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多數黨組閣的搜尋結果,共56筆
泰國總理難產中,在國會最大黨前進黨周五(21日),正式宣布將組閣大權移交給國會第2大黨為泰黨後,保守派各政黨紛紛表態,堅決不與主張修改冒犯君主法的前進黨合作,揚言有前進黨就不合作。
國民黨不斷出現「挺郭中常委」揚言發動換侯,但12日的中常會,這股聲音再度無疾而終;亂局要到何時才能休止,雖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最終結果除了造成在野陣營亂成一鍋粥,什麼正面意義也不會留下,這將讓選民於這場選戰中,只會看到一個「悶」字,終日目睹黨內互打、跨黨抹黑,熱鬧有餘,深度不足,開始懷疑,所謂的總統選舉,似乎已經變調成「誰的形象沒那麼差」,誰就能當選。
德國今年9月大選,雖仍由目前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黨)取得較多席次,但因席次未過半,故必須與其他政黨籌組聯合政府,以避免出現朝小野大的「跛腳」窘境。
國際情勢紛亂,加上小年夜發生的美濃強震所引發後續防災體制與老屋健檢等問題,再再需要政府做出長、短程應變計畫,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石之瑜今日投書中國時報時論廣場,認為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此時應該主動拜會總統要求組閣。
行政院長毛治國在總統大選結束後閃辭並神隱數天,日前獲得馬英九總統准辭,今天下午出席行政院惜別茶會,特別利用這時間向閣員解釋堅持辭職不接受慰留,是為了要給總統一個空間,實現多數黨組閣,雖然最後沒實踐,但也不適合由「老內閣」繼續留任,由新的人選來接任,立法院朝野才會用心的眼光去看待。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曾在勝選宣言承諾,「台灣人民不分藍綠、不分政黨、不分族群」一起為改革努力的團結宣言,不過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石之瑜今日投書中國時報時論廣場,認為蔡英文支持者並不願意團結,在這樣的要求下終究會產生更大的宣洩與爆發。
馬總統宣布任命張善政為看守內閣的閣揆,情勢發展至今,已確定倡議多數黨組閣者的主觀期待與憲政想像正式落空,也更加確立我國是「雙首長制為外殼,總統制為骨子」的憲政體制。
蔡英文呼籲謙卑、團結,她說是「命令」,命令的意思就是,我知道你們不願意,但你們必須要做。如此,團結就必須壓抑自己的情感,其結果,團結的要求不可避免強化了對團結對象的仇恨與排斥。故就算蔡英文已在預防,她的支持者會更痛恨馬英九與國民黨,包括蔡英文本人在內,恐怕遲早都會違背她的命令。
選後民進黨同時贏得總統與國會單獨過半,即使新國會2月1日就要上任,但總統卻要等到5月20日才就職。因此,這將近4個月的時間,組閣權反而像是「人球」一般,馬總統願意讓出,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卻不願意提前組閣,昨天馬總統已經任命了新閣揆,但總統、國會、內閣的三角關係,在憲法中存在複雜的權責關係,終於在此時導致了「一部憲法、各自解讀」的窘境。
蔡英文正式拒絕馬英九總統「多數黨組閣」的提議,理由是「會有權責不清的問題」。2月1日起,出現長達4個多月期間,國民黨的在位總統與民進黨的國會議員不屬同一政黨的局面,依雙首長制,馬總統必須要任命立法院具多數席次的民進黨的政黨領袖或推薦的人士組閣。何以這項學理用在我國卻被蔡認為「會有權責不清的問題」而拒絕呢?
自2012年起,產生了一個特殊的現象:為了打倒馬英九,打敗國民黨,反對者發展出一套「非常時期」思維,發明許多極有創意但卻相當扭曲的憲法理論。這些論述漫天蓋地而來,影響了政治運動,甚至連司法實務都偶爾受其感染。許多人都在擔心,照這些理論,政府如何運作?國家能否進步?
如果,下任總統蔡英文口中的和解、團結是這樣,那其實就不必對未來政局有太多期望了!
為早日解決組閣問題,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昨天奉馬英九總統指示,邀請民進黨前秘書長林錫耀會面商談,林錫耀轉達蔡英文想法,正式回絕多數黨組閣,認為會造成權責不清。為避免政務空轉,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表示,馬總統將審慎考量新閣揆人選,並與民進黨商議有共識後再對外公布。
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奉馬英九總統指示,今日下午邀請民進黨前秘書長林錫耀,就「國會多數接受人選組閣」與「交接小組」交換意見。不過,此一提議,林錫耀已代表總統當選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正式回絕。
台灣自1991年以來一直到2005年,14年間修改了7次《憲法》,直到最後一次修憲大幅提高修憲門檻,才中止了頻繁修憲的過程。《憲法》不是不能修改,而是強調慎重,針對很多憲政問題可以聲請釋憲,或者在憲政運作中創造憲政慣例。如今陷入4個月憲政空窗期,馬英九總統想要找蔡英文協商多數黨組閣事宜,但被回絕,持支持與反對意見者皆有之,理由無外乎合憲性和政治操作問題。
關於國民黨敗選後應由多數黨組閣問題,本報曾於1月4日與1月13日發表社論,主張馬總統應釋出組閣權,並呼籲馬英九與蔡英文選後盡快會面共商內閣人事,避免國政空轉。現在馬總統已同意由多數黨組閣,蔡英文卻以憲政體制沒有多數黨組閣空間為由拒絕接受。這是事關朝野關係能否正常化、國家能否擺脫政治虛耗空轉的關鍵問題,我們再度呼籲蔡英文與馬英九能做全局思考,果斷採取正確行動。
行政院長毛治國在大選結束後,率內閣總辭,由副院長張善政暫時代理。毛治國今天發聲明指出,請辭的決定不會有任何改變,自請辭之日起,即不支領薪水。
新國會2月1日報到,民進黨中常會在黨主席蔡英文意志下,昨(20)日通過國會議長中立化3原則,要求不參與政黨活動、擔任政黨職務與黨政協調平台。至於多數黨組閣問題,蔡英文表示,她很誠懇的回應馬總統,「這是憲政上有爭議的事情,空間並不大」。
當選總統的當天晚上,蔡英文主動向全體民進黨的黨公職人員下達第一道命令,要求「謙卑、謙卑、再謙卑」。在這之前,她接到馬總統的恭賀電話,馬總統期待新國會成立時,由國會多數黨組閣。從那一刻開始,蔡英文開始面對憲政法制,展現個人領導風格與團隊的執政性格。
馬英九總統於大敗之夜,拋出「多數黨組閣」,上至憲法權威、台獨大師,下至販夫走卒,皆曰:8年來總算第一次果斷做出一件對的事,無奈,蔡總統當選人幾度悍拒,其所持理由如下: