始上升。
大陸A股將在7日(周一)迎接虎年新春開紅盤。從過去十年的表現來看,A股農曆年後首個交易日跌多漲少,表現不算特別搶眼。但隨著港股4日節後首日旗開得勝,恒指大漲3.24%的利多氣氛下,機構普遍對2022年A股虎年表現抱持樂觀看法,認為小漲可期。
後疫情時代來臨,在電商產業快速成長下,物流產業也開始出現新的機會。網路家庭(8044)策略投資的科技物流新創Pickupp台灣總經理梁瀞文表示,物流產業更需要數位轉型,Pickupp在進軍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之後,再進軍台灣市場,首先挑選雙北布建衛星倉,也將陸續開放更多合作夥伴,明年將陸續再拓展至其他城市。而接下來將面臨雙11考驗,期望能透過科技力,幫助電商在旺季爆單的時候優化物流配送的效率。
福斯、戴姆勒和Stellantis等歐洲主要車商,正努力確保其在歐洲的電動車專用電池組供應,卻遭遇找不到足夠原料去製造專用電池的問題。專家估計歐洲在原料供應產業上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中國地產商恒大集團的債務危機在全球資本市場引起恐慌,近日多國股市因此重挫,台股22日也補跌。對於市場憂心恒大風暴恐變成中國版「雷曼兄弟」,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和亞洲開發銀行(ADB)相繼向市場信心喊話。IMF表示,相信中國有政策和工具來防止恒大演變為系統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