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多家行庫的搜尋結果,共97筆
大型行庫美元存放比再探新低,根據八大行庫的最新統計顯示,美元存放比不僅又來到空前新低水準,且至少有三家大型行庫目前美元存放比僅在20%至30%之間,除新貸戶因為美元利率太高,縮手不敢借美元外,據金融圈知情人士指出,舊貸戶也因此趕忙提前還款,成為美元存放比再探新低的關鍵原因。
兆豐金控人事牽動大型公股行庫董總級高層大搬風,財政部及政院當務之急要處理的,恐怕是先前一併被凍結的各大行庫超過20件以上的高階主管人事案;據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這些先前和行庫董總人事討論一併被凍結停擺,幾乎各大行庫或金控每家都有,包括了副總、總稽核,乃至子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影響所及,對公股金控或銀行的業務正常運作造成妨礙。
八大行庫最新中小企業放款統計出爐。結果顯示,因多家行庫控管風險性資產擴張,使得中小企業放款到11月底,較上月衰退,但衰退幅度已減少,放款戶數則有所回升,截至11月底止,放款餘額為5兆3,807億元,放款戶數為33萬9,661戶,小企業放款餘額為1兆5,704億元,戶數為27萬3,198戶。
美國經濟衰退預期幅度加深使公債殖利率長短天期「倒掛」情勢惡化,已牽動各大行庫明年投資布局,尤其在選擇公債投資的天期上,由於利率倒掛使得短天期利率遠高於長天期,這也將使銀行已準備明年首季先擴大對短天期債券的布局,至少會有一半以上的加碼部位集中在1或2年期的短天期債券,甚至比重會超過三分之二。
近來法國療養集團Orpea S.A.總值45億的一筆聯貸案,因為立委高分貝質詢而使此案在公股金融圈沸沸揚揚,但身為「苦主」的六大行庫卻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尤其是被質疑:「為何承作無擔放款」?但事實卻是,在歐美的聯貸市場上,有擔保品的都為和不動產放款有關的案子,至於其他的案子全部都是「無擔」,而絕大多數公股行庫的國際聯貸案無擔保品佔比都在6成至9成之間。
通膨和升息潮讓大型行庫現在對先進國家的商用不動產授信開始拉警報,歐洲尤其首當其衝,知情人士透露,大型行庫已陸續啟動對歐洲商辦不動產授信的減碼,原因在於憂心商辦的物業管理者因為升息而「入不敷出」,無法以現有的租金收入應付暴增的利息負擔。
中小企業放款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放款,但大型行庫從下半年開始動能明顯收縮,銀行透露,其中最主要在於股債投資,尤其是海外債券的價損導致淨值減損的衝擊,已直接使行庫的資本適足率受到影響,其中普通股權益比率更首當其衝。
美國政府10年期公債利率20日大幅從4.14%彈升至4.24%,不僅再讓市場變臉,更引大型行庫高度矚目,甚至已悄悄轉變未來美債投資決策方向。數月前多家行庫由於利率倒掛,因此在美國政府公債以購買2、3年期為主,但現在行庫將反過頭來向10年期趨近,對於5年或7年期的長天期債券「補貨」。
想捧公股金飯碗下半年還有機會。根據各大行庫的最新盤點,由於金融市場競爭激烈使人員流動率大增,加上業務擴張的需求,因此時值第四季,但多家行庫仍趕在年底之前進行最後一波徵才,而若統計各大行庫在今年下半年的招考,合計八大行庫在下半年,再釋出逾千名職缺,合計今年全年徵才規模將達3,500人次。
八大行庫的小企業放款連續第三個月衰退。八大行庫最新中小企業放款統計出爐,儘管全體中小企業總放款量續增,但資本額在3,000萬元以內的小企業放款,卻是連續第三個月衰退,同時9月的衰退幅度更為近三個月最大,公股金融圈人士指出,最主要是多家行庫資本適足率拉警報,因此必須以更強的力道管控風險性資產的成長。
人民幣匯率近幾月來對美元重貶,已使大型行庫在大陸分行面臨嚴重的「匯損」問題。據了解,多家大型行庫內部已謀求補救之道,其中將大陸分行的「本位幣」從美元改為人民幣,已成為多家行庫評估採取的主要措施。
國安基金將在6日召開國安基金例行委員會議,財長蘇建榮5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國安基金委員會議應不會作成重大決定。這形同表明國安基金不會此刻退場,6日例行會議仍將作成繼續授權國安基金延長護盤的決議。
行庫高層指出,由於美債利率倒掛問題嚴重,使今年以來行庫投資美債年期已縮短至少逾半,現在大部分的債券都低於5年期,尤以2年期或3年期的債券愈來愈多,合計5年期以內的美國政府公債,已超過全體美國政府公債部位餘額的一半以上。
八大行庫最新中小企業放款統計出爐。8月八大行庫中小企業放款較7月增加147億元,但中小企業放款戶數卻減少211戶,且資本額3,000萬元以下的小企業戶,不論放款戶數或放款餘額都較7月衰退,各減少66戶、103億元,可說是近三年罕見的現象。
近來柬國詐騙事件轟動台灣,不過對於台灣的金融業者而言,柬埔寨商機蓬勃,尤其房貸業務現在更成為台資銀行在柬埔寨的業務主力。國銀主管指出,因為房貸都十足擔保,甚至比企金還安全,因此在柬埔寨當地,已有不少台資銀行的發展策略是「個金為主、企金為輔」。
上市櫃公司6月下旬起陸續配發股息,不少行庫在7月已約實現一半的股息收入。各大行庫內部預期,第三季所能收到的股息收入,普遍可比去年同期成長1成以上,其中以目前台股部位已超過400億的合庫最多,估計今年股息收入將逾30億元,八大行庫合計第三季能收到的股息至少150億元起跳,已成為各大行庫在今年下半年獲利「大補丸」。
各大行庫積極投入核心系統的改造,不過在資訊人員徵才方面,面臨大問題。根據各大行庫盤點內部的人力需求及徵才問題,現在最難找的是財富管理和資訊人員,其中後者現在不僅民營金融業,現在連科技公司對於會寫程式的資訊人員也大舉搶才,而且開的薪水比民營銀行更高,這使公股行庫想爭取資訊人員受到更大的挑戰。
八大行庫最新中小企業放款統計出爐。5月底八大行庫中小企業放款授信餘額5兆2,768億元,月增287億元,是自2021年底以來單月最大增幅。但有部分行庫5月呈單月衰退,據指出,最主要和二年前央行所推出的中小企業紓困放款,二年期的繳息不還本期限已滿,企業戶已開始陸續進入還款期有關。
美債殖利率上揚,浮動利率金融債券已成為行庫加碼美元債券的新寵,據指出,由於這類浮動利率債券不只基準利率跟著公債殖利率一起上揚:「連信用風險的加碼點數都跟著大增」,使得加碼的金融業者可說「兩頭賺」,且已有愈來愈多的銀行業者加入這類美元計價的浮動利率金融債券的加碼行列。
對於美國分行的營運,各大行庫今年可說有志一同的開出三大目標,除了持續爭取參與國際聯貸案,和掌握赴美國設廠生產與日俱增的台商供應鏈移轉商機之外,另一大目標則是對當地不動產授信管理要更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